首页 > 行业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最强赛道由中国说了算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1-07-28 10:22:33
热度:

新能源汽车的最强赛道由中国说了算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最强细分赛道,三元前驱体是制备三元正极的关键材料,是链接上游有色金属(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及前端冶炼环节等)和下游锂电材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最强细分赛道,三元前驱体是制备三元正极的关键材料,是链接上游有色金属(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及前端冶炼环节等)和下游锂电材料的关键环节,目前行业已经进入寡头垄断时代,而中国企业掌握了其中的话语权。

爆发在即

作为正极材料正极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三元前驱体对锂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其品质(形貌、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杂质含量、振实密度等)直接决定了最后烧结产物的理化指标,从而影响正极材料的性能。

2020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正极材料出货量、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率分别为45%、23%、2.3%,前驱体领先优势明显。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各主流国家和主流汽车集团大力推广的车型,我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表示,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25%,由此可以测算,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复合增速30.66%。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动力电池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对三元前驱体材料形成强大的需求支撑。除此之外,电动工具、轻型动力、3C和海外储能领域也对三元材料有一定的需求。以储能为例,根据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到2025年,中国市场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或将达到60GWh,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3%。

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市场空间的确定性打开,未来五年,前驱体势必会迎来一轮爆发。

据首创证券的统计数据,到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前驱体需求量将达到 146.69万吨,未来五年CAGR达到38%,对应市场容量将超过千亿元,按照单吨 0.6万元左右净利润来测算,对应的行业利润规模达到90亿元。

四强争雄

全球范围看,CR5已经达到55%,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在 5 万吨以上且未来仍有成熟产能扩张规划的企业主要有四家,分别为邦普、格林美、中伟股份与华友钴业,2020 年市占率分别为 15%、14%、22%与11%,前四大企业共占有整个市场的62%,而且全部跻身前驱体全球五强,行业进入“寡头垄断”阶段,话语权归中国。

根据业务性质,可以将前驱体公司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专业生产三元前驱体的企业:在三元材料产业链中仅从事三元前驱体这一个环节,代表企业是中伟股份;

第二类是冶炼-前驱体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在从事三元前驱体业务的同时,具备上游钴镍锰等冶炼能力或具有上游钴镍锰资源的开采,如格林美、华友钴业等;

第三类是由三元材料向前驱体环节延伸的企业:主营业务为三元正极,拥有少量前驱体产能,该产能以自用或用于研发,少量用于对外销售,代表公司如容百科技、厦门钨业等。

通过对三类企业前驱体业务盈利能力的对比来看,第二类企业由于自身具备原材料供给能力占据了一定的成本优势。以 2020 年为例,正极材料企业容百科技的前驱体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为-0.07%,而冶炼-前驱体一体化公司格林美、华友钴业的毛利率水平分别达到19.92%和 17.29%,专业前驱体生产企业芳源股份、中伟股份的毛利率水平分别为18.41%和 13.16%。

格林美从2013年就开始研发三元前驱体材料,2015年便与三星SDI指定材料供应商 Ecopro开始合作,2017年11月与邦普等成立三元材料合资公司,定向供应宁德时代。

2017-2019年,格林美的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全球第一,2020年与Ecopro签订 NCM8系、9系前驱体材料采购及合作协议(2020-2026年ECOPRO BM向公司采购总量不低于10万吨),2020年9系出货量超过一万吨,仅次于住友。

2020年,专攻三元前驱体技术、并具有客户优势的中伟股份超越格林美成为行业老大,市场份额达到22%。公司凭借超前的产品技术迭代,迎合三元前驱体高镍、单晶化潮流与四氧化三钴高电压工艺趋势,抢先占据下游客户供应链,其产品储备已覆盖包括LG化学、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SDI在内的全球主流电池企业。

前驱体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与产品技术迭代速度,并通过赚取加工费来盈利。行业的定价模式通常为“成本费+加工费”,议价取决于客户类型与产品类型。中伟股份的境外收入从2017年的11.22%上升至2020的32.51%,由于销售品类、技术路线等原因,公司海外客户的整体单价和毛利率水平要略高于国内。

不过需要客观的认识到,随着工艺的改进与技术的成熟,三元前驱体最终将成为标准化的产品,成本优势将成为业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矛盾。而在成本端,前驱体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 90%,因此原材料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了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

另一方面,前驱体产品逐步向去钴化和高镍化发展,随着镍的元素配比提升,镍价成为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之下,主要前驱体企业分别与印尼达成协议并投资产能,加速镍资源的布局,今年3月1日,青山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分别签订了高冰镍供应协议,2021年10月起分别向其供应 6万吨、4万吨产品。

总揽全局,由中国企业掌控话语权的三元前驱体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最好的细分领域之一,但目前行业的竞争依然非常焦灼,在资源、技术以及成本等各个方面的比拼将决定最终是谁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