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首部总结中国百年绿色发展的著作正式发布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1-06-22 10:34:23
热度:

首部总结中国百年绿色发展的著作正式发布继第一届、第二届“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后,2021年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亚洲

继第一届、第二届“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后,2021年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部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会上发布了由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部与人大重阳共同策划完成的《迈向绿色发展之路》图书。近30万观众在线上参与了会议。

《迈向绿色发展之路》由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部总监、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翟永平发布。他向与会来宾分享了他在本书筹备期间的一些感悟。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带来基础化的互联互通,工业发展和基础工业的同时,也应该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出于这个角度,《迈向绿色发展之路》中不仅有历史,有前瞻,也有经验的总结和值得反思的教训,对发展中国家会有借鉴作用。他期待这部大部头巨著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让全世界共同迈向绿色发展之路。他特别感谢人大重阳在几年的时间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发展之路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政策顾问杨玉峰对本书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他介绍道,该书由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专家共同研究完成,是一部具有史实性、前瞻性的纪念性报告,该报告现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总报告、各行业百年发展历程与成就、专家观点、国际视野四部分组成,汇聚了海内外资深专家,系统研究总结了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能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这一交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为国际社会所做的贡献,刻画了中国逐步“迈向绿色发展之路”的足迹,展望了未来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而完成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愿景。发布会由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主持。

发布会后,多位“碳中和”领域专家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进行讨论。研讨环节由亚洲开发银行绿色与低碳发展顾问、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莫凌水主持。

研讨会现场

原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白荣春在研讨中表示,《迈向绿色发展之路》总结了中国百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他重点对中国节能和提高能效进行了发言。他认为,节能和提高能效是现在国际公认最经济,最清洁,最具潜力的第一能源,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佳路径。中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通过40多年的努力,在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中国、对世界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后,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压力更大。因此,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政府部门、专家和企业,乃至每一位公民,都需要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廖群分享了他对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思考。他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貌似和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相矛盾,实则如果能够做好,两者不仅没有矛盾,反而可互相促进。尽管从一些企业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对有些企业有制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绿色经济可以延伸出或创造出一系列新的行业。环保目前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这些前景是今后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引擎,它的引擎作用应该会大于对某些行业限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没有绿色经济,就没有新的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理事长、原国际能源论坛秘书长孙贤胜首先肯定了《迈向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价值,他认为本书对于国际能源治理方面的问题研究具备重要的参考作用。此外,他谈到,当前能源行业有三个平衡的矛盾及三个大的挑战。三个平衡的矛盾指的是如何在考虑到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问题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的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三大挑战分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如何保证能源安全;环保和绿色能源行业,如何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按照“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执行;三是如何解决行业整体预算问题。他相信,《迈向绿色发展之路》将为能源行业应对挑战、进行学术研究等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长贺佑国认为,在我们国家迈向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煤炭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重要角色。在二氧化碳排放当中,煤炭生产利用占70%。所以,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煤炭利用问题必须要解决。通过这几十年发展,我国大量煤电厂都是超清洁排放,排放物已经净化到可以和天然气电厂相媲美。而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示范工程了。从煤炭行业的角度来说,当下行业寄希望于通过大量技术进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为中国经济迈向绿色发展之路,煤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院长蒋莉萍结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的工作,分享了她对能源转型问题的思考,她认为,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密切关注。一是如何吸引投资者在场和入场,二是如何进行公平转型,三是如何解决农村能源发展问题。她强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与像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这样的专业研究机构联手,共同解决能源转型中的实际问题。她希望亚洲开发银行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题目的策划,让方方面面的专家来一起构建能源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以线上形式参与了研讨。他对中国当下的能源产业表达出两个关切。第一个关切是对中国能源的市场化改革的关切,第二个关切与他对最近一年半国内发表的行业政策的解读和观察有关,他认为应该关注三对主要矛盾,一是疫情后经济复苏期间碳排放增加与我国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要求的矛盾;二是鼓励国家能源企业和油气企业增产与当下企业本土条件不够优越的矛盾;三是国有企业的低碳、创新、驱动需求与国有企业有限的创新能力的矛盾。他非常期待中国能出台能源行业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在接下来的中长期计划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葛量洪研究所(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资深政策研究员尼尔·赫斯特也在线上参与了研讨,他表示,中国经济社会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是非同寻常的。现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这些都体现在国家公布的发展目标中,如果可能的话,“碳中和”将在2060年实现。实现这些目标,下一步中国将需要制定中期措施,使国家逐步摆脱对煤炭的依赖,明确排放的时间表,开启中国的零碳发展之路。中国也可以成为气候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导者。“一带一路”建设有可能成为气候议题国际合作的主要贡献者,得益于其对绿色工程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且与其他开发机构越来越有效的合作,包括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他相信,中国会解决新的环境挑战,发挥惊人的能力和效率,就像中国过去几十年实现的经济转型一样。他相信《迈向绿色发展之路》会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据悉,人大重阳已连续举办三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前两届发布了《“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启动了首个“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本次的重磅图书发布,是对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气候变化交叉领域的首次系统性历史总结,具有重要的史料性价值。新华社、中国网、北京电视台、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到场参与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