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能源行业开启碳达峰竞速赛 风光水氢谁的盛宴?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1-03-30 16:16:04
热度:

能源行业开启碳达峰竞速赛 风光水氢谁的盛宴?2021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

2021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此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已明确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减排目标的确立对整个能源行业的影响首当其冲。能源燃烧是国内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务很重。

各大能源集团都制定了超常规的发展目标,竞争趋于白热化。

能源企业达峰时间多在2025前后

自从“3060”目标确定后,各大能源企业都开始制定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石化已于2020年11月启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课题研究,制定中国石化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路线图及保障措施。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1月15日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石油宣布了明确的达峰时间表,称积极布局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的商业模式,力争到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

能源央企中首家明确公布“碳达峰”时间表的是国家电投。2020年12月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初步测算,到2023年将实现国家电投在国内的“碳达峰”。近日国家电投下属上市公司吉电股份发布了《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吉电股份计划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1月2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

2021年1月28日,华电集团官网发布文章中提到,中国华电2021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公司“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同时,正在抓紧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有望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

华能集团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布具体的碳达峰时间表,但动作频频。

华能成为首家成立专门碳中和研究所的电力央企。2021年2月华能成立碳中和研究所,开展碳中和战略方向、演进规律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碳中和对国家能源体系、能源市场、供需关系等产生的影响,再电气化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作用,华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和关键技术选择等。

华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将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为战略目标,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确保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华能的碳达峰时间在2025年前后。

在碳减排方面包袱最轻的是以水电为主的三峡集团,三峡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96%以上。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2021年3月接受采访时谈到,三峡集团将继续发挥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优势,筑牢大水电的基本盘,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力度和速度,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

风光水氢谁领风骚

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比例超过40%,但是要达到“3060”目标,还需要继续努力。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曾在会议上谈到,为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以更大规模、更高比例发展,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进入大规模、高比例、低成本、市场化发展新时代。

他透露,国家能源局正在抓紧组织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初步考虑:制定更加积极的发展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秉持市场理念,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由“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强科技创新,巩固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培育可再生能源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任育之指出,要制定更加积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建设,统筹推进西南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大力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积极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天然气、特别是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发展;积极推进地热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根据“30碳达峰、60碳中和”目标,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要从20%提升至25%,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电量要在“十三五”规模上大幅度增加。

她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在资源、技术、产业、经济性方面基本不存在瓶颈和障碍,关键在于可再生能源与能源系统的融合,而实现融合的关键是建设电气化、清洁化、智能化的现代能源体系。

种可再生能源只靠自己单打独斗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返,未来的发展需要界面更友好的多种能源协同。几位光伏龙头企业领头人谈到“十四五”,几乎都提到了场景和协同的问题。

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总体来讲,未来光伏的创新,首先还是聚焦于核心效率提高,第二点聚焦于场景应用的结合。”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2030年要碳达峰,不是仅仅降低成本,毫无疑问的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还有应用场景的使用。”他提到,光伏资源和过去火电资源一样,都是大部分在西部地区,靠特高压线路等远距离输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未来还应该有一个非电网体系,通过储能或氢能等,把时空不对称性的问题解决掉,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在里面。”

“未来一定要按照场景来考虑,做整个解决方案,不一定是光伏,光伏+氢+储甚至是一体化。”高纪凡说。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绿氢”技术来应对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消纳问题,被认为是一条重要路径。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谢宏文指出,氢电耦合是构建中国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氢能与电能的深度耦合能支撑更高份额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

他介绍,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利用,可将丰水期富余水电、负荷低谷时段富余风电、午间富余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氢能并存储,促进可再生能源主动参与电网调峰,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及铺开,可再生能源富余时段电力直接反映为系统电价降低,提升电制氢的经济性。同时,制氢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运行灵活性,能够适应新能源的随机波动。

“氢能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终端应用的整合。”谢宏文表示,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提供灵活性,以适应电力系统中不断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份额,氢气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与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部门之间的“产业互连”,可提高灵活性,同时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的整合。而可再生能源将助推电解制氢降低成本。他指出,随着可再生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电解水制氢经济性将逐步提升。

谢宏文指出,从多能互补的角度,中国应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与氢能融合发展建设,同时通过风光氢高比例耦合技术研究、氢能制储加一体化示范项目、交通领域“风光+绿氢”体系项目孵化、化工领域 “绿氢”对“灰氢”部分替代的解决方案等专项研究、示范项目,提高可再生能源与氢储能耦合比例。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氢能分会会长魏锁介绍,目前,国家电投、中石化、中船、中集、东风等一批特大型国企已经进入氢能产业,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和一批跨国公司也在向氢能市场聚集。

债券市场热火朝天

加快碳达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不能没有金融市场的支持。近期碳中和债券市场已经热火朝天。

2月25日,华能集团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专项用于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成为交易所市场首批碳中和绿色债发行企业。此次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2年,票面利率3.35%。

3月2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募集资金50亿元。按照3月份融资预算安排,月底前还将发行两期共105亿元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

目前,全市场共发行25只碳中和债券,规模合计超过500亿元,品种涵盖公司债、中期票据以及金融债等。

碳中和债作为绿色债券的一个子品种,其募集资金将主要使用于经认证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建设、运营、收购以及偿还碳中和项目贷款等,通过节能减排、充分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碳排放,推进绿色发展。

从已发行的碳中和债来看,主力发行人是信用资质达到AAA级的电力企业。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能源企业都已参与碳中和债发行。

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电力系统碳减排又是能源行业碳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能源电力央企积极参与碳中和债券发行也是顺理成章。

以此次国家电网碳中和债为例,募集资金将用于白鹤滩-江苏±800千伏、南昌-长沙1000千伏、雅中-江西±800千伏等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上述三项特高压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将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

“现在遍地是黄金,但也可能遍地都是陷阱。”新当选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70.980, 5.78, 8.87%)董事长曹仁贤表示,现在行业最需要面对的事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如何真正去迭代创新,如何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机会和挑战很多。”

他认为,现在很多企业缺乏洞察力,缺乏洞察力就没办法创新,“都在低头走路,没有抬头问天。”

曹仁贤呼吁企业把钱投到能够真正有一些大的创新的方面去,“真正有一些跨界的创新”,“还是要真正为未来十年的大变革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