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王黎明:大幅增加核电比例对于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1-03-12 14:06:56
热度:

王黎明:大幅增加核电比例对于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3月5日的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里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

3月5日的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里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这是从2010年至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积极”的字眼来形容核电发展工作安排。对于中核集团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从和平利用原子能至今,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产业链的集团公司,在确保安全发展核电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如何理解十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科技创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出现,中核集团在核工业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成就?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首席专家、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王黎明。

确保核安全

根植于每一个中核人的基因

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核能高效、清洁、安全,发展核电对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能源安全、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能源结构和缓解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对不同发电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可见,核电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水电、风电相当,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1/5左右,比煤电低约2个数量级。

“1985年我国核电事业从秦山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主设计、建造、运营核电的核安全管理能力,我国核电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没有发生国际和核事件分级表界定的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也未发生过对人员或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这是中核集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核安全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核安全是核工业生命线’理念,始终把核安全摆在各项工作首要位置所取得的必然成绩。”王黎明告诉记者。

“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就是中核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从精神到文化,再到制度体系建设,中核集团在发展核电的道路上,将安全植入基因。

王黎明说,这不是自说自话,我们的核与辐射安全一直保持良好记录,运行核电机组安全运行业绩持续提升,2020年12月,中核集团15台核电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并列世界第一。

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必须保障核燃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核工业经过66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放眼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做到。”王黎明说:“就拿我个人长期从事的核燃料产业相关工作来说,燃料被称为核电反应堆的‘粮食’,就像我们人吃饭喝水一样,核电站要正常发电,核燃料是重要物质基础,供应是不能断的。”

图片

“我们看到燃料棒细细的一根,里面最核心的是低浓铀。低浓铀的生产、应用背后是一整套产业体系的支撑。铀纯化、转化、铀浓缩产能建设从设计到投产需要3到4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如果低浓铀供应中断或不足,新建配套产能,形成铀浓缩产品需要5年以上准备时间。这仅仅是铀的部分,还有核燃料元件的生产和制造,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说,保持核燃料产业稳定均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两会,王黎明有两个关于核工业产业发展的提案,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等表述不谋而合。一个是推动建立我国低浓铀储备体系,一个是支持我国核燃料产品加工。

建立低浓铀储备体系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两条腿走路,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另一方面其很重要的意义在于保障低浓铀以及相关联产业的稳定均衡发展,以更好支撑和保障我国核工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支持我国核燃料产品加工产业对于推进我国核燃料产品出口,不断提升我国核燃料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燃料产业体系,促进我国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增加核电比例

对于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系统提出了革命性要求。

“在我看来,选择核电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核电的低碳属性,第二,是发展核电对于科技创新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王黎明告诉记者,就拿去年年底刚刚商运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来说,现在提到华龙一号,大家就会想到自主创新,想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88%。但其实我国早期的核电关键设备,大到压力容器,小到一根电缆、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技术上经常被“卡脖子”。为了推动我国核电技术真正独立自主、不受国外制约。中核集团在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非能动安全的先进理念,系统谋划、超前布局,从基础性应用技术研究、反应堆、先进核燃料、安全系统设计到装备研制,历时20余载,开展54项科研攻关项目,研制“三新设备”上百台套,共申请海内外专利629件,其中在英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海外国家申请专利65件,申请海内外商标200余件,软件著作权120余项,掌握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

这背后是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的联合攻关,充分体现了核工业的高科技属性,同时,由于核电和其他专业领域的高度关联,华龙一号的自主创新对于各学科各领域来说,都是促进和推动。

因此,王黎明认为,大幅增加核电比例对于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同时,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同样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