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陕北矿业:以智能化建设推动转型升级
陕北矿业:以智能化建设推动转型升级“从榆林人民大厦,一键启动,远在200多公里外张家峁煤矿的井下,就可以开始智能化采煤——皮带运煤,一直到地面的
“从榆林人民大厦,一键启动,远在200多公里外张家峁煤矿的井下,就可以开始智能化采煤——皮带运煤,一直到地面的智能化装车,产销一条龙,只用40分钟。”陕北矿业公司全生产链智能控制系统受到2020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会与会代表的热议。
近年来,陕北矿业公司聚焦两化深度融合,持续推动采煤掘进系统“智能化少人化”、辅助运输系统“智能化无人化”、机电设备系统“远程化地面化”、重大灾害治理“动态化实时化”,打造一批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的智能化矿井。目前,陕北矿业公司已建成14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4个全断面掘锚一体化装备快速掘进工作面、221个生产辅助子系统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张家峁公司正在建设整体智能化矿井,引领了全国煤炭行业生产模式变革,为煤矿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井下人员大幅减少
在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14301薄煤层工作面胶带输送巷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太空舱”内,采煤工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屏幕上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胶带运输机便依次开启,另一旁的屏幕上则清晰的显示着现场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
“一个班3个人,1个集控司机,1个运输巷巡查工、1个回风巷巡查工。”负责14301薄煤层工作面的综采队队长介绍道,“以前一个采煤工作面十三四个人忙不过来,现在井下现场巡检的同事在生产过程中成了旁观者。”
井下人员越来越少,这是在陕北矿业公司各个智能化矿井发生的共同转变。
去年,张家峁公司的“智慧矿山”建设开工,整个矿井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都经历生产流程的再造。如今,在张家峁公司调度中心,采、掘、机、运、通、洗选、销售等42个子系统831台设备实现了监、管、控智能化,生产总调度员杨昆手中鼠标轻点,生产系统各环节依次启动,只需40分钟,原煤就能变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张家峁公司副总经理薛忠新介绍,我们这套“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煤矿生态链生产系统”将常态化沿线生产环节的每班生产人员由69人减至26人,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矿工的生产力,让井下“无人化、少人化”开采从梦想逐渐变为现实。
煤矿生产效率更高
“以前综采工作面生产人员每班需要14—16人,现在仅需5人就可以完成单班生产任务,人工效率提高近三倍。我们还把减下来的人,组成了一个新的生产班,实行上六休三制,即上六天班,休三天,职工们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综采三队队长马亮介绍道。得益于智能化建设,矿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且带来一系列让人欣喜的“红利”。
据悉,红柳林公司早在2012年就建成了全国第一个7米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在持续改进过程中实现了常态化、全作业循环的智能化采煤。技术路线覆盖了3米至6.3米不同采高、不同设备型号、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平均作业人员减至5人,煤机自动化割煤速度平均可达7m/min,自动化开机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回采率达到98%,单面日产高达3.5万吨。
不仅井下采煤,掘进同样如此。“单班进尺60米,单日进尺120米,月进尺达到2702米。”在张家峁公司15212胶运顺槽快速掘进工作面,掘进一队生产一班班长代志刚告诉笔者,“下一步,我们队的目标月进尺突破3000米。”
张家峁公司快速掘进系统采用“掘锚一体机+锚杆转载机组+长跨距转载机组”的协同配套模式,通过应用5G+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掘锚一体机与锚杆钻机协同作业、可视化集中控制胶带运输机、转载点无人值守等功能,在人机协同模式下实现智能、高效的掘进生产作业。
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依靠5G大带宽、低时延特性,我们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已实现基于5G-MEC模组的远程倒机控制,综采工作面安装了2台5G模组的4K高清摄像头,6类5G物联网传感器,井下变电所内利用5G+全景摄像仪实现了VR展示。”张家峁公司智慧化办公室主任范生军介绍道。2019年12月23日,张家峁公司成功布置首批5G基站并进行应用组网,实现了矿区5G网络全覆盖,成为陕北首家应用5G网络的煤矿。同时,还完成了国内首个矿井5G+MEC边缘云的部署,实现了关键数据不出矿井,本地化处理,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背后,最重要的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2019年,陕北矿业公司搭建了至各矿井的“1+8”一体化区域协同管控云平台,实现了对8个矿井的人、机、物的跨设备、跨系统、跨地域的全面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又搭建了全公司范围的主要业务集成、重要数据共享、智能分析管控一体化的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平台以矿井地质“一张图”为基础,集成了综合调度、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等13个专业应用,可以实时采集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生产辅助自动化系统等7类子系统的数据,真正实现了全时空全天候智能管理。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一套涵盖公司及各矿井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将24类风险划分为4种状态,再采用7种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与管控,结合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向信息化终端智能推送各风险点风险和预防措施,形成公司和矿井两个层面的双重预防信息“一张图”。
通过信息化技术赋能,实现了矿井安全风险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安全基础保障能力,而且将暴露在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尽可能地减少,让工人的安全更有保障,最大程度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从根本上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的新一代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