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张宏:煤炭行业“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张宏:煤炭行业“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0月22日消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煤焦产业大会(第九届)&rdquo
10月22日消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煤焦产业大会(第九届)”在深圳举办,旨在推动期货市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与资本融合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 张宏
张宏表示,推动煤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产业发展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一是煤炭供需格局由“结构性的过剩、长期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不足、总量长期相对宽松”的态势。二是中国煤炭的生产由长期以来的“大中小煤矿并举,中小煤矿为主”,转为“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中小煤矿为辅”的态势。三是煤炭开发布局由长期以来的“中东部为主”转为“中西部为主并向晋陕蒙集中”,全国煤炭资源“梯级开发、梯级利用”的格局初步形成。四是全国煤炭的消费呈现出“消费的增幅在下降,总量增幅的空间在变小,并且重点的消费区域向中西部转移”。五是煤炭运输瓶颈制约逐渐缓解,过去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调、铁水联运、铁路直达、特高压输送”。六是煤炭的产业格局来看,煤炭上下游产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七是煤炭的结构调整,从小煤矿原煤退出和政治成立省级集团,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八是煤矿安全,煤矿安全是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煤矿安全事故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在朝着根本好转向职业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向转变,去年煤炭安全死亡316人,中国煤炭大型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煤矿安全的保障程度越来越高。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2020年的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张宏:感谢大会的邀请来做演讲,原定的题目是让我讲一下2020年煤炭市场的情况分析,来之前我考虑了一下,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煤炭、钢铁以及相关期货研究机构的同志,大家对现行的,特别是当前的形势分析非常关注,可能在网上看得比较多了。另外在座的嘉宾、代表更关注的是煤炭行业发展长线的东西、趋势性的东西,特别是我们做煤炭期货和期现结合,将来甚至还有期权,更关注的是对行业的发展潜力、投资机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思路,对产融结合和期货发展的影响以及带来更多的投资领域,所以我今天临时改了一下题目,给大家揭晓一下煤炭行业“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为什么要介绍这个题目?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之年,我们面对的是“十四五”煤炭行业如何发展,“十三五”煤炭行业做了什么,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供大家参考。
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果,实际上就在总结“十三五”,因为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2016年的年初开始,标志性的文件是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国发7号文开启的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文件提出用三到五年实现一系列的目标,恰巧2016年到今年正好是第五年,应该说国发7号文提出的五年奋斗的最后一年恰恰也是“十三五”时期煤炭行业发展的五年,也是规划的五年。“十三五”时期煤炭行业取得了哪些成绩和面临哪些问题?我主要从这些方面跟大家介绍:
1、煤炭行业的产业体系,煤炭产业政策是指导和推动煤炭行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文件,“十三五”时期煤炭产业政策的主导性文件就是国发7号文,这个文件是《关于煤炭行业脱困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出台以后,国家有关部门配套出了八个文件,实施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资源、金融、价格、后勤包括税费、三供一业、职工安置、减量化生产、指标交易、中长期合同等一系列的文件,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十三五”大大小小出台的五十个左右的文件都是配合国发7号文件,也是煤炭产业政策集中出的五年,煤炭行业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完善。
这些产业政策指导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这八个方面:一是过剩产能得到了有效化解;二是煤炭生产结构在不断优化;三是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四是煤炭价格一直在绿色区间波动,特别是2017年建立中长期合作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以来,煤炭中长期合同的价格一直稳定在绿色期间;五是经济效益呈现恢复性增长,煤炭行业由2015年的全行业亏损转为盈利;六是去产能、职工安置平稳有序;七是资产债务处置在稳步推进;八是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新进展。
这是国发7号文提出的目标,当时提出三到五年的时间煤炭行业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万吨,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后面我再逐步介绍。
2、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煤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产业发展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煤炭供需格局由“结构性的过剩、长期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不足、总量长期相对宽松”的态势。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长期在我国的能源生产中占到75%以上,在能源消费结构里占到60%以上,所以煤炭的需求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的。举个例子讲,1978年中国煤炭消费量是6.8亿,到200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是13亿吨,到2013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达到了或是超过了42亿吨,今年还将在39亿吨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能源作为强力支撑是分不开的,特别是2000年到2013年,煤炭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年均增长9%以上。
这个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是长期总量不足的,所以要大量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煤矿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2014年以来,特别是新一轮经济调整以来,我们的经济结构在调整,发展方式在调整,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能源结构在调整,煤炭由长期的总量不足快速建设适应经济发展而转为总量相对宽松,2016年在国发7号文的情况下,要化解过剩产能,说明煤炭的产能是过剩的。全国煤炭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足也还有,就是结构性的不足。结构性不足体现在时段性、区域性和平衡性,比如说进入冬季取暖,东北部不用说,西南可能是品种性和阶段性的。
二是中国煤炭的生产由长期以来的“大中小煤矿并举,中小煤矿为主”,转为“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中小煤矿为辅”的态势。大中小一起上,以中小为主,建设煤矿要以中小煤矿为主,为什么?因为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建设大型煤矿的技术、装备和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建设一大批中小煤矿满足国家煤炭的需求,国家政策就是建设煤矿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同时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煤炭,中小煤矿占到绝大多数的比例,特别是通过“十三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的煤炭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年产120万吨大型的现代化煤矿比重占到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2005年全国有2.5万个煤矿,年产120吨以上的大型煤矿只有350座,产量2005年只有390座,产量只有7.8亿,到现在,全国煤矿总数量只有5000个,全国大型煤矿超过1200处以上,产量超过30亿,特别是我们建成年产千万级的特大型煤矿,现在建成的有44个,产能接近8亿。
什么概念?一个煤矿一年生产1500左右以上,现在一个煤矿3500万吨,过几年,“十四五”期间,全国建成80多个煤矿,产量可以超过12亿吨,应该说这是引领全球的煤矿建设的水平。2015年全国有1.2万个煤矿,总产量37.5%,大型煤矿不到1000个,产量23万吨;2019年大型煤矿产量接近30亿吨。
三是煤炭开发布局由长期以来的“中东部为主”转为“中西部为主并向晋陕蒙集中”,全国煤炭资源“梯级开发、梯级利用”的格局初步形成。现在全国的煤炭产量越来越向晋陕蒙集中,现在晋陕蒙的产量超过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0%,并且新建的煤矿大部分仍然在晋陕蒙,其他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煤炭产量还在逐渐的减少。
四是全国煤炭的消费呈现出“消费的增幅在下降,总量增幅的空间在变小,并且重点的消费区域向中西部转移”,过去东部地区河北省一年消费3个多亿,山东省每年消费4个多亿,江苏省3亿多。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还有特高压线路的建设,还有一些煤化工的建设,煤炭的消费结构逐渐向东西部转移。
消费的行业来看,过去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四大行业:电力、钢铁、冶金、化工,占到消费总量的88%左右,电力行业占到全国煤炭消费的53%左右,它的消费需求增幅在大幅下降,2002年到2013年全国火电发电量年均增速10.07%,2014年到2019年增速回落8.17个百分点,电力耗煤年均9%的增长转为年均增长只有2.4%,下降7个百分点。
全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速由2002年到2013年的14.13%,下降到2014年到2019年的3.08%,增速回落了11.05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量由年均13%左右增长转为年均下降0.93%,2019年的全国粗钢产能9.96亿吨。
水泥产量2002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11.6%,2014年到2019年年均下降3.3%,增速回落了15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由年均增长10%下降0.99%。
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像合成氨、煤焦化,传统煤化工没有什么增长的空间,煤制油、烯烃、乙二醇正在快速发展。煤制油产能1138万吨、产量632万吨,煤制烯烃1132万吨/年、600万吨,煤制气51亿立方米。还要看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张图是我做的从2000年以来不同行业的煤炭消耗增速的变化。
五是煤炭运输瓶颈制约逐渐缓解,过去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调、铁水联运、铁路直达、特高压输送”。全国煤炭供应保障在增长,运输瓶颈大幅度缓解。
六是煤炭的产业格局来看,煤炭上下游产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煤炭产业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和新材料:
石墨烯:陕煤化集团已经正式投进去,一年生产1万吨的石墨烯。
硅烷气:我们国内不能生产之前,我们进口的硅烷价格是200万/吨,中国一年需要5000吨的硅烷气,平顶山平煤集团研制生产出硅烷,一年可以生产1500吨,国际市场硅烷的价格由200万/吨降到20万以下,成本8万。煤炭产业的高端产品和高端的平台研发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也填补了国内新材料、新技术的空白。
七是煤炭的结构调整,从小煤矿原煤退出和政治成立省级集团,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今年又从优化国有资本供给来讲成立了一些大企业,进入到新的时期和高度。
八是煤矿安全,煤矿安全是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煤矿安全事故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在朝着根本好转向职业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向转变,去年煤炭安全死亡316人,中国煤炭大型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煤矿安全的保障程度越来越高。
电力行业推动的燃煤超低排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锅炉技术。
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主要是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随着中长期合同签订量的增加,对市场平稳,特别是价格的平稳起到了支撑作用。
这张图从2003年到2016年底,中国煤炭市场的价格波动是非常大的,最高超过800,最低降到360,2017年建立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以来,无论是市场价格还是中长期合同价格,都基本处于长期的平稳态势,应该说这个制度也是其他行业推动价格改革的节点。我记得在去年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在其他行业改革、价格改革方面也应该借鉴中长期合同制度,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运行,防止大起大落和超幅度的波动。
未来对于煤炭行业来讲,我们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党和国家对煤炭工业高度重视,列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情况和一些指示。去年在国家能源委召开会议的时候也确定把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兜底保障的地位。
新基建也会给煤炭行业带来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山东兖矿等已经5G下井,推动很快,企业有积极性,智能化装备技术速度发展很快。
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作用更加明显,我国的能源资源,从目前勘探来看,一次能源资源中国的煤炭占到94%,油气加在一起不到6%,油和气的消费量是占到消费的30%,用中国国内6%左右的资源支撑30%左右的油气消费需求,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如何保证国家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煤炭仍然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情况,即使到2040年,煤炭由目前接近60%会降到40%左右,油气各占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30%,煤炭依然是主要的能源。
宏观经济长期发展的周期来看,中长期由中高速发展转为中低速或是低速发展,但是对煤炭需求仍然产生支撑的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替代作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最近这些年里增幅一直高于煤炭和油气资源。这是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去年达到15.3%。
从我国火电发展来看,这是前十位火电的发展情况(见PPT),我国前十的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煤炭消费总量双控,煤炭的建设成本提高,特别是环境成本、建设成本和资源成本都在增加,煤炭未来生产成本会大幅度增加,煤炭的建设,特别是煤炭由原来的征收价格变成权益金以后,煤炭建设初期要增加几十亿的投资。
综合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特别是主要耗煤行业的变化趋势,近年来讲,煤炭消费量比去年持平或是减少,市场供需总体宽松的态势不会改变,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宽松的态势不会改变。
这是经济发展对煤炭相关产业消费的情况,煤炭“十四五”将如何发展?
规划的基本原则,这是去年7月份煤炭工业协会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编制,到今年的7月份已经完成,提出坚持优化布局与保障供给相结合;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相结合、绿色开发与清洁利用相结合、立足国内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理念上坚持智能化、专业化、定制化、集群化、绿色化。
总体目标上,“十四五”期间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十四五”国内煤炭产量控制4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42亿吨左右。我们分析“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量39亿吨到40亿吨之间,对于“十四五”,我们按照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趋势,对于“十四五”来说,国内煤炭消费需求比“十三五”还要增加2亿吨左右。
主要的发展方向一是提升勘探程度;二是优化煤炭开发布局,我们对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定位进行重新分析,蒙东和云贵基地稳定经营、安全保障;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和黄拢基地:控制节奏、高产高效,兜底保障;新疆基地,科学规划、把握节奏、梯级利用。宁东基地,稳定规模、就地转化、区内平衡。
继续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继续优化生产结构、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推动组织结构调整,同时建立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主要是从科技的角度讲,煤炭行业的平稳运行,推动建立一批适合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体制和机制、相关的制度体系。老矿区转型,随着新的矿区的建设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东北、华东和西南一些老矿区如何转型?可能“十四五”时期是关键的时期。
生态环境建设、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期间着力发挥作用的是推动煤炭的智慧物流体系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就像跟钢之家吴总一样,我们要建立煤炭行业的大数据,推动煤炭的智慧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煤炭的供应和物流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安全和职业健康,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
我简单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