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煤电沙龙十三期 | 加速煤电达峰与清洁发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9-03 09:23:45
热度:

煤电沙龙十三期 | 加速煤电达峰与清洁发展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年。近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围绕“十四五”和中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年。近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围绕“十四五”和中长期我国能源转型和电力电网发展,研究推出了两份重要研究成果,引起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主办、中国能源网协办的煤电沙龙第十三期中,邀请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原冰先生、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女士作为主讲嘉宾,分享报告核心观点,讨论煤电达峰与清洁发展若干关键问题。

我国能源加速转型与能源互联网建设

当前,全球化石能源资源和气候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蓬勃兴起,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世界能源发展大势所趋。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需求持续攀升,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供需矛盾突显,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发展理念的关键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窗口期,必须加快建设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的能源互联网,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主导的“直线式”转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

2019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58%,一半以上用于发电。2019年以来,我国新投产和在建煤电约1.2亿千瓦,接近欧盟国家现有煤电总和(1.4亿千瓦),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8%,人均排放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6%。周原冰表示:“我国能源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矛盾,如‘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问题,以及能效、安全、污染物排放等问题。在新发展理念主导下的能源转型中,需要对能源转型思路提出系统性研究。”

周原冰强调,推动中国能源变革转型,总体思路是实施“3+2+1”,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其中,“3”即“三个转变”,一是能源生产环节从“以煤为主”向清洁主导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环节从化石能源为主向电为中心转变,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三是能源配置环节从局部平衡向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转变,以大电网互联转变能源配置方式。“2”即“两个加快”,包括加快技术创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1”即“配套政策机制”,根据能源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加强政策机制建设,完善制定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新能源电价、备用容量补偿以及相关土地、税收等政策机制,促进煤电转型和新能源消纳。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用能的形式更加趋向于电气化,而能源互联网在能源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周原冰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平台,既包含了清洁能源,又连接着用户,要实现深度的电气化,关键在于能源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只有把更多清洁能源吸收到电力系统中,支持更多的新型个性化用电、智能用电,接入包括储能、电动汽车等灵活性资源,才能更好的促进电气化。”

蒋莉萍认为:要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电气化,需要克服两大障碍,首先是技术障碍,技术障碍是我国煤电占比较大,电力系统调节性能较差,但技术障碍相对容易克服。第二是体制机制障碍,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体制机制障碍中,首要是利益格局问题,能源互联网要发展,一定要解决利益格局的合理化问题。解决了利益格局,能源互联网才能针对用户用能需求,各种能源形成整合与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十四五”及中长期我国清洁发展展望

“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在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下,表现出了强大韧性,“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平稳增长。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风光发电装机每年增长将超过1亿千瓦。”周原冰表示:“我们预测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2万亿千瓦时,这也意味着每一年要新增3000多亿的电量,庞大的需求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前提。其次,从技术经济性来看,‘十四五’是风光发电平价上网的一个关键的时点。根据测算,全国除少数省份外都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也就是度电成本要低于煤电的标杆电价。此外,“双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会充分发挥我国内需的潜力,同时进一步促进包括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在内的优势产业的发展。”

对于煤电,周原冰表示,我国应严控煤电规模,下决心坚决停建已核准未开工项目,合理安排在建机组建设进度,新增煤电布局在西部北部,作为新建特高压工程送端配套基地。东中部不再新建煤电,同时逐步淘汰关停现有机组,力争到2025年我国煤电机组达到峰值11亿千瓦,2035年降至9亿千瓦左右。当前每增加1亿千瓦煤电机组,未来将增加超过3000亿元资产损失,2030年前将累计减少清洁能源装机约3亿千瓦,挤压2万亿元清洁能源投资,到2050年将累计增加碳排放150亿吨,相当于2018年我国全部碳排放的1.6倍。

蒋莉萍表示:我国电力行业在上世纪80-90年代发展迅速,其中很多煤电机组布局在中东部地区,这些煤电机组逐渐进入退役阶段,如果中东部地区煤电机组退役,那么产生的电力缺口需要及时补充。在能源转型的理念下,在部分煤电机组退役后,可以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替代,这是能源布局的改变。

蒋莉萍还表示:结合我国要实现2030、2050年的减排目标,预计国网公司经营区“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规模至少2.3亿千瓦,2025年总规模达到至少6.5亿千瓦。以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坚持新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统筹开发陆地集中式风电场与光伏电站、海上风电、分散式风电以及分布式光伏,应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对于煤电,为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充分发挥其低碳、清洁、边际成本低的优势,同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煤电应积极转换角色,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我国应尽快推动电力市场化建设、完善价格机制,科学合理补偿煤电灵活性改造、储能等各类灵活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所产生的成本,改变我国灵活性调节电源比重低的局面。“十四五”时期,除了控制煤电装机之外,我们更应控制煤电发电量,发电量的多少与煤炭消费量和能源转型更加直接相关。

促进清洁发展和替代的市场及政策需求

我国自2015年开展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环境建设取得诸多积极成效,但总体上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相对缓慢,普遍存在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架构不合理、价格机制不健全,成为制约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蒋莉萍表示:“‘十四五’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架构和市场体系,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基础和保障。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交易环境,完善市场发展相关配套机制政策,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

周原冰表示:“在促进清洁发展和替代中,要加强市场与政策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跨省区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按照“统一市场、两级运作”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消除省间壁垒。

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辅助服务市场。完善的辅助服务市场将在能源转型尤其是煤电定位转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辅助服务市场的经费来源要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最终疏导到用户身上。

三是完善需求侧响应机制。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货市场的建设以及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对需求侧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完善新能源电价机制。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平价上网时代来临,迫切需要完善新能源电价机制,推动新能源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加快建立适应新电改要求的抽水蓄能电价形成及成本回收机制。同时完善“绿证”实施机制,将“绿证”交易作为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通过激励绿色电力消费,促进新能源消纳。

周原冰还强调:“能源的清洁化、电气化需要市场化的支撑。其关键在于跨省区的电力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重点要打破省间壁垒,扩大交易规模。”

最后,在场与会专家认为,煤电达峰关系着我国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电力规划关系着我国落实新的能源战略,以及能源转型的未来。要坚定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摆脱煤炭依赖,跨越油气时代,最终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