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高峰期来临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8-11 16:24:11
热度: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高峰期来临  日前,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细则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回收拆解

  日前,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细则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回收拆解企业对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或其他类型储能装置进行拆卸、收集、贮存、运输及回收利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

  近年来,大量新能源汽车投入市场,动力蓄电池产销量逐年攀升,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随着动力电池2020年迎来回收高峰期,这一百亿级市场备受关注。

  市场广阔

  2013年以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于2014年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按照动力电池4至6年使用寿命测算,2020年前后国内动力电池将进入报废高峰期。招商证券测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产生约24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年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是目前电动车主要使用的两种电池类型。相关专业人士介绍,通常情况下,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降低至初始容量的70%至80%时,即无法满足车载使用要求。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会影响环境并带来安全隐患问题,同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018年,工信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鼓励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开展动力蓄电池的再利用。对具备梯次利用价值的,可用于储能、备能等领域;不具备梯次利用价值的,可再生利用提取有价金属。通过对动力蓄电池的多层次、多用途合理利用,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与经济效益。

  招商证券指出,梯次利用的电池多为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由于富含丰富的有价金属,通常直接拆解回收。从目前潜在退役电池结构看,到2022年前磷酸铁锂电池将是退役电池的主力;预计2023年开始,三元动力电池将超过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再生利用的主要对象。

  招商证券推算,2020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26.69GWh。其中,三元电池6.38Wh,磷酸铁锂电池20.31GWh,共计23.78万吨,对应131亿元市场空间。2022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52.29GWh。其中,三元电池30.72Wh,磷酸铁锂电池21.57GWh,共计38.54万吨,对应184亿元市场空间。2025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134.49GWh。其中,三元电池100.53GWh,磷酸铁锂电池33.96GWh,共计80.36万吨,对应354亿元市场空间。

  政策推动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早已受到重视。近两年来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规范并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2019年底,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在本企业新能源汽车销售的行政区域(至少地级)内建立收集型回收服务网点,在本企业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00辆或收集型回收服务网点的贮存、安全保障等能力不能满足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要求的行政区域(至少地级)内建立集中贮存型回收服务网点。

  工信部印发的《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特别指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次利用产品评价机制。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健全法规,督促企业加快履行溯源和回收责任。

  多地积极行动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例如,今年6月,山东省工信厅等部门联合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到2023年在山东省重点区域打造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高效再生利用的先进示范项目,发布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杆企业。

  2019年4月发布的《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指出,要基本建成共享回收网络体系,引导省内8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退役报废动力蓄电池进入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并开展实施应用,形成技术先进、经济型强、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新技术体系;发布一批急需完善的团体或行业标准,基本建成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龙头示范企业,引导形成“回收—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链和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与资源最大化节约。到2020年,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使用、回收、贮运、再生利用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双赢。

  完善回收模式

  工信部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指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新兴领域,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一是目前绝大部分动力蓄电池尚未退役,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之间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支撑。

  二是目前企业技术储备不足,动力蓄电池生态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退役动力蓄电池放电、存储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等标准缺乏。

  三是受技术和规模影响,目前市场上回收有价金属收益不高,经济性较差。相关财税激励政策不健全,市场化的回收利用机制尚未建立。

  国海证券指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商业模式仍需不断完善,整体回收体系仍需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较为规范的参与者包括动力电池(或材料)生产商、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行业联盟等。目前国内主要参与电池回收的正规厂商多为第三方回收企业,且同车企合作开拓回收渠道。通过与汽车厂商合作,电池能够迅速返回回收工厂,预计未来产业链上下游战略联盟与合作将更加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回收企业正在不断壮大,成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重要参与者,其中包括格林美、光华科技、天奇股份等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积极布局,抢占赛道。

  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回收公司能充分整合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快速扩大电池回收规模。但汽车生产企业依然是产业链核心,第三方电池回收企业需绑定主流电动车企才能维持货源稳定。

  格林美日前在深交所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目前已与全球201家知名整车厂及电池厂签署了动力电池回收协议并展开合作,包括比亚迪汽车、北汽、蔚来汽车、捷豹路虎、丰田产业车辆、东风本田、宁德时代等企业,扎实推进动力电池从报废端到消费端的大循环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