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失去国补 海上风电能撑到平价之日吗?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7-13 14:20:20
热度:

失去国补 海上风电能撑到平价之日吗?  新冠疫情让全球风电产业链持续吃紧,这使得今年海上风电的抢装形势格外紧张。阶段性抢装过后,失去中央财政补贴的海上风电,将踏上更为陡峭的平价之路

  新冠疫情让全球风电产业链持续吃紧,这使得今年海上风电的抢装形势格外紧张。阶段性抢装过后,失去中央财政补贴的海上风电,将踏上更为陡峭的平价之路,业界普遍判断,新增投资建设规模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秘书长翟恩地在接受eo采访时表示,海上风电产业政策要有连续性,让行业可持续发展,避免大起大落。

  冲刺抢装

  由于海域海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叠加新冠疫情带来的停工停产影响,广东部分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度已经落后原定计划。早在2017年,广东省阳江就已经有4个、总计130万千瓦的近海浅水区项目获得核准。按照当时的计划,这4个项目在2018年年中前全面开展风机吊装施工,2020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

  但部分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今年2月,广东省公布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及建成并网时间表,上述4个项目中,只有中广核阳江南鹏岛和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两个项目承诺2020年底全部机组并网,粤电阳江沙扒和中节能南鹏岛两个项目推迟到2021年底建成并网。

  根据时间表,广东省2020年将有广东粤电湛江外罗、中广核阳江南鹏岛和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3个项目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还有22个、总计732.8万千瓦的项目在建,其中18个、总计532.8万千瓦的项目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

  2018年底,广东、福建和江苏三省为了争取0.8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赶在竞争性配置政策生效前突击核准了超过27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

  对于抢核准的项目,2021年12月31日是一个关键节点,只有在这一时间点前完成全部机组并网发电,项目才可以拿到中央财政补贴,取得0.8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

  但受限于施工吊装资源以及海域海况条件,海上风电产业链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抢装。根据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的统计,预计至少800万千瓦的项目将结转至2021年之后。

  在上述并网时间节点到来之前,开发商以及整机厂商都在竭力确保施工进度和风机交付。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总工程师张翼在一次线上会议上表示,国家电投在广东的在建项目所采用风机分别来自明阳、金风和上海上海电气,到目前为止,所有主机厂均回复能够按期交付,不会影响明年并网发电。

  对于手握众多项目资源的开发商,合理安排项目建设顺序对于消化并网压力非常重要。据张翼透露,国家电投和二级单位签订了“军令状”,二级单位判断哪些项目上、哪些项目不上,上的项目要确保抢到电价,否则项目将全生命周期亏损。

  根据“新能粤动”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日,中广核新能源华南分公司总经理陈亚宾率队前往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和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推动项目进展,双方对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安排进行了交流。

  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50万千瓦,计划于2021年12月底完成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在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方面表示,汕尾后湖项目建设进度紧张,要确保起重船、吊装船、打桩船、打桩锤等进场时间满足项目建设进度。在福船一帆,中广核新能源对风机基础、导管架等设备的排产和交付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广核在广东的海上风电资源储备达到1120万千瓦,这是中广核能够要求施工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资源倾斜的重要筹码。同时,中广核作为广东海上风电资源储备量最大的开发商,也面临更为迫切的并网压力。据eo了解,广东省政府要求中广核在2020年、2021年分别并网80万、22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

  按照核准时的要求,海上风电项目需要在2年内开工建设,如需延期开工建设,需要在2年期限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申请延期,并且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这就意味着2018年底前核准的项目,需要在2020年底、最迟2021年底开工建设,否则项目资源有被政府收回的风险。

  有广东省开发企业人士对eo表示,主机设备招标是衡量项目开工的重要指标,招标完成后即没有退路。现阶段即使有开发商想要退出,也很难找到企业接手。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工期已经紧张的抢装项目更加急迫。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海外供应链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需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如主轴轴承、叶片芯材、IGBT芯片等供货紧张,并且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持续到今年第三季度,这将对国内风机的按期交付产生不利影响。

  抢装之后,如何降本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可再生能源全面进入平价时代的开始。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经过数年发展,发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而此时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的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尚未实现快速下降,却已经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扶持,处境尴尬。

  事实上,抢装几乎贯穿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近十年的发展,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自2011年首次下调,陆上风电则始于2015年。为了赶在电价下调前取得较高的上网电价,陆上风电与光伏行业每年都会出现一波抢装潮。盲目抢装带来的弃风弃电、产能过剩为业内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数轮抢装带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迅速增长,加速了技术进步,推动发电成本降低。

  而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的路线则完全不同,在中央财政补贴取消、地方政府补贴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海上风电抢装或许仅仅维持一轮。并且这一轮抢装对于带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当前抢装的重点是保交付,没有时间去推动技术创新,对将来靠技术创新带动度电成本降低反而没有多大推动作用。”翟恩地表示。

  抢装过后,如果无法保持每年相对稳定的装机规模,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要比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更加艰难。业内有观点认为,行业要为抢装过后产业可能出现的下滑做好准备。

  翟恩地对eo记者表示,现在为了保交付,企业都在提高产能,但进入2022年以后,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减少,只剩下少量的竞价项目。如果补贴跟不上,2022年行业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有一大批企业恐怕将因为产能过剩而破产。。

  广东省开发企业人士对eo表示,按照目前的建设成本,广东省内的项目如果没有任何补贴,项目的投资价值为零。

  所以地方补贴被业内寄予厚望,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有可能接力海上风电补贴。“对广东、江苏等省份接补行业期待很大,像是大概率事件,但补多少还不知道。”翟恩地表示,“因为国家补贴是到2021年底,所以各省也许不着急在今年就把补贴政策推出来,当前的抢装和省里的补贴没有关系,抢的是8毛5电价。”

  上述广东省开发企业人士分析,目前广东、江苏等地均规划了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海上风电产业,地方政府不可能让这些投入打水漂,所以极大可能会对海上风电进行补贴。

  广东在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带动风电装备及服务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将我省海上风电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位于粤西的阳江市,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同时也是广东规划的重要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据《阳江日报》报道,截至目前,总投资26.1亿元的明阳整机、明阳叶片、中水电塔筒、粤水电装备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逾132亿元的金风科技、龙马铸造、中车电机等13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到今年底,阳江风电整机年产近300套,风电装备制造业产值达350亿元,预计到2025年,整机年产500套以上,产值达750亿元。

  江苏省南通的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也在今年6月发布了《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打造风电产业之都,形成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到2022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800万千瓦,风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

  地方补贴对于稳定行业预期至关重要,但未来海上风电规模发展仍然需要加快降低发电成本。“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在‘十三五’起步,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要在短短五年时间走入平价,显然跟自然发展规律不吻合。陆上风电经过十多年才逐步实现平价,而海上风电要比陆上风电更加复杂。”翟恩地表示。

  翟恩地此前曾撰文指出,若按照广东省内燃煤标杆电价0.453元/千瓦时,以欧洲海上风电每年下降5%—8.3%来计算,广东最快可在2023年—2024年实现平价,最慢要到2026—2027年。江苏、福建和山东最快在2024年—2025年间实现平价,而欧洲是经过了二十年的技术积累才达到如今的降幅水平。

  海上风电最终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度电成本下降,“如果能够延长海上风电并网期限,省补接上,行业内还是有信心在‘十四五’末实现海上风电平价。”翟恩地表示。(文|eo记者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