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五条建议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4-21 14:02:41
热度:

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五条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冲击,全球原油需求疲软与俄沙石油价格战叠加,国际油价短期大幅波动。3月WTI原油期货一度跌破20美元关口,创下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冲击,全球原油需求疲软与俄沙石油价格战叠加,国际油价短期大幅波动。3月WTI原油期货一度跌破20美元关口,创下近18年以来历史新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称,将2020年WTI原油价格预期由此前的每桶38.19美元下调为29.34美元,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也由560万桶/日下调至-523万桶/日。美俄沙三方博弈使原油减产谈判艰难推进,但受减产预期推动,4月初WTI与BRENT原油期货又纷纷暴涨30%以上。而在欧佩克+达成大规模减产协议后,WTI原油期货依然在4月15日再次跌穿20美元/桶,并收于19.87美元/桶,又一次刷新历史新低。此轮油价暴涨暴跌背后主要是各博弈方的策略操控,欧佩克+减产协议的达成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各方博弈局面,未来国际原油市场依然面临剧烈波动。

  短期国际油市剧变助长了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下行压力,全球经济仍在艰难摸底。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减弱,投机因素上升,加剧投资者情绪性恐慌。美联储降息预期抬高,拉动美元汇率走低趋向。但是应该看到超低油价在长期并不可持续,应抓住国际原油市场波动的有利时机,多措并举,顺势推进宏观战略与能源政策调整。

  第一,积极推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抓住国际油价动荡和美元短期疲软的有利时机,强化以油气贸易人民币计价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思维,全面考量自贸试验区在推动以油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计价方面的窗口作用。以3月31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指导,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建设。重点提升大宗商品的全球配置能力,着力打造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

  第二,稳定国内原油期货市场,力争人民币石油定价权。抓住国际油市剧变背景下多方激烈博弈的有利契机,推动我国竞争人民币石油定价权的战略运作。我国作为世界原油最大进口方,必须摆脱以往作为国际原油市场“参与者”的被动姿态,避免成为国际油价操纵博弈的受害者。建议相关决策者要强化原油期货市场管理,扩充原油期货交割仓库库容,加快完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确保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原油贸易定价中作用的发挥。推动上海原油期货成为亚洲原油定价基准,拉大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融合程度,积极参与国际原油市场博弈。同时也要注重通过与世界各国携手抗击疫情过程中搭建的深厚友谊,提升全球对我国的信任度与依赖度,增强我国在提升国际石油定价权方面的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

  第三,引导企业瞄准时机收购海外优质资产。油价下跌加剧国际石油公司经营压力的背景下,必须积极引导我国石油公司抓住该轮资产并购交易的有利时间窗口,为企业海外优质资产收购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为企业整合全球油气开发行业运营相关的信息平台,推动企业准确把握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跟踪国际石油公司的经营动态与资产剥离动态,聚焦与我国油气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相吻合的海外优质资产的处置动向,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参与海外优质资产收购的主动性与前瞻性。同时,要督促企业注重总结以往收购海外资产的失败教训,谨慎谋划,抓准时机,争取收购优质油气资产的利益最大化。

  第四,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引导市场理性投资。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助长短期非理性投机因素。对此,建议通过搭建投资环境检测及风险预警信息平台,或利用互联网渠道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线上投资讲座等方式,帮助投资者从经济基本面客观看待疫情的潜在冲击。进一步引导投资企业把眼光放长远,发展战略上要更注重收益稳定性与风险防控,合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波动进行有长远利益的投资,避免短期非理性投机的“羊群效应”。此外,应强化资本市场监管,防控输入性金融风险,提升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第五,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考验着我国能源系统与经济结构的承受能力。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强调了“国家调整和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未来应降低油价下跌对清洁能源开发进程的影响,以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培育新增长动能的重要抓手,提升我国经济的抗打压能力。相关决策者应尽快理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制,保障疫情期间新能源产业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