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分时租赁人才之困怎么破?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3-02 15:13:02
热度: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分时租赁人才之困怎么破?  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已经步入深度调整的发展新时期。继去年10月“盼达用车”被曝出无车可用等问题、部分地区惊现共享

  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已经步入深度调整的发展新时期。继去年10月“盼达用车”被曝出无车可用等问题、部分地区惊现共享汽车“坟场”后,前不久,GREENGO绿狗租车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上发布消息,称因战略调整、车型更换和服务升级等原因,即日起暂停分时租赁业务的运营。

  行业的深度调整正带来连锁反应。“经过前一轮的角逐,已经有一批汽车分时租赁企业开始破产、倒闭,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人才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不久该组织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人才现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目前分时租赁行业面临着人才的供需不能精准匹配、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多方面问题,为满足行业调整升级的需要,急需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告别粗放扩张,开始专注精细化运作之际,企业需要稳定的人才队伍,来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朱明荣如是说。

  行业进入洗牌期 人才供需无法精准匹配

  2011年,第一个共享出行品牌“车纷享”在杭州开始运营,拉开了国内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的大幕,先后有大量科技企业,例如绿狗租车、金钱潮和联程共享等,以及整车和汽车租赁企业纷纷进场,然而,这一行业的繁荣期只维系了几年时间,这之后的2018年开始,部分小规模分时租赁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出现了倒闭、破产的情况,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则开始整合资源,探索创新模式。2019年,以GoFun和EVCARD为代表的第一梯队逐渐形成,行业由此进入了深度调整期。

  行业的深度调整意味着人才的匹配必须跟上,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刚刚从探索期进入成长期,由于发展时间短,扩张节奏快,一直以来精准的人才供应链体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朱明荣指出,市场上没有分时租赁的存量人才,企业无奈只能选择分解人才需求,由此带来了人才供给只能满足部分需求,而不能全面、精准匹配的结果。“这是一个人才难寻的行业,尤其是在行业进入洗牌期的当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共享汽车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分时租赁行业曾经的繁荣不再,一部分人才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丧失信心,毅然选择离开转身进入其他行业时,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不足的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身处第一梯队的分时租赁企业来说,由于业务不断精进,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例如从注重资源开拓能力转为注重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然而,人才供给无法快速响应行业发展需求,供需不能精准匹配的问题进一步突显。“行业经历过洗牌,行业人才变得更理性和冷静,决策周期更长,沟通的机会成本也变得更大。”作为分时租赁行业的先行者,如今已将业务拓展至汽车共享领域的GoFun出行人力资源总监袁旬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应认识到,要找到适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有真本事的实干人才一直都不容易,这是一个持续性投入的事业。”

  人才“两化”特征明显 体系化人才培养方案缺失

  《报告》指出,分时租赁行业是出行领域面向终端用户服务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与传统的汽车行业不同,人才“两化”的特征极为明显。比起传统汽车行业,分时租赁人才的特征是更加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袁旬表示,与传统汽车行业相比,分时租赁行业不仅更看重人才的专业和学历背景,门槛起点也较高,而且非常注重创业态度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学习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互联网创业经历”,这样的能力模型更受分时租赁企业青睐。

  不过,朱明荣指出,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两化”的人才特征也形成了新生代分时租赁人才独特的职业诉求:追求自我成就但团队融合力差,敢于创新但责任承担不足,经验欠缺但优越感十足等。这给企业的创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面对人才提出的新管理需求,受制于发展时间短等因素,大多数汽车分时租赁公司都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便是已经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车企和互联网行业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据调查,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汽车分时租赁企业仅占总数的14.3%。

  在朱明荣看来,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方面,在企业层面,首先是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没有就人才培养的问题达成共识,其次则是企业的专业人才积累不足,培养资源受到限制。从行业层面来看,原因其一是缺乏人才共性研究的报告,无法聚焦方向和内容,其二则是缺少联盟和平台,在人才培养的组织和落实方面受到限制。

  “从成立之初,GoFun就把人才的夯实、选育和留用工作,放在核心战略地位。”作为行业的先行者,袁旬在分享人才战略经验时表示,从入口就要对人才质量把好关,确保团队基因的一致性。此外,还要注重培训工作的投入,无论线上工具打造,还是线下各种实体训练营、专业技能课以及业务赋能会等,都应营造比较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组织。“在人才方面的投入不能简单纳入到成本的概念中,人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人才价值高效产出,企业的盈利模式才可持续。”袁旬认为。

  行业日趋成熟 人才成长路径有望明晰

  分时租赁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多个层面的短板。如从交通层面看,分时租赁行业能够弥补现有交通体系的缺口,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从环境层面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能有效降低车辆碳排放量,减少能源消耗,助力环境问题改善;从社会层面看,分时租赁行业可以提供众多的工作岗位,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分时租赁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都很大。

  为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才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报告》建议,企业应首先统一认识,就人才发展问题形成一致性意见,在优先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才梯队建设的机制,还需着力在年轻人才激励的方式方面开拓创新;在行业层面,三项较为重要的工作是持续关注企业人才动向、提供行业人才研究报告以及探索建立共享数据库;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则应一方面持续优化监管政策,充分肯定行业价值,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协同探索人才知识共享模式。“分时租赁人才培养目前最缺失的是高质量、共协同的行业培养系统。”朱明荣建议,企业也可主动联合组织机构、服务机构,对接行业多方位的资源平台,共同去探索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实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分时租赁人才成长的路径会逐渐明确,人才的市场价值也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随着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普及,分时租赁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人才还将获得彼此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分时租赁行业的人才走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的前端,他们能够优先从先进技术的应用中受到惠顾;他们直面用户市场,最了解用户的体验,最懂得市场的需求,最能提供贴近实际的优质服务;他们参与了全新出行生态的构建,他们是新事物的实践者、推动者。”面对未来,朱明荣充满信心,“无论从市场的需求还是人才的价值来看,分时租赁的人才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文:施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