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青海西宁崛起光伏产业链“小高地”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1-15 19:12:25
热度:

青海西宁崛起光伏产业链“小高地”:“要把光伏发电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为青海新能源

:“要把光伏发电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为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2017年开始,青海省连续三年开展了“绿电7日”“绿电9日”“绿电15日”100%清洁能源供电实践。在“绿电”期间,全省范围内,无论民用电,还是企业用电全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连续改写了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光伏发电功不可没!作为当今最清洁、最环保的新兴能源,在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追光逐日”发展优势。

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青海省不仅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也得天独厚,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理想之地,也是中国重要的区域能源接续基地。

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省委省政府确立“一优两高”发展战略,将清洁能源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张牌”之一,举全省之力建设清洁能源“双示范”省。

据统计,目前,青海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达1227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955万千瓦、风电266万千瓦、光热6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43.9%。不难看出,光伏发电已在新能源发电量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项数据显示,青海省拥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1900万公顷,日照时数在2400至3300小时之间,因为海拔高、紫外线辐射强,使得青海省成为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全力推进光伏全产业链不断壮大,青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从塔拉滩的一块块光伏电板,到万里黄河“第一坝”,依托优势,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在这里建成,实现了水电与光伏发电的完美结合。850兆瓦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稳定入网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

一条闪着金光的光伏产业链

为了把总书记关于发展光伏产业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实现青海光伏产业弯道超车,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为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作贡献。西宁市政府于2016年11月出台了《西宁市建设光伏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并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

围绕推进绿色能源示范省和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发展目标,有效拓展光伏光热发电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光伏光热产品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骨干企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设计、制造、应用和服务体系,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为了实现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西宁市依托全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规模荒漠化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东川工业园区引进了亚洲硅业、黄河水电、阳光能源、鑫诺光电、国电投、聚能电力、拓日新能源、阳光电源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聚集了逆变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埚、铝边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产业,形成了迄今为止青海省最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成为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小高地”。

东川:光伏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光伏产业发展就要走集群化发展之路,这就要依托东川工业园区已形成的光伏晶硅材料产业基础,以提高光伏多晶硅、单晶硅及切方企业效益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通过抓创新、推技改、降能耗、减成本、促联合、提效益、扩产能等一系列措施,做强光伏晶硅基础材料产业。

多晶硅产业要打造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和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两个多晶制造化工综合体,以多晶硅生产中各环节高纯产物为原料,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绿色项目,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多晶硅材料绿色化、多元化、高端化发展。

如今,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建成了单套系统年处理四氯化硅11万吨的规模,实现了全闭路循环生产,成为国内单套年处理量最大的冷氢化装置;青海鑫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过直拉单晶热场改造项目,增加了单位单晶炉投料量,产量增加30%,电耗降低10%。

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亚洲硅业与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球首例多晶硅厂和光纤厂循环经济合作项目。

在如今的东川工业园区,发挥光伏产业集群优势,达到多晶硅年产能约2.3万吨,单晶硅年产能约7000吨,电池年产能约500兆瓦;光伏组件年产能约1吉瓦,逆变器年产能约0.5吉瓦,光伏组件铝边框年产能约1.5万吨……

“对于光伏产业来说,青海整个产业规模目前是全国最大,潜力非常巨大,我们想把好的技术投入到好的省份。为此,我们在积极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尽快加入到光伏产业链中。”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及光伏产业这样表示。

光伏产业“小高地”崛起

如今,以东川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发展基地,通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能源发展的绿色之路,成功打造出完整的光伏产业制造链,成为光伏发展的独特“风光”。

一直以来,黄河公司以清洁绿色发展、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率先在国内打造了从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的完整产业链,成为青海光伏电站开发的主力军。

2019年8月23日,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高效N型IBC电池组件生产线开始联动调试,成为国内第一条量产效率超过23%的高效电池及组件生产线,使得青海省产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跻身国际一流水平。12月23日,公司和意大利公司签订组件产品出口合同,标志着青海省IBC产品首次进入国际市场,对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和光伏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目前,硅片产线通过产能升级改造,高自动化应用水平,产能由5000万片/年提升至1.2亿片/年。目前,西宁组件产线经过生产线升级改造、双面五栅半片电池组件生产技术及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产能由200兆瓦提升至270兆瓦。

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小平介绍,近年来,公司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针对创新资源分散、要素聚集度低、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