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上演“加速度”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0-01-07 08:10:35
热度: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上演“加速度”  伴随着能源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全球性趋势,国内能源企业亦掀起了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发展的热潮。  目前,国内油气企业、节能环保企业、设备制造商

  伴随着能源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全球性趋势,国内能源企业亦掀起了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发展的热潮。

  目前,国内油气企业、节能环保企业、设备制造商、大型供热集团、信息通信、售电公司等诸多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方面或已初探经验,或正跃跃欲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实践正不断涌现。

  2019年,尤其以电力企业为代表,国内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消息可谓缤彩纷呈。经历多年积淀后,电力企业开启了从传统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谋篇布局的加速度。用行业的话讲,用厚积“爆”发来形容最贴切不为过。

  业务拓展渐入佳境

  与燃气、新能源等其他能源领域企业对于诸如智慧能源、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等同类理念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拓展相对回归理性相比,今年以来,尤其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华电集团为代表,电力行业对综合能源服务呈“加码”之势。

  国家电网欲将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升级为公司提质增效的“第二主业”;南方电网积极推动旗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上市;华电集团制定“三步走”计划,致力于“到2035年完成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建成国际一流综合能源服务商”。

  以国家电网为例,其从2012年即开始探索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并于今年初印发《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布局综合能效服务、供冷供热供电多能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和专属电动汽车服务四大重点业务领域。目标就是2019年实现综合能源业务收入达到95亿元,相较于2018年接近翻番。到2020年,更将上升至190亿元。

  记者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旗下布局全国各地的省级电力公司均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板块取得不俗业绩,其中江苏电力、四川电力、河北电力、上海电力、浙江电力等多家公司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

  其中最大任务指标省级单位——江苏电力截至10月底完成营业收入15.22亿元,同比增长201.6%,累计签订合同713个,合同额超过42亿元;河北电力全年完成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50%,累计签订合同289个,合同额9.37亿元;四川电力截至12月25日完成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14.8%,累计签订合同438个,合同额5.57亿元;上海电力截至11月底完成收入2.56亿,同比增长104.67%,累计签订合同137个,合同额3.13亿元,同比增长448%;浙江电力截至11月底,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超计划87%,签订合同384个,合同金额10.83亿元。

  “国家电网的解决方案是‘以电为中心、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需求侧推动以电为主要驱动能源的综合能源服务,提升电能替代和智慧用能水平;二是构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能源体系,充分发挥电网枢纽型、平台型和共享型作用,加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国网节能公司董事长任伟理对记者说。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电力与燃气、热力系统耦合日渐紧密,未来将形成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系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伴随着国家能源转型与清洁取暖相关工作大力推进,基于对满足个性化用热、提升用户满意度、企业节能降耗等的迫切需求,热力行业对于综合能源服务的探索也开始日渐成风,电网企业亦同步呈现出浓厚的兴趣。

  目前,“智慧供热”成为行业高度关注的重要技术概念。一系列专项技术应用,如热网在线水平模拟仿真技术、热计量温控一体化系统及热计量平台、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热网监控系统、无人机双光热成像智能热网巡检专家系统等应用而生。

  构建互惠互利产业生态圈成共识

  所谓综合能源服务,就是围绕现行国家能源方针和政策,以实现“清洁、科学、高效、节约、经济用能”为宗旨,通过综合能源系统,为用户供应综合能源产品、提供能源应用相关的综合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可聚焦能源发展和客户多元需求,有效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和便利性,大幅降低全社会能源生产和交易成本,被视为是解决客户“痛点”、服务“盲点”的有效途径。

  随着能源行业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智能电网、新能源、终端用能电气化等能源新技术与“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合发展,业内对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给予了非常乐观的预期。

  据预计,2020—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将从0.5—0.6万亿元增长到0.8—1.2万亿元;到2035年,我国综合能源产业发展将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可达到1.3—1.8万亿元。

  综合能源服务覆盖面广,无疑是一项跨界工程,其可汇集能源资源、网络资源、客户资源、数据资源、信誉资源,为行业或者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供能、用能服务。因此,即便是实力强大的大型国有企业,仅靠单打独斗要达成预期也并非易事。

  业内专家指出,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需要打造合作、共享的产业生态系统,共同做强、做优、做大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基于此认识,今年以来,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江苏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联盟等多个行业或者地方性第三方服务平台相继发起成立。

  据介绍,国家电网将整合内部资源,理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板块协同机制,并欲通过推进综合能源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多方接洽社会投资者,充分发挥公司比较优势,联合、引进国内外各行业、各链条优秀企业,构建互利互惠的产业生态圈。

  “未来综合能源市场的竞争态势,预计将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商业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利认为。

  政府管理理念亟待提升

  总体来看,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目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市场前景虽好,竞争也尤为激烈。

  “无论是综合能源,还是智慧能源,只有最贴合用户需求,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也才能具备经济推广性。实际上,体制机制已不是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最大掣肘,更要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和用户选择。”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秘书长黄微说。

  从综合能源服务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各市场主体之间尚未建立起合作共赢的竞合关系。“虽然国家电网就综合能源业务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项目数量也在增加,但所取得成绩与预期差距非常大。这并不是国网的困境,而是中国整个能源的困境。”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弓占勇向记者坦言。

  多年来,工业作为中国最大的耗能部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高达65%—70%,远高于欧洲地区30%左右的水平。换言之,中国能效提升的空间巨大,任务艰巨。但从近些年诸多能源企业的实践看,综合能源服务作为能效提升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市场拓展难度还很大。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前景巨大,技术可行,且从目前已经实施的项目看,总体效果很好,能效水平提升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按预期推进工作。”弓占勇说。

  在弓占勇看来,当前,政府对能效水平的管理理念还需要提升改进,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壁垒、条块分割明显,不利于项目落地;另一方面,纵观目前中国的整个能源系统,无论发电端,还是电网端,抑或用户端,并没有系统性规划或统筹,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因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引导,企业对于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还不够重视,用户常常受经济利益驱使意愿不高。“如果用户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无动于衷,那一定不是仅通过技术能改变的。”弓占勇说。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秘书长牛小化亦指出,热力行业践行智慧供热也需要突破“市场化”瓶颈。在此过程中,政府在管理理念上,首先应该打破常规,将现行补贴政策由“暗补”转变为“明补“,即从由补企业转变为补用户,并通过提高热价真正约束用户节能,以此来提升企业开展智慧供热服务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也才能推动热力行业真正实现节能降耗。(本报记者 仝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