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成本将下降至少四成
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成本将下降至少四成 “加速能源转型的行动机遇已经到来。避免气候变化最严重后果的机会窗口正在快速关闭。”日前,落基山研究所首席
“加速能源转型的行动机遇已经到来。避免气候变化最严重后果的机会窗口正在快速关闭。”日前,落基山研究所首席执行官Jules Kortenhorst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能源创新会议上表示。
Jules Kortenhorst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人口最多的国家,能源系统转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最大挑战是如何减少对煤炭发电的依赖。
会上,落基山研究所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之七大挑战》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绿色氢能可以比预期更快地降低成本,足以与天然气竞争。
“预计30年后,中国氢气需求量是现在的3-4倍,从2500万吨增长到8100万吨。”Jules Kortenhorst表示,未来氢气在重工业、重型运输行业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短期看,钢铁、石化行业氢气是需求大户。
作为未来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在近年迎来发展热潮,包括中国、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相继推出了诸多氢能发展政策和具体项目。
制氢成本过高,仍是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挑战之一。
Jules Kortenhorst称,如果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方式,成本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以及氢能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成本组成。
他预计,全球平均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也将下降75%。
《报告》认为,2030年以前,PEM电解槽的成本可以降低至每千瓦300美元以下,如此,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氢气成本可降至每千克1.5美元以下。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统计,2019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成本达每千克2.5-2.8美元。
以此计算,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成本将比目前降低四成以上。
针对运输掣肘的问题,Jules Kortenhorst认为,氢气的运输也可采用类似于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方式,但参照风能、光伏的发展路径,预计制氢本地化也是可行的。
按照2016年各国签署《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要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
为了以最具经济性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报告》认为,未来十年,全球能源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至少需提高到2011-2018年平均水平的三倍。
提高能源生产率,即提高能源消耗利用效率,以更少的能源发掘更多附加价值。《报告》称,提高能源生产率,是目前最有效的气候解决方案。
2014-2016年,能源生产率提升贡献的价值,占全球能源脱碳总量的3/4。这也是清洁能源中最为隐形的资源,但常被忽视。
同时,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电气化,也是快速实现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报告》指出,如果2040年能源终端应用能够达到40%-50%的电气化,且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75-85%,就可实现全球平均温升幅度限制在2℃以内的目标。
目前,建筑、交通和工业部门的电气化速度仍不够。《报告》称,要确保重工业、长途运输和航空等行业步入与电力供给行业同步的脱碳路径,亟需加快这些行业的减排行动。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数据,到2030年,工业部门需要完成40-50%的减排才能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记者 |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