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储能匠人专访 | 黎朝晖:生存为先 梦想在后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11-15 16:00:54
热度:

储能匠人专访 | 黎朝晖:生存为先 梦想在后“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作者 | Rachel嘉宾 | 黎朝晖1微网储能业务vs传统业务黎朝晖,现任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微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作者 | Rachel

嘉宾 | 黎朝晖

储能匠人专访 | 黎朝晖生存为先 梦想在后

1

微网储能业务vs传统业务

黎朝晖,现任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微网储能事业部总经理。威胜集团是威胜控股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2000年成立,2005年香港上市,是中国领先的能源计量设备、系统和服务供应商,智能电计量业务市场占有率约20%,保持国内领先。

2012年,黎朝晖在读博期间就参与了液态金属电池技术的调研,加入威胜集团后主导液态金属电池技术和微网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工作。根据威胜“四五”战略规划,威胜集团选择了与“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专家”企业使命有深度契合的微网储能业务。

黎朝晖介绍公司关于微网储能的布局主要是微电网和微电源两个方向,近两年国内和亚非拉地区布局的光储微电网试点项目有望为集团公司带来过亿的营收。

2

快速变现vs重资产

威胜集团选择微电源和微电网作为公司的战略方向,黎朝晖的解释是目前公司侧重于能够快速变现,推动企业发展,给公司带来盈利的产品来切入市场。

黎朝晖认为作为一个营收几十亿级的企业希望在行业快速变革中兴起,还是需要谨慎选择有一定市场规模、有一定技术门槛、企业自身有一定优势的细分行业。

黎朝晖聊到威胜集团对于重资产的投资处于较少涉及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其投资风险,观望行业的大环境变化,等候快速扩张的时机到来。

威胜集团也曾经尝试做了一些发电侧和输配电侧的重资产项目,经过实践发现公司还未到切入的时机,所以公司也进行了暂时性的业务调整,来推动公司的发展,加速公司微网储能业务的爆发期到来。

随着微网储能行业的快速变革,威胜集团作为兼顾传统计量业务与新增微网储能业务的企业,一直谨慎地跟从时代的步伐,灵活地在行业里尝试与摸索,以寻求其最稳妥的发展。这也是公司的定位,在主导威胜集团新能源与微网的发展中,黎朝晖表现出其稳中求进的特性,将公司使命融入个人特质中,共同进步相辅相成。

3

国内业务vs海外业务

威胜集团深耕海外,关于微网储能业务目前在国内外的战略重心,黎朝晖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面对不同的微网储能环境,威胜集团一直是在依据现实背景来策划其发展路线,灵活切入不同市场,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在国内,威胜集团目前虽已完成多个兆瓦级的用户侧储能、微网储能项目,但这些项目存在“规模小,碎片化、利润低”的特点,而且其定制化的现状带来了项目间的差异性,很难实现批量复制。
黎朝晖补充政策方面的变动性也给国内微网储能项目带来不确定性,这也导致公司目前还未深入投入,更多地观望等待行业发展。
在国外,黎朝晖首先介绍了海外环境,目前全球存在10%的人口处于没电的状态,30%的地域还处于弱供电状态,而威胜集团在海外布局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在其传统业务中已经成熟,利用现有的渠道去发展公司新增的微网储能业务,是威胜集团的战略。另外,威胜国际化的战略将加速威胜微网储能业务的发展。

4

液流电池vs其他电池

在聊到当初威胜集团经过调研选择生产液态金属电池,黎朝晖坦言在公司选择储能大方向上是正确的。

威胜集团在2014年到2016年这三年中一直深度研发,虽然目前液态金属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很大距离,但是黎朝晖还是坚定认为液态金属电池有着光明的前景,目前公司也一直在跟进中。

黎朝晖本人可以说是电化学出生,本硕博所学专业与电化学相关,一直到读博后加入威胜集团,从业七年,对于电池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他分别分析了以下电池

1、铅酸电池经过百年发展,安全稳定,价格低廉,管理简单,回收利用率高,在20年内被完全取代的可能性很低,在细分市场仍将得到持续的应用,但市场份额持续萎缩是大趋势;

2、随着锂电池的成本、性能和安全等特性进一步强化,它将与铅酸电池主导目前电化学储能的绝大部分市场,且两种技术此消彼长;但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将进一步推动促进锂电池技术的发展。

3、其他应用条件比较苛刻的储能技术如钠硫电池等,可能在未来商用化市场将是昙花一现;

4、钛酸锂电池是一种十分优秀的电池,存在循环寿命长、高低温特性好、可大倍率充放电、安全等系列优点,但目前仍然小众存在原因是其能量密度达不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所追求的指标,具备生产能力的厂家不到十家,如果能够解决产业链问题,可以深度运用于电网中。

5

寿命vs成本

从能源发展来看,黎朝晖认为微网储能需要解决的是寿命问题,并非成本问题。

在满足-10℃至55℃或更窄的工作区间中,电池需要满足十年以上寿命,目前模组/电池簇在全生命周期间很难达到这一指标,国内很少有公司真正做到十年质保。

黎朝晖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国内一线电池进行检测和记录分析工作,他坦言国内单体锂电池循环次数虽然已经在3000次(0.5C+室温充放电,80%容量保有率)以上,但系统寿命可能就降低到2000次,如果在极端条件下可能就更低,与终端用户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目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企业还需要解决可用容量问题,标称容量和可用容量有一定差距,企业也要做到诚信宣传,可借鉴特斯拉通过超额配置和精益管理,而宣传时标注的容量低于其实际值,来满足客户需求,避免失去其信誉。

6

行业vs企业

对于中国微网储能行业的发展,黎朝晖连续用了三个“太快”来形容,继续谈到微网储能的未来发展,他认为国网和南网有降低人均停电次数的需求,建设智能电网时是否需要通过电化学微网储能设备来达到目的,黎朝晖觉得随着其他技术(含物理储能)的发展,电化学储能技术未必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唯一选择。

他还分析目前有多种途径来满足电网的需求,微网储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发展,通过改变自身来推进行业进步。

再者,无论是应对国内微网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还是应对国外市场需求,可能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不一定有其发展的机会。对此,黎朝晖做出了以下解释

1、像国内高铁这样的项目引进时,需要有快速产业支撑、高强度高能力的团队来消化吸收,目前一般的企业还不具备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储备;

2、对于国外项目,具有周期长、资金来源、应标门槛和政治风险的特征,时间成本非常高,小公司还存在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筛选项目,可能最后发现无法响应项目;

3、如果小公司拿到了项目,依然有强大的考验,从交付到系统管理再到运维管理等整个供应链都很难去支撑;

对于行业来说,黎朝晖认为在国内大环境下需要从上至下的发展,他也坦言目前市场对小企业还不够友好,小企业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比较困难,对此黎朝晖也给出了以下建议

1、企业首先找到自身定位,然后找细分行业的应用,先立足再发展;

2、小企业需要稳妥慢进,首先要保证良好的现金流,先让企业生存下去,再谈梦想;

3、现金流营收是企业的根本问题,不要为了合同和业绩来建微网储能项目;

4、企业需要寻找一个系统领域,确定自己的优势,快速形成稳定的收入;

5、企业应先在国内实践中发展,等技术成熟再考虑海外发展,完成更大市场需求的探索。

7

竞争vs发展

对于华东微网储能领跑者联盟,黎朝晖首先表达了希望联盟能够超越其他协会,成为行业中的领跑者的祝愿;
其次他对于联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联盟真正要引导行业发展,需要将各企业聚合在一起,然后制定相关标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再者,真正去参与推动国内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而后,他也对目前行业中协会间良性竞争表示了肯定,相信通过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