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包头稀土高新区多措并举,创新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10-09 19:19:35
热度:

包头稀土高新区多措并举,创新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  近日,我国稀土领域的院士、专家、各地的行业代表和世界多国参会代表齐聚“稀土之都”包头,参加第11届包头稀土

  近日,我国稀土领域的院士、专家、各地的行业代表和世界多国参会代表齐聚“稀土之都”包头,参加第11届包头稀土国际论坛。

  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继续将中央“转变挖土卖土、依靠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的要求转化为生动实践,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加速度前行,包头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占比提高到51.1%,包头从单纯的稀土原料基地成为全国三大稀土新材料基地之一,粗放型发展方式被终结。

  政策助力产业,夯实发展基石

  日前,记者在包头稀土高新区长安永磁电机公司看到了六百千瓦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的产品。

  “它的功率密度要高于西门子的电机,而体积和重量仅仅是西门子电机的四分之一,在技术上做到了国内领先,而且我们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公司总经理助理苏锦智介绍说。

  该公司正是政策护航下的受益者,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成功开发了10多类300多个规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电机。

  包头稀土高新区近两年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支持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十条政策》《稀土高新区对稀土新材料企业给予销售奖励的实施意见》等一大批针对性极强的政策,从原料保障供应、用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电价优惠、产业基金、销售奖励及贷款贴息等10多个方面加大了对稀土电磁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市区两级财政为稀土企业累计兑现稀土新材料奖励等资金已逾4亿元。

  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术产业局局长孙永革说:“以政策优势和资金红利大力扶持稀土产业,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企业在前面奋力发展,政府力量在后面发力助推,创造一切有利于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便利条件。”

  硬核科技加持,引领产业方向

  在包头市稀土研究院,课题负责人黄焦宏设计研制的复合式室温磁制机(冷藏柜)最大制冷温差达到2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磁制冷产品用磁性材料和水做媒介,比现有的气体制冷要节能30%到50%。”黄焦宏说。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告诉记者:“镨钕金属一吨售价大概为40万元,我们把镨钕金属做成钕铁硼,一吨能卖上百万元,再把钕铁硼做成伺服电机、做成机器人,价格更高了。”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依托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10多家稀土应用研究机构,利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等4家院士工作站,提高稀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组织实施近百项稀土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取得发明专利110多项,使稀土资源“料成材、材成器、器高端”,逐步掌握稀土市场话语权、技术控制权、创新引领权。

  包头稀土高新区工信安监局科技处负责人王黎莉告诉记者,高新技术可以让稀土新材料产业的效益呈几何式增长,这早已成为业界共识,也是稀土新材料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稀土之都,包头市当仁不让地将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放在了产业发展的首要地位。

  优化创新环境,用好产业人才

  近日,内蒙古中天宏远再制造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宏远)与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合作完成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突破了稀土氧化物微球国产化、新型稀土表面改性材料、稀土耐热材料及加工工艺等技术难题,核心技术产品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天宏远董事长赵臻向记者介绍,包头市通过加大简政放权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政策的“立改废”工作,吸引聚集科技创新资源,让他们的企业在不到5年的时间就有了这么好的成就。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基地,搭建起中国生产力学院包头分院、包头企业大学等九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服务、培训、第三方服务和多媒体展示推广发布四大功能,形成“科技型服务”新模式。建立企业改制上市和挂牌“绿色通道”,对成功上市企业补贴100万元;全额减免席位制办公场地租金,并在科技创业成熟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基础上,引入多家服务代理机构,提供工商注册、法务咨询、财务代理等服务;筛选企业家、投资人等领域40名专家组建导师团队,为创业者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除了服务,高新区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稀土产业发展配套基地,相继建成稀土应用产业园、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承接国内外稀土项目的转移及科研院所项目的产业化构建了良好环境。”孙永革强调。

  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投产运营,彻底破除了永磁后加工电镀瓶颈,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就地成品化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英思特、江馨微电机、拓又达等稀土终端应用企业在基地快速投产。(李宝乐 本报记者 张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