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70年煤炭成就:滚滚“乌金” 源源动力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09-25 11:02:46
热度:

70年煤炭成就:滚滚“乌金” 源源动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喜庆之日即将到来。70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劈波斩浪,实现了从起步、腾飞到跨越的超凡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7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喜庆之日即将到来。70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劈波斩浪,实现了从起步、腾飞到跨越的超凡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煤炭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回首过往,煤炭工业历经兴衰起伏,数代煤炭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一曲因境而变、可持续发展的精彩华章。

从人工采煤到智能化,煤炭开采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70年来,滚滚“乌金”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的同时,煤炭开采技术也在发生嬗变。煤炭生产告别了“肩挑背扛”的原始生产方式,实现了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历史性飞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截煤机和康拜因采煤机是采煤使用的主要机械。上世纪60年代,国产普采机械化设备试验成功并应用。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自主研发出首套液压支架和综采设备。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特批,我国引进100套大型综采机械化设备和100套综掘机械化设备,提高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水平。1988年12月,我国第一座特大型矿井——开滦矿务局钱家营煤矿投产,该矿井全部采用综合机械化作业。

进入新世纪,“无人化”成为煤炭开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014年4月,国内首个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在陕煤化集团所属的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正式运行,填补了我国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开采的空白。如今,我国已走在世界煤炭“无人化”技术研究的前列。

当前,我国大功率采煤机、输送机、大采高电液控制支架、物联网、新型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与零部件国产化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已建成18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由1978年的32.34%提高到2018年的96.1%;掘进机械化程度由14.5%提高到54.1%;全国煤矿人均生产效率由137吨/年提高到1000吨/年,增长了6.3倍。

科技进步也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713下降到2018年的0.093,首次降至0.1以下,达到世界产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工艺开启了安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智慧矿山”发展新模式。

从严重短缺到总体富余,供应保障能力跨越式提升

煤炭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当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达90%以上,成为国家赖以发展的“动力源”。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多,资源保障能力强。根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截至2009年底,全国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为5.9万亿吨,其中探获煤炭资源储量2.02万亿吨,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截至2017年底,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6666.73亿吨,同比增长4.3%。从1978年至2017年,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由5959.6亿吨增加到1.67万亿吨。

1949年11月,全国第一次煤炭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指导思想,恢复生产成为了摆在煤炭战线的第一任务。1985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70年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809亿吨,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生产煤炭736亿吨,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3243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6.18亿吨,2008年达到了27.93亿吨。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0倍,年均增长7.1%。70年来,煤炭供给由严重短缺转变为产能总体富余、供需基本平衡,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从落后小煤矿到大型煤炭基地,煤炭产业布局日趋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煤炭工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纵观煤炭工业发展的历程,昔日,只有日伪时期遗留的一些传统落后的小煤矿;如今,我国培育发展了一批规模以上大型煤炭企业和现代化的安全高效矿井,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从1998年起,国家先后推出了关井压产和关闭破产政策,到2002年全国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5.8万处。全国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煤矿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8万多处减少到目前的5800多处,全国平均单井规模由不足5万吨/年提高到90万吨/年以上。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企业由两家发展到28家。截至2018年底,全国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前8家大型企业原煤产量14.9亿吨,占全国的40.5%。

以2012年为节点,我国煤炭行业结束了“黄金十年”,陷入长达四年多时间的低谷。2016年2月,煤炭行业启动化解过剩产能行动,改善行业生存困境。2016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2.9亿吨,2017年煤炭退出产能达2.5亿吨,2018年退出煤炭落后产能2.7亿吨,“十三五”煤炭去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随着煤炭去产能稳步推进,煤炭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2016年底,国家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提出重点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西等14个煤炭基地,并划定了162个国家规划煤炭矿区。目前,我国已建成了神东、黄陇、宁东、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左右;建成了陕北、大同、平朔、蒙东等一批亿吨级矿区。煤炭生产重心继续向晋陕蒙新等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2018年,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等8个亿吨级省区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1.2亿吨,占全国的88.1%。

从“燃料”到“原料”,煤炭清洁利用突飞猛进

70年间,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比长期超过7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形成的“深度依赖”以及燃煤产生的严重污染,决定了煤炭产业必须走清洁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煤炭行业不再走挖煤卖煤、烧煤卖电的老路,积极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式。提高原煤洗选比例、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为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洗选加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6年,我国原煤入选量分别为20.5亿吨、22.1亿吨、24.2亿吨、26亿吨、26亿吨,入选率分别为56%、55.8%、62%、65.9%、68.9%。2017年,全国原煤入选率70.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原煤入选率71.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原煤入选率的提高不仅节省了物流环节的运力,而且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提高了煤炭综合利用价值。

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燃煤发电污染物排放标准,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系统,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排放标准世界领先。我国新型煤化工在科技装备、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和产业示范等多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广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随着示范项目持续推进建设,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2018年,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1138万吨/年、1112万吨/年、51亿立方米/年、363万吨/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煤炭工业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色。煤矿由国家投资建设,并且依据指令组织生产。政府确定煤炭价格,按计划调拨煤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篇章,煤炭工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煤炭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煤炭价格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化转变,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1992年,国家在徐州和枣庄两个矿务局进行放开煤炭价格试点。自1993年开始,我国确立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煤炭价格机制。1994年1月,国家取消了统一的煤炭计划价格,除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煤炭全部放开。煤炭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对煤炭定价,拥有了充分的经营权和定价权。2004年,我国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形成电煤价格“双轨制”。

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取消电煤价格 “双轨制”。2013年,炼焦煤、动力煤期货成功上市,逐步建立产运需各方共同参与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2017年,我国建立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发挥了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实现了煤炭供需双方互利共赢。

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不断完善,两年期以上的合同得到推广,中长期合同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合同执行与履约信用数据采集全面开展,“信用煤炭”上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交易行为得到规范。国内煤炭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煤炭市场走向更加规范和国际化道路。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交流合作蓬勃开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煤炭工业打破封闭式发展格局,实施“科技兴煤”战略,不断拓宽国际合作渠道,通过资金、技术和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缩短与发达采煤国家间的差距,提高我国煤炭生产、转化和利用水平。70年来,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对象不断丰富、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合作成果互利双赢。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先后利用国际能源贷款36.91亿美元,开发建设煤矿18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合作,建成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煤炭直接液化实验室,并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此后,我国积极与国外开展煤炭液化和煤炭气化,以及瓦斯治理的合作。在技术装备引进方面,1978年底,我国从前西德、英国、法国、日本、奥地利、美国6个国家的13家公司引进100套综采设备和掘进设备,拉开了我国煤炭工业引进国外先进装备的序幕。在煤炭进出口贸易方面,进入21世纪后,我国原煤进出口顺差逐年递减。2009年,我国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许多煤炭企业纷纷“走出去”,到国外开发煤炭资源,煤机装备也成功出口到主要产煤国家。“十三五”期间,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上下游一体化联营、技术装备输出、工程承包等方式“走出去”开拓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煤炭经济技术合作。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江西中鼎国际建设集团等企业,以及中煤科工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项目建设,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我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时,也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积极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煤炭行业践行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煤炭工业走进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具有“多煤、少油、缺气”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96.3%。70年来,原煤占比在波动中持续下降,2018年下降到最低的69.3%。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始终保持第一,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1953年的94.4%下降到2018年最低的59.0%。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下降不仅说明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也符合我国低碳发展的理念。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基础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发生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发展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推进能源变革与转型。在国家推行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必然选择。煤炭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战略合作、资产联营等多种形式,推动煤炭企业与下游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相融合。煤为基础,煤电、煤钢、焦化、建材、储运、金融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了新能源、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矿区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多元产业的协调发展。此外,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不断加快。

放眼未来,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植于煤炭产业,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煤炭工业将奋斗不负新时代,续写辉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