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我国干热岩资源开发尚处起步阶段
我国干热岩资源开发尚处起步阶段“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经借鉴、引进、吸收、改造并进一步攻关,可投入到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希望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技术融合模式,加速推动干
“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经借鉴、引进、吸收、改造并进一步攻关,可投入到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希望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技术融合模式,加速推动干热岩资源的商业化进程,为人类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贡献!”在8月19日召开的华清荣益·2019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热能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介绍了我国干热岩研究与开发总体情况。
曹耀峰认为,我国干热岩资源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当前仍属于起步阶段。
干热岩资源潜力巨大
“全球陆区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4950万亿吨标准煤,是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近30倍。中国大陆3.0~10.0千米深处干热岩资源量约合856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资源量六分之一左右。”曹耀峰表示,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战略性接替能源,我国干热岩资源类型较多,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东南沿海等地。
据介绍,干热岩是指不含或仅含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其热能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利用的岩体。增强地热系统(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也称工程地热系统,为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开采干热岩地热能或强化开采低孔渗性热储地热能而建造的人工地热系统。
“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芬顿山开始第一次干热岩(EGS)开发现场试验开始,世界范围内已建立试验性质的EGS工程31项,累积发电能力约12.2兆瓦。尽管美、法、德、日、英等国在干热岩(EGS)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世界干热岩(EGS)开发仍然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还未实现商业化。”曹耀峰强调。
“地热发电具有电网弹性、稳定性、可靠性,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有能力承担起大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的重任,常规水热型地热资源仅2%;干热岩资源量占全部地热资源的98%。”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克棪表示,干热岩资源潜力无穷,前景远大,业界尚需努力。
近年来我国开展干热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
尽管潜力巨大,但现实却不容乐观。
据曹耀峰介绍,在我国,干热岩资源技术研发起步较晚,目前仍属于起步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理论和试验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我国干热岩的钻探仅限于获取干热岩的温度、岩性、埋深、分布范围等基础资料,压裂改造工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干热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2010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公益性项目“我国干热岩勘查关键技术研究”启动;2012年,中国科技部863项目启动“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2019年3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印发《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与试验性开发科技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5年)》。方案明确总体目标:通过协同攻关,最终突破干热岩勘查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实现干热岩勘查开发重大仪器国产化,建立中国首个可复制推广的经济型、规模化干热岩开发示范工程。
中国地调局印发整体攻坚方案之后,中国石化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筹协调下,编制完成了《中国石化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试验性勘查开发科技攻关工作方案(2018~2025)》。方案的出台,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石化专业优势,确保圆满完成青海共和科技攻关任务。
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中心了解到,近日,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固井技术服务中心对青海省共和县干热岩井GR1井实施固井一次成功。GR1井位于青海省共和县。2017年8月,该井钻至3705米深处,探获236摄氏度的优质干热岩,成为国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井。
多措并举推动我国干热岩地热开发进程
国家地热能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指出,要充分考虑干热岩资源开发的经济性。“作为国家来讲,我们投入一定的精力、财力是值得的,但是不能遍地开花,到处开发实在是令人担忧。我的看法是我们已经有两个干热岩世界项目,足矣。”汪集旸强调。
曹耀峰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曹耀峰建议,干热岩(EGS)研发属于前瞻性技术,应持续增大科研项目、人员、经费支持力度,稳定研究队伍,加强与国内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干热岩资源靶区评价和开发利用工程技术攻关;要实现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性进展,需针对制约规模化经济开发的关键问题,在资源富集与勘查评价、热储改造与高效换热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
在积极争取新技术、新能源政策支持方面,曹耀峰认为,干热岩资源属于战略接替性资源,国外对其资金、政策倾斜较大,为加速国内干热岩(EGS)研究的步伐,建议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新技术、新能源配套支持政策。
郑克棪认为,国家政策支持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政策支持需要落实见效。可再生能源开始总是处于极端弱势位置,没有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是绝对不会有发展的。从地热发电装机上看,土耳其与中国都曾在20余兆瓦阶段停滞不前,但近十年土耳其地热发电高速发展,2018年其装机已达1200兆瓦,原因在其议会决策了开发该国地热资源,并制定和实施了《地热法》,凡投入地热开发者就有政策补助。“我国现有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国家给出了发展指标,但还没有《地热法》。”郑克棪分析道。
“我们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我们可以依靠国家的政策优惠支持,我们需要做好战略规划,然后积极投入担当。现在的行动有点慢,干热岩青海项目钻出4年还未压裂,韩国比中国起步晚但2017年就发电了。”郑克棪表示,近年来中国地热大发展,各路英雄纷纷竖起了大旗,已有多个地热专业委员会和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建立,业界需要团结起来,产、学、研、政、商共同努力,助推中国地热攀登世界的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