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商务部将研究制定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
商务部将研究制定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 8月3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获悉,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首个针对重点产业
8月3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获悉,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首个针对重点产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并将进一步完善二手车出口相关政策。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宋先茂在会上透露,商务部将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将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编制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每年定期评价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指明发展方向。
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这将是首个针对重点产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
三是研究扩大二手车出口,今年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为企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持续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以对新车消费和出口形成更有力的带动作用。
四是大力支持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培育一批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在内的国际营销服务公众平台,助力汽车企业深耕海外市场。此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破解汽车海外消费信贷瓶颈,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为扩大汽车出口清除障碍,优化服务。
回顾历年数据,我国汽车产业外贸近几年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01年到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从2万辆增加到102万辆,年均增速38.7%。2018年汽车出口规模增长11%,达到了115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时,出口的质量和效益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的平均单价是1.3万美元,比2001年提高了30%多,高技术、高附加值含量的新能源客车迅猛增长。
“今年上半年在外贸发展环境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汽车出口保持3.1%的增幅。”宋先茂表示。
据介绍,长期以来我国90%以上的汽车出口到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和欠发达国家,尤其是对伊朗市场过于依赖。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明显好转,我们对发达国家出口实现了突破,过去五年,对发达市场出口增长幅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部分自主品牌龙头车企国际化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据商务部初步统计,自2018年底,我国汽车企业境外投资设立和合作的工厂达到140个,境外国际营销网络达到9200多个,海外力量投入逐渐增大。
不过,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宋先茂表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出口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
“从自身体量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现状与自身的实力严重不符。”宋先茂列举数据称,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18年全球汽车产量是9570万辆,我国汽车产量是2780万辆,占全球比重的30%。但从出口来看,我们2018年汽车整车出口是157亿美元,占全球汽车出口份额的1.6%。也就是说,我们产量占到全球的30%,但出口额仅占到1.6%,差距悬殊。不仅如此,我国汽车出口的比重也远远低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的比重是12.8%,这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远远低于产业自身的实力水平,也低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水平。
“加快缩小这一趋势,汽车整车出口的规模有望数倍增长。”宋先茂同时指出,从历史来看,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实现重大飞跃,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幻。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出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
比如,从国内竞争来看,扩大出口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客观需要。我国汽车产业正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期,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自去年7月以来已经连续13个月下滑,产能利用率不足。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上半年汽车产能利用率仅为77.3%,有研究分析指出,很多汽车企业利用率不到50%,且库存压力加大。面对低迷的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加快拓展海外空间是化解我国汽车产能过剩,加快调整市场布局的必然要求。
再比如,从外部环境来看,汽车产业出口面临着诸多政策利好,2018年我国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还将全面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数量的限制。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外资企业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中国有望成为多个外资品牌在全球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
宋先茂对比认为,从日韩汽车出口的历程上看,未来三到五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在百万辆级,实现新的突破。
不过,宋先茂还强调,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强大最终将由国际市场检验,国际化进程中最关键的是重点制造企业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应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出口的宏伟愿景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与发达国家在出口集中度研发、海外投入方面有较大差距。”宋先茂指出。
据宋先茂了解,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当中只有一家出口超过10万辆,平均每家出口不足3000辆,出口集中度非常低,在研发投入方面大众、宝马、福特、本田等研发强度多年来都在4%以上,我国大部分车企研发强度不到2%。此外,海外市场人员的比例与国外企业相比也呈现出较大的差距。
“可见,中国汽车产业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释放出口潜力,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更需要企业家们高度重视,将眼光从国内市场放之全球,以全球的视野、战略的眼光精心谋划中国汽车企业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定位,还需要多维度加大资源投入,付出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宋先茂总结。(本报记者 郭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