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易 但别无选择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易 但别无选择很多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趋近枯竭,已经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部分城市甚至开始“收缩”。转型对这些城市来说,不只是环保要求,也是
很多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趋近枯竭,已经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部分城市甚至开始“收缩”。转型对这些城市来说,不只是环保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
如同人的生命一样,城市也有自己的发展周期。资源型城市眼下遇到的转型压力就是一种信号:这类城市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关口。
曾几何时,一座座资源型城市,因为先天的资源优势和后天的政策加持,成为中国城市中的明珠,为中国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并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这些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变老”了,并滋生出各种问题——发展减速、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等。
目前全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市就有126个,接近全国地级市总数的一半。这说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只关乎个别城市的“命运”,也关系整个中国城市的发展生态,攸关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受制于资源、环境、制度、技术乃至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并非易事。比如,河南义马“煤头化尾”的尝试已经进行多年,但至今仍未完全摆脱资源依赖型经济模式的桎梏;山西临汾近几年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但空气质量依然未能彻底丢掉“倒数第一”的帽子……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的形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副作用”,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成因。这决定了,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环保治理,都要有个持续的过程。义马、临汾目前所面临的“烦恼”,消除起来也需要时间。鉴于此,有些地方既要有治理上的紧迫性,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魄力与胸襟。
需要明确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离不开环境视角的考量,但推动这类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环保效益。很多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趋近枯竭,已经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部分城市甚至开始“收缩”。转型对这些城市来说,不只是环保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
换言之,转型不易,但别无选择。晚转不如早转,长痛不如短痛。转型虽然面临各种困难,但这些城市有着产业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底子,只要打开观念,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引入新的发展动力,转型成功就会带来经济发展和生态层面的双丰收。
揆诸当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配套举措,加之环保治理的外部推动,这些都给转型创造了新的条件和动力机制。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应抓住机会,变压力为动力,在积极转型中实现腾笼换鸟、涅槃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