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收储运一体化解生物质瓶颈 成型燃料需规模化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8-20 18:55:28
热度:

收储运一体化解生物质瓶颈 成型燃料需规模化.TRS_Editor P{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

.TRS_Editor P{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1em;margin-bottom:0;line-height:2.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原标题)

  收储运一体化破解生物质综合利用瓶颈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亟需走向规模化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根本在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除传统的水能外,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中,一马当先的是生物质能。”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元春如此形容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所具有的先天优越性。但近年来,生物质原材料收集困难、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难成规模等因素制约着生物质能源难以真正做到“一马当先”。

  作为农业生产大省,黑龙江省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也承担着巨大的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压力。在解决上述两个瓶颈方面,黑龙江省近年来也在不断思索和探索。近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和环保厅等部门,希望能够挖掘其在生物质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闪光点,为全国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考。

  7月初,国家能源局和环保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以生物质替代煤炭供热,并要求“拟今明两年在全国建设120个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以及“建立生物质原料收集运输、成型燃料生产、生物质锅炉建设和热力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作为对两部委下达通知的回应,7月26日,由黑龙江省节能减排协会主办,黑龙江省辰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 “黑龙江省秸秆收储运和成型生产与热力电力产业一体化研讨会”召开。会议要核心解决的问题,直指生物质原材料收集难及产业体系缺失两大瓶颈。

  收储运各环节难以形成一体化

  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测算,黑龙江省生物质资源可利用量每年达到6500万吨,但如此大的量仍然难以满足生物质利用企业的需求,许多生物质发电厂都面临着“吃不饱”的处境。究其原因,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介林告诉记者,原料收集是最大的瓶颈,尤其生物质资源的收、储、运、加工、利用各个环节脱节,难以形成一体化。他讲了一个案例,黑龙江省从国家申请到几千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结果下面申报上来的项目大多都是生物质压块,收储运环节涉及的很少,“于是,我们下定决心要在收储运方面整合合作社、农民、乡政府和下游的加工企业,打造成一条龙,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此,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秘书长侯建生表示,中国是生物质资源大国,生物质能源技术成熟,可以和农业现代化、绿色城市化、生态环保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协同推进发展。研究探讨生物质能源的收、储、运、加工、利用,可以为生物质发电前的体系建立提供一个借鉴。

  而环保部门考虑更多的则是秸秆禁烧的问题。主抓秸秆禁烧工作的黑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北松说,目前黑龙江省的秸秆综合利用很不充分,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虽然禁烧工作持续了很多年,但屡禁不止。现在他们换了一个思路。“我们逐渐认识到,秸秆禁烧的关键在引导秸秆综合利用。

  李北松向记者介绍,黑龙江省目前提出了建立秸秆禁烧示范区的构想。由一个独立的商业体负责和农民、乡政府签订条约,打包收、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该示范区从秸秆禁烧和秸秆利用的综合性考虑出发,能符合各方面的愿望和要求,如能调动农户积极地将秸秆提供出来,既减少了秸秆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也能为农民增收,还可为用能企业建立一个及时、可靠的资源获取渠道。

  “秸秆收储运和成型生产与热力电力产业一体化的提出尚属全国首个。”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专家贾振航评价说。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获成倍提高

  得到贾振航这位业内老专家肯定的,还有黑龙江省在技术创新和项目创新等方面可圈可点的表现。

  拿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来说,“目前成型燃料生产工艺有环膜压缩、平模压缩、螺旋挤压和活塞冲压等,以上工艺成型好,但是模具磨损较为严重,能耗高,生产率低,辰光能源公司改进了以上工艺,研发出生物质原料颗粒型煤造粒机,在成型机技术上又实现了一个创新。”对此,辰光能源公司董事长宋永春向记者介绍,该公司自主创新的生物质原料颗粒型煤造粒机,攻克了传统成型机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生产率的提高和能耗的降低。“以往成型技术能够达到的产量是最高5吨/小时,经过创新后,成型燃料的产量每小时可以达到30吨。”可以说,其很好地解决了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效率与成本这两个关键的共性问题。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的升级,有望为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贾振航表示,截至2012年,我国成型燃料的产量达到了600万吨。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量要达到5000万吨。

  可以预见的是,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作为清洁燃料,可以作为天然气、轻柴油的替代产品,有望在环保压力的的地区,污染严重的地区,禁煤地区的中小型锅炉、中小型工业窖炉上大量应用,从而实现成型燃料的“规模化”,并推动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大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功能不能忽略,第一,要确保已经制定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真正落实到地方企业;第二,要让政策更加接地气,且有持续性。如果政策随时变动,企业就难以消除后顾之忧,难免对产业的发展壮大造成不利影响。”在采访中,来自黑龙江省一家生物质发电厂的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