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该如何转型?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该如何转型?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8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0亿立方米,增幅达到1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8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0亿立方米,增幅达到18.1%,创国内历史新高,预计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的45.5亿吨标煤)的8.0%。不仅刷新我国历年来单年绝对量增速记录,而且也刷新了全球范围内单一国家最大增幅记录(1969年美国增加370亿立方米)。在全国天然气供需平衡和市场平稳的环境下,城市燃气行业也呈现出发展良好的态势。
一、主要城市燃气企业经营状况
(一)加快市场拓展,实现销量增长
全国主要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销售量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平均气量增幅18.7%(高于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增幅),但是整体上仍低于2017年6个百分点,这说明经过2017年天然气市场爆发式的复苏之后,市场已经趋于理性,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城市燃气企业表现各异,以华润燃气、新奥能源和港华燃气这三家已经公布全年业绩的主要燃气企业为例。
2018年,这3家城市燃气企业共计新增34个项目,同比增幅7%,高于2017年2个百分点。其中,华润燃气新增13个城市燃气项目,主要分布在江阴、阳山、武鸣等地;新奥能源新增15个城市燃气项目,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山西等地;港华燃气新增5个城市燃气项目和1个中游管网(含门站)项目,主要分布在广西省、山东省。
获取城市燃气项目是城市燃气企业扩大天然气销售量的“关键举措”,更是企业快速拓展新业务的基石。其中,华润燃气销售天然气量超过2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5%,为过去5年最高增幅;新奥能源销售天然气量超过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8%,为过去5年次低增幅;港华燃气销售天然气量超过100.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8%,为过去5年最高增幅。
(二)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华润燃气营业收入达到409.32亿元,同比增长28.4%,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然气销售量增幅较大,超过23%,是企业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气量增幅;原因之二是增值业务快速发展,2018年取得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4.8%。
其中实现燃气保险费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10%。企业利润达到35.6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天然气销售量带动所致。
新奥能源营业收入达到606.98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然气贸易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181.07亿元,同比增长52.4%;原因之二是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爆发式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241.8%。企业利润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19.8%,主要原因是天然气、燃气器具和材料销售快速增长所致。
港华燃气营业收入达到94.3亿元,同比增长39%,主要原因是天然气销售量增加和销售单价提升所致。企业利润达到11.46亿元,同比增长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港华燃气参股的佛山燃气在深圳交易所上次所带来的一次性利润1.67亿元的贡献所致。
(三)天然气销售和接驳业务仍占据利润贡献主导地位
根据快报数据显示,3家企业的天然气销售、接驳(或者工程)业务占据企业整体利润的9 0%以上,并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各企业的天然气销售业务利润增幅都高于接驳(或者工程)利润增幅,天然气销售业务利润贡献呈现上升态势,例如华润燃气的天然气销售业务利润增幅最高(达到44%)。
二是天然气销售业务和接驳(或者工程)业务利润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在利润结构中天然气销售业务利润占比逐年增加,而接驳(或者工程)利润占比则逐年下降。
三是接驳(或者工程)业务方面,华润燃气、港华燃气仅有小幅增长,新奥能源则呈现负增长。根据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出台的能源产业政策,未来势必会降低企业的接驳费(或者工程)收入,各家企业都在调整业务结构,减少对接驳费(或者工程)的过度依赖。
四是各家企业的天然气加气业务虽略有增长,但是增幅有限,且加气站数量没有增长,车用气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四)推动增值业务发展,努力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城市燃气企业在加快市场拓展,增加天然气销售收入的同时,还在不断延伸下游产业链,推动增值业务发展。
例如,华润燃气继续采用灵活的市场化手段,深度挖掘客户价值,大力推进增值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2.4亿元。其中燃气保险业务收入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11%;新奥能源借助企业品牌影响力,围绕农村煤改气、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新房配套工程的契机,利用企业线上和和线下平台推广灶具(格瑞泰)、采暖炉、热水器、抽油烟机、消毒柜等燃气器具产品,全年共销售34万件,同比增长49%,带动销售收入增长至4.35亿元,在城市燃气器具市场上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五)企业股价表现跑赢大盘
截至2019年1月,华润燃气、新奥能源的股价均有抬升,较年初增长达25%;港华燃气股价出现相反态势,较年初下降9%,主要原因是业务结构较为单一,且接驳费业务资产、收入占比较高所致。
这3家企业的股价增幅与2017年相比均出现下降,华润燃气股价增幅由25%降至24%(降低1个百分点),新奥能源股价增幅由76%降至26%(降低50个百分点),港华燃气股价增幅由50%降至-9%(降低近60个百分点)。这说明,受未来国内天然气价格及国家出台接驳费、门站价格调整政策的走势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对此类公司风险有所担忧。
应该说,就以上3家企业的表现来说,2018年的城市燃气行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城市燃气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自“十三五”以来,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产业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能源转型已经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如果我们把城市燃气行业放在目前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一些隐忧和挑战。
(一)从外部环境来看,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如果仅仅是作为单一的天然气分销商或者运营商,城市燃气企业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
第一、根据全球经验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规律,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国外传统公用事业企业早在10年前就开始企业的转型工作,很多企业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燃气分销商过渡到能源服务商。例如,德国的易昂集团通过剥离天然气配送、销售和气电业务,而将主要资源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绿色电力方面,已经成为德国清洁能源服务商的代表之一。而我国城市燃气企业多数仍然在从事传统的天然气采购、销售以及部分终端利用,尚未进入到能源服务阶段。
第二、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着清洁、低碳和多元化转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多种能源得以快速地发展,清洁能源消纳难题得到有力缓解。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累计达17.8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6.5亿千瓦,已占总量的36.5%。另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估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将至少达到10%。
第三、近年来,受制于天然气气源“瓶颈”问题,以及各地相继出台电价优惠措施,电能替代的清洁供暖发展较快。例如,在2014年到2017年之间,甘肃全省电采暖用电量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2018年初,河北省住建厅下发了《河北省农村地区太阳能取暖试点实施方案》,决定在2018年完成一批可建设、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太阳能取暖试点。多样化的能源供应给北方采暖提供了多种选择,势必对“煤改气”带来一定竞争压力。
第四、除了多种取暖方式带来的竞争外,来自汽车行业的竞争对城市燃气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2018年7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底前,城市公交、出租车及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超过120万辆,远远超过天然气汽车产销数量(18万辆)。
另外,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也在交通领域发力,其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城际快充网络,总里程超过3.7万公里,可覆盖152个城市;同时,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已与南方电网智能充电服务平台等19家充电运营商实现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的发展。
(二)从内部环境来看,在我国天然气普及率逐步提升,接驳费降低趋势明显,天然气产业存在的价格和体制改革不匹配、储备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并存的情况下,仅仅从事下游分销的城市燃气企业将面临更大经营风险。
第一、天然气产业发展高度依赖输配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而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还不完备,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投资准入尚未完全放开,项目审批周期长,新建基础设施难。储气能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不够,第三方公平开放落实困难,这些均成为制约天然气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二、2018年重庆《关于取消天然气初装费减轻群众负担的建议》,对城镇燃气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前市场一度盛传的关于规范燃气工程安装费的有关要求中提出燃气工程安装费的成本利润率不得超过10%,这对于目前依靠接驳收入支撑整体经营的城市燃气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第三、根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和其他多方面的报道,作为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重点内容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已经呼之欲出。
城市燃气企业在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依然完全依赖三大石油公司作为主要供应来源,虽然存量供应的保障性应该不存在太多变数,但增量供应会面临越来越大的供应不确定性,因为三大石油公司会优先保障自己下游市场拓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客户需求,而且天然气直供将会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的是,三大石油公司和城市燃气企业对于下游用户的竞争会逐渐增加。
三、城市燃气企业的转型发展思路
自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以来,全球能源产业和部分研究机构均加强了对能源行业未来转型发展形势的预判,普遍认为在2035年前油气资源仍将占据能源消费主导地位,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将极大提高,这使得城市燃气行业未来发展更有“底气”。
但是,面对以上的隐忧和挑战,城市燃气企业确实需要加快转型步伐,坚持继续做强管道天然气销售,坚持努力拓展国内LNG业务,加大投资海外LNG资源力度,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和增值业务,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持续打造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能源服务企业。
(一)上游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当前较为有利的国内外能源市场环境,积极获取上游天然气资源,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资源支撑。
例如,新奥能源从2016年开始就进入到澳洲市场,出资7.5亿美元收购弘毅投资所持有的澳大利亚桑托斯(Santos)公司11.7%股份,成为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进而获取海外上游(煤层气)资源,保障其国内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2018年桑托斯项目利润和现金流均创新高,利润达到7.27亿美元,自有现金流达到10.06亿美元,充分释放出新奥能源的海外天然气战略投资价值。
(二)中游管输和储气库方面,参与国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储气库建设,掌握一定的天然气管网输送能力和储备能力,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基础设施支撑。
例如,2014年,港华燃气的母公司中华煤气投资12亿元建设江苏金坛盐穴储气库。2018年储气库建成投产,储气量达到10亿立方米,日最大采气能力为500万立方米。该储气库不仅为中华煤气下属南京、无锡等子企业提供了调峰补充,而且也为江苏和浙江地区的天然气储备保障增添了新的“砝码”;2018年8月,北京燃气、中国燃气、新奥能源共同参股并成立黑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借助建设黑龙江省网的契机,进入东北天然气消费市场;2018年9月,华润燃气、中华煤气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山西燃气集团,共同建设山西省天然气管网,并进入山西、陕西天然气消费市场。
(三)LNG接收站方面,投资建设沿海LNG接收站,打造上游资源与下游消费市场的“枢纽”和天然气贸易通道,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贸易枢纽支撑。
例如,新奥能源从2012年开始筹划建设舟山LNG接收站,坚持发展液化天然气业务,努力提高LNG规模。一方面,其利用舟山LNG接收站的资源“集散地”优势,凭借自身气源网络优势和较大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车队优势,加强向国内小型燃气分销商、企业经营范围以外的工业客户、LNG加气站及电厂等下游客户分销液化天然气的力度,2018年的能源贸易业务销售天然气达到59.58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其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积极与雪佛龙、锐进、道达尔等IOC企业签订液化天然气进口长约,逐步形成了“上游LNG资源池—中游LNG接收站—下游气态/液态市场”完整的产业链。
(四)坚持用户需求为中心,积极响应用户的用能需求,利用能源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加快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用户基础和创新支撑。
未来在能源消费侧,单一能源独立作战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用能需求和降本增效的期望,消费侧会与供给侧深度融合、供需互动,并进一步统筹优化、梯级利用,通过多能互补把能量吃干榨净,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在能源供给结构上,一定会是以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形成清洁、低碳的多品类能源供应。
对于城市燃气企业来说,就是要以需求侧为主导,在深刻认知客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加速发展用能侧电、热、冷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向数字能源平台运营商升级发展,共同推动创建清洁、低碳、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
例如,自2011年起,新奥能源开始有计划地从过去的天然气销售和化工为主业的“老双轮”驱动转向天然气全产业链及综合能源服务的“新双轮”驱动,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加速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借此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和促进天然气分销业务发展,从单一的天然气分销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2018年,新奥能源通过并购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综合能源规划、设计和运维等核心技术,用供能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来满足地方政府、客户的需求,综合能源业务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全年新增综合能源项目31个,累计投运62个(包括18个园区类和44个单体类项目),形成冷、热、电及蒸汽等综合能源销售量达到28.86亿千瓦时,可见企业开始加速发展用能侧的电、热、冷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再来看华润燃气,2018年华润燃气新建6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达108兆瓦,为企业带来2.7亿立方米的气量;华润燃气还重视向二次能源布局,通过收购或者签署协议方式成立售电公司,布局未来交通充电网络及居民终端售电网络。在杭州、南京建成38个充电站点,年充电量达到6200万千瓦时。
港华燃气也于2017年1月成立港华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着力推进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抢占发展潜力巨大的用气市场。截至2018年底,企业已经落实多个项目,包括热电联供、区域供暖和工业区供热等。预计到2022年,天然气用气量可达35亿立方米。
结 语
可以预见,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带动下,城镇燃气企业必将改变单一的天然气供应模式,向供给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有更多的城市燃气企业跨界进军能源行业,燃气运营企业将向综合性能源企业转变,新的业绩增长点将会不断涌现,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文 | 吕淼 供职于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