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电力现货来了 但只有现货就够了吗?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06-03 15:01:30
热度:

电力现货来了 但只有现货就够了吗?  2019年5月是国内电力现货“大月”:30日浙江启动模拟试运行;29日蒙西召开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预计6月30日前

  2019年5月是国内电力现货“大月”:30日浙江启动模拟试运行;29日蒙西召开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预计6月30日前现货将启动模拟试运行;15日广东迎来首个试结算日。加上此前进入模拟试运行的甘肃、山西,自2017年8月首批8个试点确定以来,过半数试点交上了首份答卷。

  为了这第一份答卷,有的省区核心设计团队和市场主体数十次连夜讨论方案规则,有的省区相关负责人提及方案设计时数度哽咽,也有的面露遗憾……一位上一轮改革的市场核心设计者曾感叹,那时是真的紧张,数日彻夜难眠。

  一场数千人投入心血的事业能否行将致远?

  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不仅难在其对现有从业人员思维的挑战,对当前硬件系统提升的要求,更在于它将倒逼市场之外的机制革新,否则事业或会成为盛宴,而盛宴终有散去的一刻。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国内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特色是,国有企业为主角的市场主体。而计划经济时代的电力行业运作规则与国有企业的管理运营机制是一脉相承的,当前者发生剧变时,后者必然遭遇挑战。

  最典型的一个现象是,供需双方通过竞争达成交易必然导致优胜劣汰,而当前国有电厂(用户)的退出机制难以配套市场的节奏。据笔者了解,在经历了数年直接交易之后,因为高煤价、低电价的双重压力,部分国有电厂已经关停,但这些在竞争中被淘汰的机组缺乏相应的资产处置渠道,其母公司每年依然要承担数十亿的银行负债等费用,这显然打击了发电侧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供给过剩,引入竞争,效率低的供给方被市场淘汰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期,对上一个时代里发生的投资成本的补偿,以及探索适应市场化的国有资产处置途径至关重要。

  另一个影响电力市场化的因素是国有企业现有的考核体系。以发电侧为例,在旧有的框架规则下,利用小时数是各个电厂都“在乎”的指标,这就导致抢电量这个目标的优先级排在了基于成本测算获得相应收益之前,对市场形成的价格信号提出了挑战;电网侧目前已在输配电价监管体系之下,不断精细化的监管规则有利于电力市场化的推进,但电网企业所面对的利润考核指标则可能导致其把发展重心从单纯的网架建设转向竞争性业务,长此以往并不利于普遍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会对电力市场最终要达成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

  电力市场化的迅速推进也将促使现有监督管理体系进行革新。由于国内电力市场建设刚刚起步,能源相关主管部门往往在规则制度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位政府相关负责人曾说,在市场发育初期,应当客观地看待行政干预,如果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是建设不起来的。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政府主导设计市场的手应当收回去,而具有一定“上帝视角”的监管的手要变得更强。这或许意味着相关主管部门将不再着眼于极为细微的规则变化,并通过这些细微变化去影响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而是定下框架和边界,一旦有“玩家”触犯红线,就要受到相应的惩处。此外,在经历了数年直接交易之后,市场的不断演进也将促使监管者通过法律途径履行其监管职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由监管者发起的、市场主体为被告的旷日持久的官司也会在国内发生。而这正是市场“长大”了的表现。(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