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杜邦光伏业务显疲态 国产企业“围剿”蚕食市场
杜邦光伏业务显疲态 国产企业“围剿”蚕食市场:一则出售光伏业务的消息,让陶氏杜邦陷入舆论漩涡。近日,陶氏杜邦首席执行官MarcDoyl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计划将光伏和先进材料、
:一则出售光伏业务的消息,让陶氏杜邦陷入舆论漩涡。
近日,陶氏杜邦首席执行官MarcDoyl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计划将光伏和先进材料、生物材料、清洁技术解决方案、hemlock半导体集团合资企业和杜邦帝人薄膜合资企业等6个部门转移至一个新的非核心部门,并考虑出售。
5月22日,针对出售光伏业务的消息,陶氏杜邦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公司对旗下多项业务进行定制化的策略规划,以期将其业务价值最大化,并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其中包括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平价趋势下,公司看好光伏行业,并将通过协作创新,持续投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涉足光伏业务40年
杜邦的光伏业务可追溯到40多年前。早在1975年,杜邦Tedlar⑧双层背板材料进入美国能源部长期可靠性光伏组件材料的研究中,后被美国能源局认定为长期可靠性的材料,并成为行业标准。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杜邦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供应商,业务主要涉及导电银浆、背板薄膜材料和一体化塑料边框,旗下Solamet⑧ 导电浆料、Tedlar⑧PVF氟膜材料在业内最为知名。
除了材料业务,杜邦在光伏领域引入关注的还有非晶硅薄膜组件的投资。2008年,杜邦在香港成立太阳能全球薄膜光电研发中心,随后于2009年11月正式启动了年产50MW的薄膜组件生产。不过,由于成本高、电池转换率低等原因,杜邦始终没有等来薄膜组件的春天。这一举动,在5年后由杜邦公司宣布终止。
进入21世纪,全球光伏市场开始跨进商业化发展阶段。发展重心先后从较早的欧洲市场,转移至美国、中国及亚太其他国家,直至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在此过程中,杜邦的光伏业务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杜邦方面介绍,目前在全球光伏装机总装机量中,可能有一半均采用了杜邦的光伏材料。
环视全球,杜邦将光伏业务的投资重点锁定在了中国。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补贴鼓励政策。杜邦趁势加大投资布局。公开信息显示,2007~2010年间,杜邦在中国的光伏业务实现超100%增长,2010年营收增至10亿美元。
2011~2012年,在全球光伏市场低迷、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调查的影响下,国内光伏市场变得异常艰难。不过,杜邦并未改变长期看好光伏的态度,在全球一片衰败之际逆流而上,其先后与国内光伏电池组件企业英利、尚德、天合光能和中电光伏等完成签约。回忆那段艰难日子,时任杜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苏孝世对外表示,“在市场条件最困难的阶段,对于一些策略性的投资,杜邦都不会有任何动摇”。
历经两年调整期,2014~2018年中国光伏产业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陶氏化学和杜邦迎来世纪合并。随后,陶氏杜邦在2018年确定了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科迪华、陶氏和杜邦,分别从事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板块。目前,新陶氏已于2019年4月从陶氏杜邦联合体中独立分拆,接下来6月1日科迪华与新杜邦将完成分离,陶氏杜邦同时更名为杜邦。
竞争格局生变
40年过去,光伏材料市场里却多了不少竞争对手的身影。很快,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竞争格局开始受到挑战,杜邦头上的光环也开始变得黯淡。
变化始于2015~2016年。这一时期国产光伏材料企业纷纷崛起,开始蚕食着整个市场的份额。
在导电银浆领域,特别是正银业务方面,市场一直以杜邦、贺利氏、三星和硕禾等外资企业为主导,这些企业几乎占据着垄断地位,市占率高达85%。而2016年以来,国产正银企业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到2018年已接近40%。
这也意味着,杜邦不仅要抵御贺利氏等外资企业,同时还要正视日益强大起来的国产大军。近几年,以无锡帝科、苏州晶银、深圳首骋和常州聚合为代表的国产企业率先征服了二三线电池组件企业,随后又逐渐获得一线电池组件企业的认可,技术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甚至在性价比、市场反应速度和服务上还有一定优势。
从事银浆技术研发近十年的刘明(化名)告诉记者,目前杜邦的市场份额不大了,基本在一线电池组件企业有应用。此外,国产银浆企业成长很快,抢占了不少份额。经过价格战,价格大幅降低,付款方式也由预付改为有账期了。
不过,他也进一步补充,目前国内企业和杜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在可持续研发能力以及产品稳定性上,杜邦更占优势。在银浆细分市场,杜邦在单晶PERC专用银浆研制上也更有优势。
相比银浆业务,杜邦在背板材料市场的处境也并不乐观,竞争可谓白热化。
过去一段时间,杜邦的背板材料可谓一家独大,其Tedlar?PVF氟膜一直是垄断性的光伏背板材料。不过,由于供给不足,价格居高不下,这也为其他材料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
2015年以来,外资企业陆续出局,以中天、赛伍、中来和乐凯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开始规模化生产,逐渐成为杜邦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价格上看,杜邦氟膜比国产的每平方米至少贵5元。按照1GW/650万平方米的使用量计算,差价达3250万元,并不占优势。目前市场选择正变得多样化,不过一些一线企业也会因为信赖而采用他们的产品。
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杜邦始终坚持度电成本的理念。杜邦方面对记者表示,光伏行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度电成本,而不是一味的价格竞争。推动度电成本下降,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功率衰减比下调组件价格更加有效。如果能将电站使用寿命从25年延长到30年,可大幅降低度电成本,真正实现平价上网。
酝酿出售光伏业务
尽管如此,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需求量下降,杜邦的Tedlar?薄膜和Solamet?导电浆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售业绩下滑,生存环境也变得紧张起来。
如今,陶氏杜邦出售光伏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业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实际上,陶氏杜邦出售光伏业务的消息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18年就有相关消息传出。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杜邦之所以考虑出售光伏业务,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业务利润贡献率变低。
有业内人士透露,受市场疲软和竞争激烈双重压力,近几年陶氏杜邦的光伏业务已呈疲态,其对技术和价格“双高”价值理念的追求难能满足终端对成本的需求。与此同时,公司恰逢美国总部光伏板块高层有所变动,涉及业务板块重组,出售概率较小,但不排除出售的可能性。
记者查阅陶氏杜邦2017~2019年一季度业绩财报发现,光伏业务的表现并不理想。2017年,受同行竞争影响,其光伏业务的业绩表现平平,背板材料Tedlar?薄膜业务的增长基本抵消了Solamet?浆料销量持续下滑的影响。而2018~2019年一季度,由于市场疲软,整体业务销售额均出现下滑。
光伏行业观察人士李国强(化名)对杜邦的境况略有担忧,他告诉记者,外资企业有成熟的会计准则及股东利益诉求,利润下滑为负,或不符合预期便会考虑出售或解散。“毋庸置疑,杜邦的技术在业内首屈一指,不过市场竞争是一场含技术竞争在内的多维度的竞争。”
“杜邦引领了每一次技术潮流,但根据他们的财务评价方式,每当利润下滑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出对应的市场策略调整。”浆料圈创始人王新也表述了类似看法。
据悉,杜邦出售光伏业务的消息还引起了杜邦合作客户的强烈关注,他们在第一时间向杜邦进行了求证。据透露,杜邦在光伏板块的美国总部高层有所变动,涉及业务板块重组,出售概率较小,并不会影响当前业务。
对于外界的各种猜测,杜邦公司也进行了澄清。陶氏杜邦方面表示,“当前对于旗下多项业务进行定制化的策略规划,以期将其业务价值最大化,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包括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平价趋势下,我们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将通过协作创新,承诺持续投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陶氏杜邦还表示,光伏解决方案是杜邦公司的一部分,新杜邦成立后对光伏业务在未来继续研发创新的承诺以及对客户长期合作共赢的理念没有任何影响。
不过,王新表示,“国内‘5·31新政’之后,平价快速来临,整个行业都要承受来自市场对成本的考验,杜邦也不例外。”
荐会:
电改论坛暨“增量配电”实践研讨会 6月20日 郑州
原标题:杜邦光伏业务显疲态 国产企业“围剿”蚕食市场
-
六月订单猛增 太阳能电池厂调涨售价2024-08-16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借鉴树根结构 日企开发出适用于光伏电站的简易斜桩基础2024-08-16
-
五月光伏产能达6.4GW创新高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
-
光伏新政突拉“电闸” 专家直言:呼吁撤销新政2024-08-16
-
2019年光伏发电电价预测浅析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