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膨胀的通威 新掌门遇困局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05-21 15:01:21
热度:

膨胀的通威 新掌门遇困局上任第四天,80后董事长谢毅就遭到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的当头棒击。5月16日,这位通威股份新掌门人,不得不就四天前上交所《关于对通威股份有限

上任第四天,80后董事长谢毅就遭到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的当头棒击。

5月16日,这位通威股份新掌门人,不得不就四天前上交所《关于对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上证公函【2019】0639号,以下简称“问询函”) 作出解释。

这家新晋崛起的光伏巨头引起监管部门注意,皆因快速扩张所致。

去年“531新政”下,光伏行业骤然入冬。据「角马能源」不完全统计,2018年,近百家涉光伏业务的企业,净利润总值比上年下降约30%。隆基股份、阳光电源等产业链龙头公司,其净利润均大幅下跌。

但通威股份仍在膨胀。财报显示,仅2018年,其总资产就以超过50%的速度,激增到384.8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再度以近20%的增幅,达到458.6亿元。

55岁的通威集团创始人刘汉元,在交出这份看似靓丽的成绩单后,将通威股份董事长一职,交棒给年仅35岁的谢毅。

这位迅速蹿升的年轻掌门如今正驾驭着一艘急剧膨胀的巨轮。当外界震惊于谢毅和通威股份双双创造的“通威速度”时,暗礁横生的光伏大潮早已危机四伏。

新掌门困局

一个月前的一场大火,为谢毅的上任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4月13日凌晨130,通威股份包头工厂警笛长鸣,硝烟弥漫。这场因阀门泄露引起的大火,在一个半小时后被扑灭。

火灾导致这家拥有3000吨多晶硅产能的工厂被迫停产一个月。

谢毅不得不在工厂停产的尴尬中登上新掌门之位。但包头工厂带给他的另一项麻烦接踵而至。

上任第四天,谢毅收到一份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上交所就通威股份2018年年报中涉及的11个财务事项提出质疑,并要求该公司对包头工厂等项目相关情况予以补充披露。

财报显示,2018年,通威股份本期货币资金为34.12亿元。

但刘汉元依然在账款金额充足的情况下,在资本市场筹集大量资金用于项目投资。

两个月前,通威股份曾公告称,拟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人民币50亿元,分别投资位于包头和乐山的两个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此时的通威,正在向全球“硅王”宝座发起冲刺。

2017年8月,该公司宣布将在内蒙古包头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

若项目投产,加上子公司永祥股份既有项目,以及与隆基股份的合建项目,该公司将有望超越协鑫集团,一举跃升为世界最大的多晶硅企业。

但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在一期建设运营中便命途多舛。谢毅新官上任,就不得不面对火灾与监管层问询的双重考验。

这位新晋少帅接手了一个不断膨胀却债台高筑的光伏帝国。

2019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通威股份总负债高达292.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88%。

背负数百亿债务,在冲刺“硅王”的道路上,谢毅还面临着全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困局。

光伏平价上网已进入倒计时,全产业链承受降价压力。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最高300万元/吨,下跌至目前7.5万元/吨左右。仅2018年,多晶硅价格就曾经历三次探底。

当下,多晶硅价格屡创新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包头工厂遭遇火灾,无疑让谢毅的境况雪上加霜。

谢毅如今的困境,在去年“531新政”出台后初见端倪。彼时,通威股份股价持续下跌,短短一个月间市值近乎腰斩。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角马能源」,当时,倘若无法及时抑制股价继续下行,通威股份被质押的股票或有爆仓风险。

情况直到去年10月包头工厂一期投产才开始好转。但这个让通威股份在资本市场扭转颓势的项目,如今却成为谢毅走马上任后不得不面对的首道难关。

不过,难关并没有阻挡谢毅扩张的脚步,冲刺“硅王”的野心在资本裹挟下正加速膨胀。

疯狂扩张

刘汉元的底气或许来自通威饲料业务稳定的现金流。这让他的接班人得以在新的领域摧城拔寨时没有后顾之忧。

但通威的疯狂扩张引起业界普遍担忧。一位业内人士向「角马能源」分析,光伏产业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短,大概三年一个周期,但固定资产折旧往往需要更长时间。

“现在上的设备肯定很先进,但三五年之后就不好说了。到那时候,这些花大价钱买来的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将是个很大的负担。”上述人士说。

谢毅出生于1984年,他在光伏圈崭露头角可以追溯到六年前。彼时,一场激烈的收购战,开启通威的大扩张时代。

被收购项目来自赛维。在经历2012年的冲击后,由前江西首富彭小峰创办的赛维LDK陷入困境,斥巨资建成仅8个月的合肥工厂被迫停产。

刘汉元乘势出击,决定将这家现代化工厂收归麾下。

2013年9月10日,这一天是竞拍日。谢毅代表通威操作电脑竞拍出价。历经218轮竞拍,通威最终以8.7亿元拿下项目,比最初评估价高出5亿多。

这位80后也因此成为通威历史上在一天内花钱最多的员工。

彼时,合肥工厂已荒芜多时,工人从满产时的3000多人,锐减至87人。

谢毅当时的职位是总裁助理,当年跟随刘汉元仅两年多。面对赛维合肥工厂这个烫手山芋,他决定主动请缨。

这是他第一次向外界展现他的“通威速度”。当年10月18日,这座合肥工厂启动试生产,并在一个月后全面投产,13条生产线全线开工。

此后,通威太阳能一路高歌猛进。两年后,这家由谢毅执掌的通威子公司成为中国晶硅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电池片企业。

通威的疯狂扩张,在2014年迎来新的契机。当年,以日本为首开启新一轮光伏装机补贴,蛰伏数年的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次年,通威5GW太阳能高效晶硅电池落户成都双流。一期1GW项目仅用时7个月,项目三个月后实现满负荷生产,首年即实现千万盈利。

两年后,二期2GW项目开工。这个仅耗时7个月就建成投产的项目,再次刷新“通威速度”。

彼时,刘汉元已难掩在光伏行业的扩张野心。这位跨界的鱼饲料大王,正式打响与协鑫的“硅王”之争。

当年4月,保利协鑫在新疆新建6万吨多晶硅产能。

仅仅一个月前,通威股份宣布与隆基股份合作,在乐山投建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

短短五个月后,通威股份又豪掷80亿,开启包头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

据角马能源统计,这一年,通威股份共发布五份投资公告,累计投资额高达330亿元。

在刘汉元的信念里,通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行业第一。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奥运比赛,大家只记得金牌、只记得第一,第二、第三名只能拿银牌、铜牌,第四、第五名,就只有自己做块铁牌、木牌,拿回家自娱自乐。”

卸任前两个月,他再度募资50亿元扩产高纯晶项目,剑指“硅王”宝座。

在监管层加速“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这个由近300亿债务支撑起的庞大帝国,依然选择加速膨胀。

在它背后,宝塔石化、永泰能源、凯迪生态等早年奉行扩张战略的能源企业,早已深陷流动性危机,百亿帝国大厦将倾。

但“硅王”宝座散发的巨大诱惑力不断刺激着新老两任掌门膨胀的野心。

上交所用一纸问询函敲响了警钟。

不过,此时的通威,犹如一辆在崎岖山路上已经开足马力的大巴车,冒然急踩刹车,很容易导致车辆坠落悬崖,车毁人亡。

对刘汉元而言,通威或许只能选择继续全速前进。他唯有寄望,不远处将会是一条康庄大道。

如今,这个重任,压在了年仅35岁的谢毅身上。

师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