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逐“氢”风,氢能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04-26 12:04:41
热度:

逐“氢”风,氢能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近年来,氢能凭借来源广泛、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可运输、可再生的特点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

近年来,氢能凭借来源广泛、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可运输、可再生的特点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氢能受到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高度关注,氢能元年已来。

四川要建“氢都”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工业领域可以作为原料,在交通领域可以用于清洁出行,此外还可以作为能源提供电力供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院士干勇认为,国内氢能的热度来自于找到了氢能的使用通道——作为交通能源。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马林聪也表示,最近三年氢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的汽车上。

目前我国已有近20座城市规划和布局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初步形成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并逐步辐射到了周边地区。

根据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宁,四川在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方面具备资源和产业基础两方面优势。首先,四川是水利资源大省,天然气资源储量富足,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19%,为天然气制氢提供了较强的能源保障;石油化工基础深厚,工业副产氢潜力丰富,多种渠道的氢源制备可满足成都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其次,四川已经研制出全球领先的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成都市将氢能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加以培育和打造。2018年,成都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郫都区是四川省氢能应用示范区,在全省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实现了多个第一,全国第一座加氢加油于一体的综合加氢能站将于今年建成投运。据了解,郫都区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绿色氢都,并于此次大会上举行了绿色氢都建设启动仪式。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越表示,目前四川的能源结构总体呈现富水、少煤、多气、贫油的特点,不均衡的能源结构严重影响了四川能源发展和经济发展,加入氢网、电网、气网构成三网合一的方式,是解决的主要方法之一。

“未来的能源网络主要是以三网合一形成的多产品、全方位、多形态的立体网状结构,实现多能互补、能源有效转换。其中氢能作为二次能源的载体,可以消纳富余电量,并可灵活转化为电能和部分替代天然气,是三网合一的能源网络的核心和枢纽。”李越认为,未来的能源网具有实现绿色低碳、实现多能互补、实现规模化储能,以及实现集中与分布式能源有效结合的特点。

“终极能源”的烦恼

氢能已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有望成为世界的终极能源。干勇认为,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氢能源技术前景广阔,最有可能率先进入氢能时代。与会专家看好我国氢能长期的发展,但认为近期尚有较大不确定性,因为氢能市场是一个受政策驱动的市场,政策变化对市场发展影响较大。专家称,未来3-5年是氢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张震认为,氢能是未来可以规模发展,并且与油气公司业务合最为紧密的二次能源,是油气公司的下一个战略选择。油气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油气田作业区,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天然气、炼厂干气及石油焦制氢;在资源地开展煤制氢业务,为炼厂提供低成本的氢源。但油气公司发展氢能的劣势在于制氢输氢及加氢站运营建设经验的缺乏。

根据专家,我国氢能的发展尚面临以下问题:产业尚不具备经济性;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制氢运氢体系还不完善,加氢站审批办法有待完善;氢气被定性为危化品;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较低,尚不具备核心部件的批量化生产能力;燃料电池大规模产业化遭遇成本和寿命的挑战。

专家建议,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层级的氢能源规划,明确目标,指导产业布局;引导地方根据地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寻找氢能发展路径,差异化发展氢能产业;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与客户联动,加快产品的国产化,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水平,降低各环节成本,并扩大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逐步进行迭代、优化;加大力度支持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的技术创新;将氢气从危化品中分离出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

具体到四川省,建议尽快出台氢能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步伐;成立政府引导基金主导的四川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吸引广大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有效解决氢能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制定并完善氢能的市场定价机制,推动氢能产业对应的电价、气价等优惠政策快速落地。同时,明确四川氢能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切入点,以示范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作者: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