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小城镇清洁取暖“空白”待填补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04-19 13:07:19
热度:

小城镇清洁取暖“空白”待填补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清洁取暖”再次列入其中。对比2018年提出的“稳步推进&r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清洁取暖”再次列入其中。对比2018年提出的“稳步推进”,今年的任务已升级为“督促北方地区加快推进清洁供暖”,重要性与紧迫度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下,下一步工作如何展开?多位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向记者指出,在城市、农村供暖不断进步的同时,长期存在一块被忽视的“空白”——小城镇清洁取暖。

  作为城乡过渡的特殊产物,小城镇承载全国约1/4的人口,并将在未来15年迎来关键发展,用能需求必然同步增长。然而,“因目前对小城镇能源消费的关注较少,无论从规划设计还是管理运行层面,其供热现状都相对落后,不仅导致大量能源浪费,也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教授夏建军指出,如何找到小城镇真正适用的清洁取暖方式,目前还有大量工作待完善。

  供热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用能压力随之增加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农村走向城市的“连接体”应运而生。记者查阅获悉,目前对小城镇的概念尚无严格界定,但业内通常认为,小城镇包括县城和建制镇,人口在1万-10万,建筑面积约50万-500万平方米。预测显示,其未来有望承载全国30%左右的人口,作用不可忽视。

  从供热角度,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调研统计,2006-2016年,小城镇集中供热面积由3.9亿平方米增至15.7亿平方米,占北方供热总面积的比重相应从12.7%升至18.5%。“相比大中城市80%以上的集中供热比例,数量还远远落后。目前,不少小城镇在形式上已走向城市,采暖却仍延续农村的原有方式,包括使用散煤、型煤、秸秆、稻壳甚至牛粪等。要真正实现清洁取暖,不能简单再走一家一户采暖的老路,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集中与分散供热相结合将成为各地共同趋势。”夏建军称。

  而在现有比重不高的集中供暖区域,发展也存在受限。记者了解到,由于小城镇供热规模小于大中城市,且位置较偏远,燃煤锅炉成为主要集中热源,占比高达80%左右。因燃煤锅炉运行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大,能源转换效率却相对较低,同样给清洁取暖带来阻碍。

  “城镇化必然伴随人口向城市加速转移,供暖耗煤的刚性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管理学院教授张磊举例称,若按照年均30%的人口增长率计算,到2025年,北方城镇的集中供暖覆盖人口将达1.79亿,面积相应达到约72.49亿平米。“依据现有单位面积耗煤标准,煤炭消耗量随之增加约0.48亿标准煤,如果不合理控制与引导,未来将给当地煤炭供给、能源使用、大气污染防治等带来新的压力。”

  缺乏关注

  技术路线、配套设备等未跟上

  改变目前分散、落后的供热方式迫在眉睫,改造却非易事。

  一位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坦言,由于此前对小城镇用能的关注度整体偏低,国家也未对其单独列出能源消费政策,可参考的统计、研究资料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因市场有限,就连做清洁取暖设备、技术的厂家也不‘待见’。在一个大中城市推行改造,大批厂家很快会主动找上门;到了小城镇,除非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做试点,否则鲜有大厂家积极投入。这么说吧,小城镇所用设备的品牌都杂得多。”

  受此影响,一系列实践也未跟上。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因小城镇兼具城、乡过渡特性,清洁取暖工作也存在特殊之处,难以完全照搬既有工作方式。“有些事情在城市推得顺理成章,到了县城不一定适用。比如,过去农村自采暖费用很低、甚至不要钱,如今改为城镇集中供暖,热网由谁建、怎么建,用户热费如何收取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加上对很多执行者而言,清洁取暖是一项新事物,无论政策、规范还是经验、专业性等都欠缺,有些地区甚至没有明确的牵头部门,自己也是蹚着路走。”

  这一说法得到夏建军的赞同。他以配套为例称,因供热规模小于大城市,小城镇输配系统本可以做到更优化的管理水平,实际却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更新不足、发展理念落后等情况。

  此外还有技术路线的薄弱点。夏建军指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往往更受关注,长期以来却少有人能全面思考能源匹配问题。“我们花1年多时间,实地调研了内蒙古的90多个小城镇,一是摸清资源禀赋,二是弄清用能需求。掌握各地有什么、能用什么、供热需求什么样,再对症下药进行清洁取暖改造,而不是一窝蜂使用方便简单却能效偏低的小锅炉。但目前,有多少地方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呢?”

  研究技术可推广、

  经济可承受的合理路线

  结合现状,小城镇清洁取暖之路究竟怎么走?以“集中”为趋势,在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刘荣看来,清洁取暖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涉及清洁热源、高效输配管网、末端节能建筑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说,能效要高、排放要低。在城镇集中供热范围内,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者缺一不可,整个系统都做到了清洁,才能称之为‘清洁取暖’。”

  具体而言,多位专家认为,小城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并不一定完全参照大中城市的清洁取暖模式,而应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用能需求、居民习惯、经济能力等实际,找出一条技术可推广、经济可承受的合理路线。

  从热源端,“如在一些老工业区或依托工业发展起来的开发区,周边热电联产或余热资源丰富,我们就可借鉴大城市模式,通过适当改造及技术配套,充分利用这些电厂和余热资源。再如,内蒙古一些农牧小镇,农作物秸秆、林业采伐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在一些实在无法集中供热的区域,通过高效用电转化的分散方式并非不可取。城市自身产出的垃圾、污水源等也可挖掘,承担一部分热负荷。”夏建军举例称。

  同时,末端也要重视节能水平提升。“有统计称,按现行建筑节能标准来衡量北上广深房屋的达标率,设计、施工均可达到90%以上。到镇、县一级,设计或能做到80%-90%达标,实际施工的节能达标可能一半都不到。”夏建军指出,即便是新建房屋,小城镇的单位面积耗热量也整体高于城市区域,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为房屋“穿衣戴帽”同样重要。

  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张磊提醒,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部分居民在生活、消费等方面仍未实现根本转变,不仅对能源消费需求较低,也更习惯于传统方式。“相比农村自采暖,清洁取暖初装和运行费用均有增长,因此要特别重视所选路线的经济性。”(记者 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