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探索光伏+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光伏+各种行业结合开发等高附加值项目
探索光伏+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光伏+各种行业结合开发等高附加值项目“一方面,从能源利用方面来讲,光伏与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可能是未来光伏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光伏与各行业
“一方面,从能源利用方面来讲,光伏与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可能是未来光伏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光伏与各行业开发的结合,以便实现土地的增值利用。目前的‘光伏+’更多关注光伏本身,而‘+’的部分,农业、渔业、林业等能否实现产值的提高,是行业进一步要重点关注的。第三个方面,光伏应该结合未来社会变革的模式,包括与电力体制、互联网、大数据结合起来,一起推进行业的发展。”4月11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 “第四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光伏行业发展犹如一场“马拉松”,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更快地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技术、模式的创新上有更多突破,其中,以“光伏+”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成为行业跑好“马拉松”的一条业内普遍认可路径。
当前,光伏行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对 “光伏+”模式的创新性提出了更多要求,“光伏+”模式打开了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探索沙光、渔光等建设高附加值的项目,提升了项目的生态效益。
多样模式助力光伏“跑马”
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背景 下,对众多行业提出了新能源改造的要求,给“光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光伏+”发展带来突破性革命,使得光伏全产业链更加智能、高效、经济和环保。作为光伏跨界融合的路径,“光伏+”当前呈现的主要模式包括“与多种能源综合利用”、“与各行业结合开发”以及“与社会发展模式变革结合”。
易跃春说:“与多种能源综合利用是指光伏参与多能互补,利用太阳能和风电、水电在一日内和季节间变化的互补性,以及水电、火电、光热电站的调节能力,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光伏与各行业结合开发,有着更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将农业、治沙、渔业、旅游等和光伏应用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上可发电、下可沙漠化治理、种植、养鱼及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等的综合开发模式;光伏与社会发展模式变革结合,主要体现在光伏与电力体制改革、互联网的融合。光伏+电力体制改革有望在市场需求侧也形成促进改革的强大动力,而光伏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则可以促进能源行业和信息行业的跨界融合。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采用“农 光一体”“渔光一体”,将有效解决光伏电站建设的选址问题。以江苏省为例,由于江苏省人口众多,光伏项目用地等问题是制约该省光电发展的瓶颈之一,在当前集中式光伏电站受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渔光互补”模式,成为江苏省光伏发电必然选择。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表示,未来在技术持续创新、光伏系统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下,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业务模式与选型方案将逐步趋向多样化,光伏应用也将转变到活跃的以提效降本、实现平价为目标的发展新阶段。
建设成本和发电成本不断下降
近年来,我国光伏设备制造领跑全球。
2018年,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均占全球总产量比重70%以上。硅片全球前十大生产企业均在中国,其余各环节产量前10名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国大陆。“十三五”以来,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实现了建设成本和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到2018年第四季度,光伏系统的建设成本降至5元/瓦以下。
2018年,PERC技术在单晶电池片生产中得到极大的普及,双面电池技术已趋 成熟,产能比例持续上升。P型单晶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1.8%,多晶PERC电池叠加黑硅技术将平均转换效率提高到20.3%;N型单晶PERT电池与异质结电池实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1.5%与22.5%。技术进步对产能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起到了促进作用。
“海泰新能开发的常规泰山系列组件,大板型单晶组件可以实现430瓦功率输出,比常规PERC组件高出60瓦,多输出16%,而成本跟常规PERC组件相当,IRR将提升10%以上;大板型多晶组件可以实现375瓦功率输出,比常规PERC组件高出45瓦,多13.6%输出,而成本跟常规PERC组件相当,IRR将提升10%以上。”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强介绍说,泰山系列组件还可以兼容大尺寸电池片和双面PERC电池片技术,进一步提升功率输出,提升电站PR和IRR。
在制造业取得成果的同时,近几年我国光伏电站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无人机巡检、远程运维已经在新建电站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结合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能够得到实时监控,检修效率大幅提升。(记者 于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