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碳市场发展潜力待激活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9-01-08 14:05:38
热度:

碳市场发展潜力待激活记者近日在“新环境下的国家碳市场: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了解到,碳市场在6年酝酿、7地试点的漫长“前奏”后,热度依

  记者近日在“新环境下的国家碳市场: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了解到,碳市场在6年酝酿、7地试点的漫长“前奏”后,热度依旧不减,其潜力有待进一步激活。

  基础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们总结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地区运行经验。并持续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履约处副处长王铁介绍。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方案》称,全国碳市场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推进。

  据了解,一年来,碳市场在市场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目前,碳市场交易条例草案已形成,相关部门正沟通协调,加快推进条例的出台进程。另外,相关部门已初步组建各个企业的碳排放系统,对接地方组织开展了2016、2017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建立了国家碳市场排放平台。

  早在2011年,我国就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试点地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达2.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约60亿元。

  多位与会人士表示,随着碳市场建设逐步推进,电力企业,特别是传统火电企业的交易空间将进一步被开发,未来市场可期。

  政策融合问题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已经或计划出台节能减排政策多达千份。究其本质,碳市场是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式之一。国内与碳市场诉求类似的工具还包括碳税、用能权、排污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马莉表示:“每个政策的目的和效果设计不同,存在路径选择困难。不同政策之间可能产生双激励效应,也可能产生不同部门之间政策‘打架’的情况。如何跨行业协调制定政策,是目前面临的问题,还需依靠政府力量。”

  “虽然新一轮体制改革为控制污染和气候变化协调治理提供了体制支撑,但排污交易和碳市场仍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在法律法规、交易制度、交易平台等方面仍需协调。”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部主任葛察忠举例说。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煤炭价格处原处长候守礼也表示,在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手段间存在竞争关系,“一种工具不能‘包打天下’。”

  对此,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总法律顾问钟青告诉记者:“每个政策的出台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顶层设计的出现十分重要。”

  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对于如何解决政策协调这只“拦路虎”,与会专家表达了不同意见。

  葛察忠建议,可考虑建立跨部门协调机构委员会,将相关部门收纳其中。而马莉告诉记者,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限定范围明确,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促进可再生资源消纳,因此现阶段两个政策相互影响程度有限。

  虽然碳市场发展面临种种问题,但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拓展深化的角度出发,发展碳市场势在必行。“建设全国碳市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地方试点的实施情况和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从体系启动到实现交易仍需时间。”王铁说。

  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总裁邹骥认为,从碳市场功能出发,可从五个方面界定碳市场是否成功:碳价预期是否能满足减排和低碳技术研发创新的刺激;对投资是否有引导作用;市场监管是否完备,秩序是否井然;市场规模及资金流量;市场关联程度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为激发市场活力、助推碳交易发展,钟青呼吁碳市场增加透明度,提高投资企业等的参与度。马莉也提出,要重视评估工作,避免走偏情况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碳市场建设方案各项目标,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范围,增加交易品种,提高市场活跃度,缩短碳市场建立历程,也确保全国碳市场顺利实现交易和平稳运行。”王铁透露。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碳市场建设方案的各项任务目标,继续与各方沟通,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范围,增加交易品种,提高市场活跃度,确保碳市场建立历程尽快缩短和全国碳市场交易和平稳运行。”王铁透露。(本报记者 李慧 实习记者 董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