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屋顶绿化:从地面走到屋顶有多远?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12-27 10:05:44
热度:

屋顶绿化:从地面走到屋顶有多远?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绿地,城市屋顶绿化已成为现代城市绿化体系重要组成。有研究表明,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量将下降50%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绿地,城市屋顶绿化已成为现代城市绿化体系重要组成。

有研究表明,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量将下降50%。同时屋顶的绿地还可以吸收大量悬浮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有专家表示,屋顶绿化成本仅为地面绿地的成本的10%,却能达到地面绿化的六成效益。


屋顶绿化

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城市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

很多屋顶未被有效利用,成了城市管理的死角,甚至变成垃圾仓库,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据统计,屋顶绿化可以防紫外线,降低热岛效应。通常,夏季屋面温度能高达83℃,屋顶绿化植物可以降低50℃,起着空调的效果。屋顶绿化有着很好的滞尘效果,可以美化空气环境。

另外,屋顶绿化在雨天可以减缓排水。城市大部分都是钢筋水泥组成,每逢大雨降临,因下水道排水不畅,导致城市无法及时排水。如果屋顶绿化大面积推广,投资扩建排水系统的高昂投资会降低很多。

近些年,欧美、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城市里,兴起了一股“屋顶绿化、楼顶农场”运动。

这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吃到新鲜蔬菜的愿望,还能让建筑冬暖夏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新加坡交织大楼。

新加坡交织大楼

新加坡交织大楼通过开阔的屋顶花园、具有热带景观的天台和层叠的阳台,增加绿色自然环境,将公共空间可以与热带植物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绿化面积,让建筑绿化成为居住设计的一部分。

吸取了外国的经验,我国也开始在进行屋顶绿化的试点工作,在北京、江西、广东等地,政府大力推行屋顶绿化。

本月月初,北京市东城区完成今年屋顶绿化指标,实现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屋顶绿化是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未来两年中东城区将会加大屋顶绿化的力度。

但是即便很多地区已经着力推进屋顶绿化,屋顶绿化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及格。

以北京为例,至今,北京市屋顶绿化面积已拓展至120万平方米。但是根据专家几年前统计,北京适合屋顶绿化的面积有6900万平方米,现阶段有可能已经过亿平方米了。可见屋顶绿化如今的发展,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技术、管理、政策等原因导致的产业化不足,是限制屋顶绿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绿化之路”甚远

在12月22日举办的绿色金融和绿色建筑高峰论坛上,广州绿创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安表示,自己的企业发展屋顶绿化业务,很大程度是在冒险。

2018绿色金融和绿色建筑高峰论坛

和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项目一样,屋顶绿化也是吃政策饭的项目。而相比前两者的迫切需求,屋顶绿化更像是更像是锦上添花的项目。

尽管有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注意到屋顶绿化的重要性,但是支持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让资本趋之若鹜的地步,所以发展缓慢。

从技术难度来说,屋顶绿化的要求比地面绿化更为细致、严格。不仅要对建筑的承重、苗木的运输、植物的布局需要考虑得细致入微,屋顶绿化的养护更需要管理人员的细心。

在浇水防虫害方面,对养护工人的专业程度要求很高,并且屋顶绿化冬季的防火、防冻更加需要细心。节日放烟花时需要专业人员值守,并及时围挡喷水。

更重要的是,国家在屋顶绿化资质和标准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让很多专业的屋顶绿化企业,在发展上缺乏信心。

目前屋顶绿化由园林局总管,并没有专门的部门给屋顶绿化定责定编。屋顶绿化和城市园林、乡村绿化等项目有很大的区别,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但是目前政府部门依旧统而管之,没有让屋顶绿化有专业的资质证书,这大大的打击了企业积极性。

另外,很多人反对屋顶绿化,其原因是怕影响建筑的结构,造成屋顶渗水。这种相对杞人忧天的思想,很多居民都存在。

要让屋顶绿化健康发展,技术、政策和意识一样都不能缺。

走向产业化

就像十几年前的垃圾处理一样,目前的屋顶绿化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屋顶绿化这个产业足够“蓝”,却并不能称之为“海”。

让屋顶绿化形成产业化,资质划分不可少。如果能先为产业划分统一、明确的标准,让做屋顶绿化的专业人士得到社会认可,企业有发展的动力,这是产业化构成的第一步。

第二点就是老生常谈的财政和税收支持了。政府可以把屋顶高效种植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财政支持,扶持发展以屋顶绿化为主体的屋顶绿色产业。

目前环保的主战场还是垃圾和黑臭水体,屋顶绿化如果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尚且需要一点时日。

环保产业都面临人才紧缺、技术不达标等难题,也是屋顶绿化面对的瓶颈。

现阶段的绿化,仍然停留在地面,如何打破藩篱,从地面爬上屋顶,或许是园林企业转型的下一个议题。

作者: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