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从绿能宝到支付宝 光伏人的进步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11-27 14:04:26
热度:

从绿能宝到支付宝 光伏人的进步一直关注光伏产业创新的老红,两天前被《1288座光伏电站被拿到支付宝上卖,10元起步、6.5%年化发电回报率》(简称“1288座光伏电站&

  一直关注光伏产业创新的老红,两天前被《1288座光伏电站被拿到支付宝上卖,10元起步、6.5%年化发电回报率》(简称“1288座光伏电站”)这则消息吸引了。

  更吸引老红的是光伏圈对这则消息的关注和疑问。既有微信中《“共享光伏电站”已从支付宝下线?》、《共享光伏电站?低配版绿能宝?支付宝内10元起购的1288座光伏电站了解一下》的关心,又有朋友们“您认为最大的风险在哪里?”、“从什么地方证实过1288座光伏电站无补贴?”的疑问。

  记得当年绿能宝问世时,光伏圈内只有欢呼鲜有疑问。这次“1288座光伏电站”,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赢得了这么多的疑问,让老红倍感光伏人的进步,进步表现在金融意识的加强。

  金融意识的集中表现是风险意识。老红喜欢说“做光伏就是做金融”,金融是信用经济,控制风险应是第一位的意识。“1288座光伏电站”甫一出现,尽管产品提供方强调“此产品为资产购买并非理财产品”,但是光伏朋友们还是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金融行为,并立即追问风险在哪里。相比对绿能宝时光伏人的金融认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让光伏电站资产流动起来,无论是以资产形式还是以金融形式都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当前的中国光伏电站沉淀资产,已经万亿以上,不流动是不可能的,不流动已经阻碍了发展。探讨多种形式的流动,已经成为对光伏产业的严峻考验。

  让光伏电站流动起来的任何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光伏电站、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能源供给形式,它的流动形式也会是前无古人的,也会是创新形式出现的。任何创新产品的早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就像老红在回答朋友“怎么看他们的模式”询问时的脱口而出:“争论啥呀,新事物都是不完美的,但这是大方向”。

  创新不仅不完美,而且还有风险,绿能宝就是光伏人最遗憾的创新,甚至遗憾到彭晓峰要为这一创新去承担法律责任。

  造成绿能宝创新遗憾的原因是什么?是创新精神有余、金融风险认知匮乏。但正是彭晓峰的遗憾、绿能宝的前车之鉴,让今天的光伏人首先想到风险,金融认知的进步之大令人高兴。

  相关文章无不将“1288座光伏电站”与绿能宝比较,老红以为从公开资料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资产转移,后者是项目融资。重温绿能宝的风险所在,也许是对“1288座光伏电站”是否违规的最好分析。

  先说绿能宝。第一,这是一个融资行为,却没有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第二,绿能宝与SPI公司之间,没有做到融资产品发布者与发行平台所有者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第三,绿能宝有自己为自己的项目进行融资的“资金池”行为。

  再说“1288座光伏电站”。第一,“支付宝”是一个有金融许可权的平台,“1288座光伏电站”可以比照在这个平台上流通的其他产品论处;第二,“1288座光伏电站”与“支付宝”平台之间,无疑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第三,“1288座光伏电站”是“资产购买”,并且这种资产让渡“不承诺会回收本金”,资金的流动不是闭环,应该难有“自融行为”。

  作为一个光伏产业的关注者,老红是无权评判“1288座光伏电站”是商品交流属性还是金融交流属性,这是权威机构论定和市场检验的事情。但是个人的感觉还是偏金融的,至少在加速、加大光伏电站流动的创新路上,创新产品的金融属性应当成为主要的属性。

  按照金融属性分析,“1288座光伏电站”就会面对一个拷问:所有公开信息如何取信于相关利益人?虽然“1288座光伏电站”表示“电站都是经过平台严格审核并且记录在区块链上,区块链上记载着每一次购买记录,购买者可以获得其购买的共享电站以及其发电收益”,但是面对“1288座光伏电站”未来是12万座光伏电站的可能,“平台”是否具有“审核”的公信力?“平台”具备公信力又是否具备“审核”那么多的能力?是否需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予以认证?就像朋友们最关心的“签约的电站是否是真实的可靠?”“从什么地方证实过1288座光伏电站无补贴?”

  让人高兴的是,从有限的公开文字推断,“1288座光伏电站”的发行人具有清晰的金融认知,产品的介绍用词很是谨慎。不像当年老红从金融角度看绿能宝,看到的总是漏洞。

  绿能宝给光伏人留下的是永远的遗憾,好在这个“遗憾”正在成为财富而不是包袱,光伏人需要敞开胸怀,热烈拥抱任何让光伏电站流动起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