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硬气!LG化学欲对奥迪敲竹杠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10-27 06:00:11
热度:

硬气!LG化学欲对奥迪敲竹杠最近,有消息称LG化学对奥迪耍起了流氓,在电池供应上想要“敲竹杠”。据境外媒体报道,由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旺盛,LG化学正试图将其供应奥迪的电池价格提

最近,有消息称LG化学对奥迪耍起了流氓,在电池供应上想要“敲竹杠”。

据境外媒体报道,由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旺盛,LG化学正试图将其供应奥迪的电池价格提高10%。听这事,是不是有点像房东说“房源紧张啊”,要趁机涨房租的意思?

电池中国网了解到,LG化学目前是戴姆勒和大众集团的电池供应商,如果“敲竹杠”这事是真的,则意味着大众、奥迪、保时捷和梅赛德斯奔驰均将受到电池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奥迪和LG化学均拒绝就此事回应。

我们知道,奥迪可是欧洲传统的汽车豪门,居然受LG化学这种气,实在是颜面尽失。那么,LG化学硬气的底气哪里来?

全球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奥迪现象”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环境密切相关。以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产量来看,尤其是高端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的需求。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超过300万辆;而到2025年,仅大众汽车一家就计划每年生产300万辆电动汽车,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583GWh。

事实上,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新需求都严重依赖少数电池生产商。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Yayoi Sekine表示“这种需求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但是供应却难以跟上。”他指出,2017年在美国部署的公用事业电池中,将近60%是由三星SDI和LG化学生产。美国最大的电池和储能公司之一Stem 的首席技术官Larsh Johnson表示“全球电池市场肯定有些紧张。这也是我们寻求新的供应商的原因之一。”

电池中国网了解到,为满足全球范围内客户的电池订单需求,LG化学不断扩大产能。据悉,LG化学已将其2020年动力电池产能目标提升约29%,从规划的70GWh提高至90GWh。

而就在10月23日,LG化学总投资2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动工建设,据悉该项目将在2023年实现全面达产,年产动力电池32GWh。 LG集团副会长、LG化学CEO朴镇洙表示,为应对高速发展的汽车动力电池需求,该项目将主要服务快速增长的全球动力电池客户。

除了LG化学外,全球各大主流电池厂商也都开启扩产狂飙模式。据电池中国网了解,宁德时代计划到2020年,将产能提高到54Gwh;比亚迪预计今年电池总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8Gwh,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60 Gwh;而据三星SDI透露,该公司将继续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提高生产能力。

欧洲软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奥迪被“敲竹杠”的背后,凸显的是欧洲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尴尬欧洲虽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豪门众多,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有点像中国的国足,“踢不进世界杯”。缺乏有实力的本土电池企业,因而不得不仰人鼻息。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虽然从1991年开始,欧盟就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但该地区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步伐却异常缓慢,尤其是以德国汽车制造商为主的车企,一直未能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下抢占高地。

欧洲新能源车企所需动力电池不得不高度依赖LG化学等亚洲国家。数据显示,全球动力电池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中日韩三国。2017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到62.35GWh,而中日韩包揽了前10家装机量最大的企业。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基本垄断了日韩及欧美主流车企动力电池的供应。

blob.png

中日韩垄断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长期而言,我们决不能依赖于少数亚洲(电池)制造商。”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的这句话,凸显出对欧洲因为缺乏大规模电池生产设施和大制造商,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中,欧洲将输给亚洲竞争对手的担忧。

为摆脱不利局面,欧洲又有了大动作。近日,欧盟计划为电池研究提供政府补贴,并愿意向建设大型电池工厂的企业提供数十亿欧元的联合资助,来改善长期需要依靠亚洲公司供应电池的软肋。

而最近,欧洲本土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已经开始在瑞典建设欧洲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工厂,该项目的开发旨在帮助欧洲未来减少对来自中国和韩国电池供应的依赖,预计项目一期将在2020年后期正式投产,每年将形成8Gwh的产能;到2023年每年的电池产量达到32Gwh。

据了解,德国大众集团将在欧洲建造固态电池厂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力图在2024年或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同时,宝马集团也发布声明表示,将投资10亿欧元在匈牙利新建组件厂,以此实现宝马在欧洲同时生产电动车与传统汽车的目标。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欧洲本土的电池供应至少要到2020年之后才能放量,短时间内还得依赖亚洲国家。不过欧洲企业的觉醒,对亚洲企业也是一个警示。

LG化学实力超群,独领风骚

除了全球大环境和欧洲自己不争气的因素外,LG化学的硬气源于自身实力的强大。

据知名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锂离子电池竞争排行榜,以视野、进入市场策略、伙伴、生产策略、技术、地理范围、销售、营销与分销、产品性能、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品份额、价格、持续增长潜力12个指标综合来看,LG化学则高居榜首,而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则分别位列第3和第10。

blob.png

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锂电池竞争分析图

我们津津乐道的是,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2017年宁德时代登顶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行榜,中国企业在前10名中占据7席。而LG化学2017年实现装机量4.5Gwh,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中仅位列第5。

但事实上,国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商用车推广普及率并不高,因此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乘用车上。据外媒公布的2017年全球乘用车动力电池企业产量数据显示,松下依然占据第1的位置,LG化学居第3。

而在客户方面,LG化学为全球几乎所有主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提供电池。目前在全球20大汽车品牌中,LG化学已与现代、沃尔沃、通用、克莱斯勒、雷诺、大众等13家车企展开合作。截至去年,LG化学已与全球30多家汽车制造商达成供应协议,价值42万亿韩元。如果从合作厂家数目来看,LG化学是全球“最大”车用锂电池供应商。

而反观中国电池企业,除了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表现“小有成绩”外,其他企业都有些“差强人意”。

blob.png

在汽车行业,国际市场才是真正的高端客户扎堆区域,电池装机量某种程度上只是反映企业的规模“大”,而只有拿下高端客户,才是技术实力的证明,才是真正的“强”。所以LG化学“趁火打劫”奥迪,听起来就是硬气,而如果对象是无名小卒,那么就是以大欺小了。

在中国电池企业沾沾自喜装机量又创新高时,在为拿到大额补贴而满满自足时,是不是应该多到外面开拓开拓,多拿下几个“洋客户”呢?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日韩企业都将卷土重来,而欧洲就如拿破仑所说已“睡狮将醒”,到时候国内电池企业能否向LG化学那样“硬气”起来呢?

作者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