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四川: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10-23 11:06:07
热度:

四川: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峥嵘四十载,川电竞风流。40年前,四川还是一个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的省份,缺电之严重居全国首位;40年后,四川成为全国最大

峥嵘四十载,川电竞风流。

40年前,四川还是一个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的省份,缺电之严重居全国首位;40年后,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改革开放40年,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电网规模不断壮大,联网范围不断扩大,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地方电网到枢纽电网的大跨越。

严重缺电的“黑历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中国电力工业体制进入改革探索时期。“六五”期间,四川电力工业系统开展企业全面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生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但全省缺电状况十分严重。

四川省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由于新建水电项目少,同期原供四川省的甘肃省碧口水电站30万千瓦不再主供四川,加上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提速,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度,为全国人均电量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达2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度,缺额高达45%以上。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网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整个四川省仅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配网线路1万多千米。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省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这其中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电是勉强分到了,但是依旧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分电会议免不了成为一场“吵架会”。

“西电东送”让梦想照进现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西南电力指挥部根据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就提出了“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主张。规划四川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这三江作为全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

为扭转四川省缺电的局面,四川电力主管部门开始了进一步开发水电资源的思考。1983年10月,西南电管局最早向国家水电部汇报“西电东送”的设想和方案。1989年4月至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邀请国内水电、水利、交通、生态等方面专家60余人,历时40天,途经10个地市州,行程近6000公里,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以及岷江、嘉陵江流域水电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简称“三江”考察)。5月22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三江”水电综合考察论证会,专家学者们向与会者、向四川人民提交此次三江考察报告。同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开发“三江”水能资源,带动全川经济振兴为主旨,在北京东郊民巷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的新闻发布厅举行“三江”水电综合考察汇报会。时任省长马麟副宣告:“三江”水能资源全面开发之时,就是四川经济全面振兴之日。

1998年,四川结束了长达26年的缺电历史,电力出现相对富余。1998年8月,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四川省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二滩水电站首台55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九五”期间,四川全省电力项目总投资达560亿元,净增发电装机容量784.18万千瓦,先后建成二滩水电站330万千瓦、宝珠寺水电站70万千瓦、广安发电厂60万千瓦等一批大中型水、火电项目,装机容量比“八五”期末增长84.74%,平均增长17%,是四川省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缺电大省到出现电力富余,四川扭转了一直以来的“缺电”形象,但要实现“川电东送”还差一个机遇。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部考察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同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2000年1月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设想,确立了在能源领域的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西气东输”,二是“西电东送”。

随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报告》中,做出了要积极发展水电、统筹考虑“西电东送”的安排。发展水电产业、实施“川电东送”正式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基础产业之首。

2001年6月7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发布《关于加快水电支柱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此,借助政策东风,四川逐步将“西电东送”的宏伟蓝图,由图纸文字转为现实,也一步步将四川打造成清洁能源大省。

打造清洁能源大省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

在此背景下,四川先后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我四川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意图打造“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同年12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四川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四川省将按照“流域化、基地化、集群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水电基地,形成“三江七片两线”的水电基地基本格局。2020年达到9000万~950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加持,四川外送清洁能源电量一路攀升。

2014年,四川外送水电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累计达1116亿千瓦时,较2013年增长62%,创历史新高。

2017年,四川外送水电达1389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1389亿千瓦时清洁水电外送意味着什么?相当于节约标煤48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28亿吨、二氧化硫约120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雾霾治理工作贡献了四川力量。“十二五”以来,四川累计外送电量6211亿千瓦时,直接带来经济值467亿元,税收82亿元。

外送清洁电量的一路攀升,背后是坚强电网的支撑。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的南中北三线通道中,中线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经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800千伏锦苏、向上、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承担着锦屏、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往华东负荷中心的重要任务,输送电能占华东地区总负荷的10%。

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是“十三五”期间四川的首条水电外送通道。2018年6月27日零时,川渝第三通道连续安全运行一周年,已累计向重庆输送电能 101.4884亿千瓦时,日均超过0.2781 亿千瓦时,消除了川渝电网电力交换“卡脖子”状况,在四川清洁能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四川电网是国家电网系统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在省内,500千伏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负荷中心形成梯格型双环网,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家电网系统第一和第二;与省外,通过8条超高压交流,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联,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电力输送能力居全国第一。

“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建成的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四川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四川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