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交通运输网络跨越式发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9-12 11:01:59
热度: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交通运输网络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不断深化改革,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信息通信技术及应用成果不断涌现,邮政新业务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连上台阶,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步伐,交通运输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40年来,交通运输综合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客货运输总量规模迅速扩大,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日新月异,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并开启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一)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里程不断延展。

高铁线路密集成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17万公里,普遍运行的绿皮车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铁路运输能力严重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网络不断扩张,尤其是2008年京津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高铁建设突飞猛进。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建设,伴随着几十条高铁线路的相继开通,“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到201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0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45.6%,年均增长2.3%。其中,高铁2.52万公里,占铁路营业总里程的19.8%,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电气化铁路里程8.66万公里,复线铁路里程7.18万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68.2%和56.5%,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高铁在极大地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为沿途城市的经济生活圈注入生机活力,因便捷的高铁网而形成的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等为促进区域资源共享、产业合理布局和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公路里程短、质量差,公路里程仅89.02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只有9.27公里,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持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公路运输网络通达度显著提高。到2017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是1978年的5.4倍,年均增长4.4%;公路密度达到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提高了40.45公里。自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公路建成通车以来,高速公路更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实现从无到有到覆盖成网的跨越式发展。到2017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13.64万公里,远高于1988年的147公里,年均增长26.6%,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覆盖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

专业化港口及水路航道建设加速推进。1978年,我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仅有7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数133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现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码头的建设。到2017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7578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66个,分别是1978年的37.5倍和17.8倍,年均分别增长9.7%和7.7%。2017年,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均占有七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内河航道条件持续改善,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进一步完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到2017年末,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0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比52.1%,初步建成“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

民航面貌焕然一新。1978年,我国民航仅有162条短程航线、70个机场,民航航线里程14.89万公里。经过40年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民航机场体系渐具规模,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幅提高,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快速提升。到2017年末,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418条,航线里程748.30万公里,40年年均增长10.6%。其中,国内航线3615条,航线里程423.72万公里;国际航线803条,航线里程324.59万公里。到2017年末,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28个,是1978年的3倍多,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初步形成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224个,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0个国家的158个城市。

油气管网日趋完善。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气东输、中缅油气管道等一系列大型管道工程建成投产,我国连通海外、覆盖全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管网紧密跟进的油气骨干管网格局初步形成,管道输油输气能力大幅提升。到2017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1.93万公里,是1978年的14.4倍,年均增长7.1%。

(二)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客货运量快速增长。

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得到长足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到2017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4万台,是1978年的2.1倍,其中电力机车占比59.9%,比1978年提高57.8个百分点;民用汽车保有量2.09亿辆,是1978年的154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7年的5593架。在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向高质量、多功能、高科技方面发展。铁路运输历经六次大提速,开启高速牵引时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复兴号”时速达到350公里,2017年我国已拥有动车组2935标准组。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在公交等领域逐步推广,绿色交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民航运输飞机机型舒适度和安全性不断提高,2017年末,民航全行业拥有大中型飞机3120架,占运输飞机总数的94.7%。

交通运输量大幅增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运输设备升级换代,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升,带动旅客及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国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84.86亿人,旅客周转量32813亿人公里,是1978年的7.3倍和18.8倍,年均分别增长5.2%和7.8%;完成货运量480.49亿吨,货物周转量197373亿吨公里,是1978年的15.0倍和19.9倍,年均分别增长7.2%和8.0%。2017年,全国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6.55亿吨,是1978年的43.6倍,年均增长10.2%。

运输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运互联网售票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普及,全国已有29个省、90%以上二级道路客运站初步实现省域联网售票,190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到2017年末,全国有3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开通线路149条,运营线路长度4484公里,定制公交、商务快巴、旅游专线、社区巴士等多元化交通服务覆盖城乡,更好地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1]。多式联运、无船承运、无车承运等货运组织形式快速发展,货物运输及时性和延展性大幅提高,逐步形成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

(三)科技创新引领设施装备发展,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基础设施建造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很多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达到了世界先列水平。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世界级难题,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兰渝铁路、西成高铁成功攻克艰险山区复杂工程地质建设难题并开通运营。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桥岛隧集群工程举世瞩目,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世界领先。全球最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正式开港运行,建有7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跨越升级。

装备制造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高铁发展走出“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投入运营,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国家。大型专业化码头装卸设备制造、海工机械特种船舶、集装箱成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先世界,300米饱和潜水取得创新性突破。

二、邮政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消费不断转型升级,作为基础服务业的邮政行业的社会需求迅猛增长,行业活力竞相迸发,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改革开放40年来,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卓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传统业务得以巩固发展的同时,快递业等新兴业务也快速崛起,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丰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邮政网络基础很差,网点稀少,设备陈旧,邮政运力主要依靠铁路客运加挂邮政车厢和汽车货运,寄递能力和效率低下。1978年,全国邮电局所仅有4.96万个,邮路总长度486.33万公里,每个邮电局所平均服务面积194平方公里。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投资建设,邮政行业基本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全国总体上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邮政收寄和投递能力大幅提升。到2017年末,邮路总长度938.47万公里、邮政营业网点27.80万处,分别是1978年的1.9倍和5.6倍,年均分别增长1.7%和4.5%。

邮政行业经营规模百倍扩张。1978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14.92亿元,到2017年邮政业务总量已经达到上千亿的规模,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763.71亿元,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二)快递业异军突起,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

快递业市场规模迅速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物品传递需求的增长,交通状况不断改善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为快递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开启快递业先河,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快递业市场放开,此后我国快递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快递逐步取代传统邮政包裹成为人们寄递物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7年末,快递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至400.56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2.0%,快递业务量在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并持续保持全球第一;2017年完成快递业务收入4957.11亿元,占邮政业务收入的74.9%。

快递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拣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性技术加快应用,电子面单取代纸质面单,自动分拣取代人工分拣,快递服务时效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重点快递企业推出大包裹、快运、云仓、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产品,冷链生鲜、即时递送、代收代投等个性化服务为城市寄递服务提供有益补充,进一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和多元化需求。

(三)农村、跨境寄递有序拓展,快递业为关联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快递行业发展亮点纷呈。近几年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给快递业带来巨大红利,同时也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农村和跨境快递市场成为发展亮点,农村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覆盖率不断提高,邮政和快递企业的跨境寄递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对现代农业、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到2017年末,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超过100亿件,近6亿农民享受网购服务,快递业普惠特征日益凸显。2017年,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8.3亿件,跨境网购日均包裹快递量为600-700万件,“快递出海”“快递向外”在推动我国快递业的全球布局以及跨境贸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三、通信业跨越式发展,“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通信业历经40年的繁荣发展,无论是通信能力,电信用户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移动电话的普及应用、宽带网络的技术革新、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通信业的每一次发展变革都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一)通信基础设施突飞猛进,通信能力大幅提升。

通信网络覆盖全国。改革开放40年,我国通信业投资规模逐年加大,通信网络规模容量成倍扩张,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到2017年末,我国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02.6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18414.0万门,分别是1978年的3235倍和45.4倍,年均分别增长23.0%和10.3%;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90年的5.1万户猛增至2017年的242185.8万户,年均增速高达49.0%;光缆线路长度由1997年的55.7万公里增至2017年的3747.4万公里,年均增长23.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由2003年的1802.3万个增至2017年的7.8亿个,年均增长30.9%。

通信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在固网通信和移动通信等领域不断创新,很多技术实现从空白到领先的跨越式发展。光通信方面,光纤宽带加快普及,光纤入户已成为城市家庭 “标配”,光纤接入(FTTH/O)用户总数达到2.94亿户;移动通信领域,我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崛起历程。中国自主研发的4G技术标准TD-LTE被国际电联确定为4G国际标准之一,我国4G网络覆盖不断深入,速率持续提升,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到2017年末,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4G用户在全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已达到70.3%。5G时代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实验进程我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二)电信用户规模不断壮大,业务量快速增长。

电信用户规模持续壮大。1978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只有192.54万户;1987年移动电话开始出现之后用户规模迅猛增长,2003年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到2017年末,全国电话用户规模达16.11亿户,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1.94亿户,是1978年的101倍,年均增长12.6%;移动电话用户数14.17亿户,是1988年的47.25万倍,年均增长56.9%。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0.4部/百人提高到2017年的14.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1995年的0.3部/百人提高到2017年的102.5部/百人。

电信业务总量快速增长。随着移动电话、网络、移动和固定宽带用户等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用户规模持续壮大,拉动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7557亿元;业务收入12620亿元,40年年均增长21.1%。

(三)网民规模持续攀升,互联网经济迸发活力。

互联网用户爆发式增长。到2017年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3.49亿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1.35亿户,占总用户数的38.9%;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1.3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9.8%;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由1997年的62万人激增至2017年的7.72亿人,年均增长42.8%;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

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和“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催生一系列“互联网+”经济新业态,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2017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等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收入水平增速均在20%以上,发展势头良好;移动支付使用不断深入,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位居全球之首;以第三方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经济业务在2017年得到蓬勃发展,在提升出行效率、节能减排和拉动就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发展步伐之快、成就之大,有目共睹。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国力提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仍然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仍不流畅,绿色交通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讯网络质量和技术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等等。展望未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前景,不断向着“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的目标昂首迈进。

注:

[1]来源于《2017年交通运输业发展统计公报》。

[2]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