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助推BIM进入全连接时代
助推BIM进入全连接时代Keith 是 Bentley 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公司技术方面的首席架构师。自 Bentley 公司创立以来,他一直担任董事和执行官,还曾担任公司总裁(
Keith 是 Bentley 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公司技术方面的首席架构师。自 Bentley 公司创立以来,他一直担任董事和执行官,还曾担任公司总裁(直至 1995 年)和首席执行官(直至 2000 年)。他拥有特拉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佛罗里达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Keith 是公司多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美国著名音乐人阿曼达·帕尔默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情感的连接造就了她的音乐事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告诉人们肢体语言与身体的连接可以让每个人的小宇宙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经历了网络时代兴起与飞跃发展的我们都见证了通过网络连接,世界向人类展开了更多的维度,虚拟与现实的结合造就了更多“天方夜谭”般的传奇。
而在基础设施领域,Bentley一直致力于“连接”,并取得了不断推陈出新的卓越成就:
连接设计、施工与运维,在所有BIM软件公司中成为唯一一家致力于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专业解决方案的企业,中外众多设计院也因此而实现了业务创新与发展;
连接平台和产品,既开发了MicroStation、ProjectWise、AssetWise等设计、协同与运维平台,还提供了300多款专业软件,为“连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连接不同团队、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其ProjectWise软件成为全球最有名、最好用的协同管理平台;
连接了云,其CONNECT版本软件提供了通用数据环境,在工程设计与交付等领域实现了数字化的里程碑。
Bentley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Keith Bentley 2018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只因为他想来分享最新的“连接”结晶:专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工作流打造的新一代云平台iModel 2.0。
30年“连接”,改变工程界游戏规则
30多年前,Bentley先生带领公司从最初的“几个人、几条枪”起步,经历了从手动绘图到电脑绘图再到BIM时代的过程,最终在众多的友商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界领袖。他认为,30多年来的努力只是一个追求“连接”的历程,而如今的成就是水到渠成的幸运。
问:30多年前初创公司的时候,您可曾预见了今天的成就?
Bentley:公司是1984年创立的,起家的时候规模比较小,只有我的几个兄弟和几名员工。当时设计图都是手工绘制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用计算机自动绘图,那个时期大概有30多家类似的友商都在编写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由于公司刚刚起步,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希望做好眼前的事情,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解决好自己的温饱问题。
问:在公司创建初期,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Bentley:我认为当时最大的挑战是说服人们改变设计流程,我希望找到一种方式让人们的工作更有价值,让彼此的协作更加顺畅。早期,我们试图说服设计师不要只是着眼于使用计算机自动绘图,还要想得长远一些。我认为自己的想法很棒,但是设计师们却说“Keith你不明白,我们不能改变流程,我们没有决定权,你去和业主说吧”。而当我们找到业主,业主却说“你的方案确实不错,但是过去100年来我们都是这样做的,有太多人参与这个项目,所以没有办法改变流程”。
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我们没有放弃初衷。虽然从我们建议改变工作流程,到目前人们普遍接受“唯一能真正提升施工效率的事情就是改变施工流程”这一理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但我仍感到十分欣慰。
问:从您最初改变工作流程的建议被客户否定,到现在为很多人所接受,是否可以说最终是您改变了游戏规则?
Bentley:我认为iModel 2.0等技术与产品才是公司成立30年以来的最大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许多年来,我一直都渴望看到一个“连接”的世界,即我们所有的软件都能够和其他软件共融共通,让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流动并为各方有效利用并释放其最大潜能。
吸星神器iModel 2.0,成就连接里程碑
在工程中,业主往往会使用不同厂家的产品,然而,各个专业软件的文件格式不统一,信息表达和记录方式各不相同。在遇到需要多个专业配合的大、中型工程项目时,实现各个专业的直接协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至少这在中国是困扰BIM行业的首要问题。广纳百家的“吸星神器”iModel 2.0为此而生。
问:被称为新一代云平台的iModel 2.0是基于什么技术和理念开发的?
Bentley:我们知道,在工程项目中业主往往会使用不同厂家的产品,这些产品相互之间往往兼容性比较差。
而目前的解决之道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接口,对文件的数据进行转换,从一种格式转换成另一种格式,不但耗时费力,也容易出现信息丢失,而且,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最终哪种文件格式能够形成协同的环境。
问:那么,iModel 2.0如何解决这个工程界的大协同问题呢?
Bentley:目前,iModel 2.0可以把整个项目的所有文件从不同的格式转变成统一的格式,把分散的模型整合成完整统一的、信息唯一正确可信的BIM信息模型,它可以轻松解决困扰行业的最大难题。我们在开发iModel 2.0版本时为它设定了“3A”核心理念:第一个是Alignment,数据要统一;第二个是Accountability,数据要可信;第三个是Accessibility,数据更易取,为更多人所用。
通过这一技术将项目的所有数据统一,业主及利益相关者才能最大限度对其价值进行分析和挖潜;数据每一次变化都记录在册,让数据真实可信,才能真正发挥数据的参考意义。而通过我们的技术让数据在任何移动设备上都可以随时提取、分析,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应用数据的便利条件。
问:请您介绍一下iModel 2.0如何实现更有效的连接,包括连接不同的人、不同的设备乃至连接现在的数据和未来的创新。
Bentley:简单来说,iModel 2.0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掌控变化”,为现有工作流提供无缝衔接的数字环境。具体表现在3个“连接”功能上:
一是安装在不同设备上的不同iModel版本之间的同步连接。用户可以在台式机、移动设备、部署的服务器或基于云的服务设备上创建无限量个iModel副本并保存,还可以通过订阅 iModelHub的变更时间线来同步其副本。
二是现有数据与后续创新技术的开发连接。第三方可以通过iModel JS SDK来开发iModel的客户端应用来获得数据、创新数据,也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比较有深度的分析,还可以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一工作的前提是你必须有非常强大并且统一的数据。
三是对其他公司BIM产品数据的整合连接。使用iModel Bridge可以对来源不同的数据进行整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使用它,你无需更换现有的BIM产品。整合以后再通过我们公司提供的基于iModel的产品或者基于SDK开发产品可以对这个数字工程项目的信息进行更深度的了解,更深度挖掘它的潜力。
连接未来,走向世界
Bentley先生认为,公司创新的过程就是Bentley公司与世界的连接过程。而iModel 2.0就是将BIM价值最大化的媒介。他希望中国工程界能够通过iModel 2.0与世界同行无缝连接。
问:您能谈谈中国市场目前的情况吗?
Bentley: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中国领导人具有国际战略目标眼光,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中国规划了一个长远的发展方略。
中国的设计、施工及业主单位在接受和吸收新技术方面非常快,我这次看到参会的中国同仁平均年龄比国外的年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将会新建更多大型而复杂的项目。我们相信,在中国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借助我们基于云的平台和解决方案,中国工程界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最耀眼的新星。
问:您觉得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目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Bentley:目前,中国正在大量兴建基础设施,未来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将变得非常重要。我们注意到,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关注主要停留在建设方面,在前期并没有对建成后的维护进行太多的规划。一些项目虽然使用BIM,但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各方之间存在断层,缺乏沟通和协作。因此,可能会造成后期的维护问题。
维护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阻止性维护,就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阻止问题的扩大化。另一种是预测性维护,就是未雨绸缪,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优化设计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来预防问题的出现。而这正是我们的使命。
问:您对Bentley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Bentley:公司目前的基础设施BIM解决方案有些是在市场的第1位,有些位于第2位,这已经超过当初公司创建时的期望。展望公司的未来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的事情,我希望Bentley公司将来在很多领域里面都能成为市场第一。
以连接释放BIM的巨大能量
如果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最终没有格式和信息统一的、完整的、可信的、易取的模型数据,那么,BIM成果数据流转到运维阶段,为项目资产提供运维服务就成了一句空话。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外都在大力推广智慧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城市的数字信息模型作为“底盘”,智慧城市就只能停留在“空中楼阁”。
而Gartner研究显示,目前只有1%的数据为我们充分理解并利用,其余的都还属于“黑暗数据”。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BIM和大数据的连接将会释放巨大能量,我们的城市和世界也会因为连接而通达。我们期待,BIM连接世界的脚步永不停歇!
上一篇:美能源政策奉行“油煤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