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煤改后遗症突显 三年回暖或为预期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7-09 10:10:15
热度:

煤改后遗症突显 三年回暖或为预期2012年5月以来,中国煤炭市场哀鸿一片,但这对于经历过“过山车”式变化的煤炭行业而言已经司空见惯,大家都在等待市场的回暖,

2012年5月以来,中国煤炭市场哀鸿一片,但这对于经历过“过山车”式变化的煤炭行业而言已经司空见惯,大家都在等待市场的回暖,而这次等待被业界普遍认为遥遥无期。产能过剩、需求不振、进口煤冲击、政策导向变化等一系列情况的发生似乎将中国煤炭行业进一步推入谷底。但在走访山西、内蒙古两地的煤炭企业时发现,他们普遍认为本轮煤市低迷的状况比1998年的行业大萧条要好得多。由于1998年煤炭大萧条经过3年开始好转,因此本轮的煤市回暖似乎就有了时间预期。山西煤改释放煤炭产能 过剩后遗症挥之不去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过剩被认为是所有行业进入低谷期的重要原因。同样,煤炭产能过剩也被定位为当前煤炭行业持续在低谷徘徊的首要原因。中国煤炭产业的过度投资被认为是煤炭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但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看来,他们不愿接受传统意义的产能过剩,他们给出的定义是“产能建设超前”。为何行业主管部门不愿将煤炭产业定位于产能过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给出的理由是:从长远的角度看,煤炭产能没有过剩之说。“相对于世界能源需求而言,能源供给一直是紧缺的。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量占化石能源总量的94%,但从人均占有煤炭资源来看,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根据有关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占60%左右。所以,从长远来看,煤炭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姜智敏表示。在姜智敏看来,当前的煤炭产能建设超前所带来的产能过剩至少需要两三的时间才能消化掉。而“超前产能”形成的原因,他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有些地方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这一部分并没有纳入产能统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存在“批小建大”的现象。比如,批准建设的产能为100万吨,但建成后实际产能却达到了150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存在超能力生产的现象。纵观各个行业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大部分是产业投资无序造成的,煤炭行业也不例外。据调查,中国煤炭行业在2012年5月以后进入持续下行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于之前煤炭行情大好而带来的过度投资。煤炭行业的产能建设超前的另一个因素来自于2008年开始的山西煤改以及引发的重点产煤省市的效仿效应。2008年,“政府推进,国企主导,限期关闭,强行整合”,国进民退的山西煤改轰然启动。转眼六年过去,彼时山西省设计的煤炭产业“5+2”格局,已经梦想成真。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潞安集团、阳煤集团、晋煤集团这五大山西煤炭集团,加上山西煤销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5+2”在数年间迅速壮大。其麾下的各个整合煤矿,均进行了大规模机械化改造,山西彻底告别小煤窑,进入“大矿时代”。由于当时规定了年产低于9万吨的小煤矿必须关闭,并入大型煤炭企业。导致为了达到生产标准,大型煤炭企业并购小煤矿之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生产能力,造成了山西省煤炭产能的急剧扩张。山西省煤炭厅厅长吴永平曾对外界表示,煤改之后,全省煤炭产量增加,事故率明显降低,技术化和机械化水平也得到提高,退出的民间资本在山西省政府的引导下,流向了高速公路建设、文化产业和新兴产业等领域。但对这一结论,各方争议颇多。作为山西主要产业,煤炭交织着各级政府、国有煤企、私营煤矿主、矿区百姓等多方面的复杂利益。急风暴雨式的山西煤改,在提升煤矿生产率和安全性之后,煤炭产能的急剧膨胀作为深层次矛盾曾被持续坚挺的煤价掩盖,但当煤炭市场行情掉头向下时,后遗症开始集中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