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企业纷纷试水 智能微电网市场方兴未艾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8-02 13:00:32
热度:

企业纷纷试水 智能微电网市场方兴未艾7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理事会召开,在节能与新能源更为普遍的大环境下,分布式能源技术成为众多能源企业未来新的发展契机

7月2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理事会召开,在节能与新能源更为普遍的大环境下,分布式能源技术成为众多能源企业未来新的发展契机。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的会员企业共同探讨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微电网逐渐发展起来

所谓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一些偏远地区难以与大电网相连,一直受到供电难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微电网逐渐发展起来。

事实证明,我国大电网和微电网的发展并行不悖,分布式能源中的微电网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微电网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解决偏远地区和海岛供电问题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微电网符合电改方向,可为新能源拓展巨大的发展空间。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长迅猛,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正在调整,微网已经成为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必要选择。能源互联网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技术支撑,能源互联网将有效支撑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过去一年已经涌现了一批微网业务先行者,如陕鼓集团、双良集团、上海电气、特变电工、GE中国、西门子、隆基集团、电规总院、上海电科等单位,这些企业或者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微网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或者在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已经形成了重点突破,这些企业的工作是富有成效,对于行业而言,也具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尝试后的经验之谈

会议上,多家企业在微电网项目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后,表达了各自的困惑与经验。

GE公司的专家表示,通过近两年公司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经验,在欧洲、北美、非洲都有从大的电网到分布式电网发展的趋势,美国的大电网没有中国这么坚强,微电网比中国发展的更多一些,电的实时交易发展的更超前一点。去年GE给美国太平洋电力公司做了一套项目,非常成功。GE微电网项目在美国发展的不错,更希望把这个经验放到中国来。但是国内的市场环境还有很多空白,比如电的实时交易没有发展起来。GE在今年年初拿到了一个项目,该项目是浙江的一个工厂有煤改气的要求,迫于环保压力需要进行升级。GE为这家工厂做了一个能源站,建立了储能站,燃气三连站,生物质锅炉,分布式光伏,最后还建立了微电网管理,将工厂的负荷和需求再管理起来,这家工厂从经济上得到了收益,用户可节约了20%的能耗。可以说GE在微电网的技术上非常成熟,但是这个项目在当地推动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她表示,微电网大家设计的很好,但是推广起来实际情况还没有那么乐观。就目前的状况,企业可以先设计一个轻量级的微网控制器,投资少的小型项目。如果说后续电力市场更开放,储能差价收益也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升级,在大的软件平台上升级,加载更多功能,这需要一步一步的实现。

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春杰也提出,微能源网的实现需要分步骤走。先建立对分布式管控的功能,再把网络和系统建立起来,再在把能源、风电、冷热的设备建立拉手关系,最后再和大的电网进行互动,这是一层层的建设起来的,这个工程需要大家联起手来做一个方案。

西电集团的人员表示,目前西电园区建设将考虑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新厂区的厂房将进行电气热综合协调管理,西电正在将自己研发的充电桩应用在新园区。然而目前分布式项目还仅仅应用在自己厂区,承接其他园区项目目前还有难度,技术的落地有些无从下手。希望从政策与操作上,有更具体的想法。

他认为,总体来看,目前微电网项目虽然有,企业还都处在摸索阶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政策与市场却没有跟上。企业与用户常常把项目包含的内容想的太丰富了,这有可能并不成功。实际操作中,按照用户的需求,在经济与社会上都有所收益,将项目化整为零的进行落地。

分会建议从用户处着手

分会理事长刘斌的想法与企业是一致的,他认为,当前阶段,微电网还不具备全面推开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从小处着手十分必要。选择恰当的应用环境和应用领域,结合用户需求,开展微网研发和建设是十分有效的路径。

据了解,分会成立一年来,分会秘书处通过对行业相关政策、技术、项目、企业深入的梳理研究、调研交流后,认识到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内部的微能源网建设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广泛发展的关键。“终端赋能”后,用户自身将具备一定的能源管理和平衡能力,进而可参与能源市场交易。与行政区域级的能源互联网项目不同,终端用户对微能源网的需求更多样、成本更敏感、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需要适用性的技术和经济解决方案,同时需研究特定的产业政策来驱动这一市场的发展。

刘斌认为,目前能源互联网产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推动微能源网落地发展,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的节点是终端用户。因此终端用户微网建设是整个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基础。建设用户微电网,关键要解决技术性和经济性两个问题。技术方面,目前微电网的各项“硬”技术装备能力基本具备,但“软”的能力还比较缺乏,这个部分主要是物联和互联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专用软件平台等技术。这个部分的工作,主要需要行业企业来努力研发和解决。经济方面一方面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需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方面要有突破。

因此建设用户微电网,需要技术装备企业、能源运营商、用户、政府管理部分多方协同努力:围绕典型用户的典型需求,开展微网研发和建设工作,并协同电网等运营企业,共同推动微网落地,进而推动出台配合政策。只有通过多方协同,凝聚力量,方可突破瓶颈。

在政策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现有政策措施,主动推介,努力将微电网技术纳入到成熟的政策框架当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整体政策的研究和出台。典型项目典型模式的落地,和政策的支撑是互相促进的。现阶段,成熟一个项目,推动一个政策,推广一项应用,是务实可行的做法。

中机联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副秘书长蒋晓健也建议,尽快遴选一批具备条件的用户侧微能源项目,出台可落地政策。梳理用户侧微能源网技术路线,并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梳理微能源网的技术装备体系,并可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小型化高效率装备的研发工作。尤其需要重视设备接入环节的工作,主要是通讯协议、数据交换标准等。需要重视能量路由的软硬件平台的研发工作,硬件平台可以多样化,软件平台应该尽快开放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