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工程建设行业将迎来一场数字化革命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6-25 16:11:10
热度:

工程建设行业将迎来一场数字化革命随着业主对于环保、智能以及投资回报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建领域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与运维全生命周期等方面,对于数字化三维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信息平

随着业主对于环保、智能以及投资回报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建领域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与运维全生命周期等方面,对于数字化三维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信息平台供应商也正在研发和提供基于大数据、跨越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说,整个工程建设行业势将迎来一场彻底的数字化革命。借由“2014Bentley协同设计主题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们与诸多业内专家相约北京,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协同模式的现在和未来展开了探讨。  本期嘉宾:Bentley大中华区总裁刘德盛  北京市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鸣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中心总工程师陈健  河北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信息部部长苏阳Bentley建筑、电力及工厂行业全球副总裁KenAdamson  ●如何满足电力业主在节能减排、投资回报上的迫切要求?  苏阳:当前,广大业主对于火电项目设计的关注点始终围绕着节能减排、占地最小、指标最优和价值最大等几个关键点。这种趋势,意味着我们必须提供更为先进的工程解决方案,真正把各个阶段的数据贯通起来,实现全厂的数字化设计以及数字化移交。除了传统的设计图纸,如果我们能够给业主提供数字化电厂这么一个具有很高附加值的产品,业主必然会在后期项目运维、改造和升级中受益。  ●建筑业将迎来精细化与工厂化时代?  张鸣:BIM是个热门新概念,从字面意义上来说,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其强大之处在于精细化建造。在虚拟施工阶段,以往只有在图纸阶段和施工阶段才会被发现的问题,可以提前显现出来,因此实现工厂化加工以及工地现场组装式的施工就有了可能性。这种模式对于施工效率和建设质量的提升效果非常显著。如果工厂化的加工耗时占80%,工地组装占20%,建设速度会提升一半以上。  这里可以粗略地举一个例子,现在建100米高的大楼,大概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多,将来应该不超过一年。业主“当年开工、当年入住”的梦想不再遥远。  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继上海、重庆、广州之后,北京将于今年9月1号实施三维交验,国家的三维交付标准也已经编制完毕。如果有高效的信息移动平台来实  现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的信息模型对接,不仅能方便协同设计和协同管理,还将大大改善现在繁杂的校审手续和过程。  陈健:的确如此。基于我们目前的探索和分析,“校审一体化”将成为可能。以往,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之间总是存在着沟通屏障,除去人为因素,更多是平台的不统一。对于所有项目参与方来说,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共同的平台,能够横跨这条鸿沟,借助三维模型来实现一体化作业。这也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对多专业、全过程协同管理的要求。  目前,我们院正在组织搭建国内第一个覆盖工程全方面和全过程的大数据平台。通过与Bentley紧密合作,利用其ProjectWise协同管理平台、AssetWise资产管理平台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持,逐步升级相关系统。这个过程虽然很复杂,技术难度也会超出想象,但结果与效果值得期待。  ●全球软件高端平台将提速本土化进程吗?  刘德盛:中国的基建行业在以奔跑的速度发展,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信息  移动化和数据集成这个新的制高点需要高端软件平台的支撑。为此,Bentley会加大投资来推广移动科技。  从技术层面来讲,有两个特色功能值得行业来关注。第一,是移动科技。我们要给中国带来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去大力推广。第二,是数据互用性,也就是集成。系统集成有很多方式,但是用i-Model这种方式是一种很好的理念。众所周知,每个软件都是需要升级的。如果没有一个标杆看怎样去集成,以后这个软件的升级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乃至全生命周期中,数据流动是很重要的,任何阶段的数据都不能丢失。  用i-Model来集成,可以保留数据在每一个阶段流动。  KenAdamson:Bentley完善本地化的过程就是和用户一起协同的过程,我们需要借助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及战略性客户的协助,共同研发出适用于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用户对产品的应用,能够真正体现产品开发的价值。我们的任务是确保美国总部开发的工具或技术,  能够适用于中国这个市场。从2013年开始,我们组建了专业团队针对中国进行本地化的定制和开发,已经交付出了不少在全球软件之上的插件和模块。  ●BIM的应用距离我们有多远?  张鸣:BIM的应用在中国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一直是设计行业在率先使用。要深入推广,项目管理是关键。软件是一个工具,BIM之所以应用比较强大,就是把技术和管理的沟通形成了平台。要想把它用得好,一定是以三维数据为中心,建立一个管理性平台,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设计师、某一个团队的使用上。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工作环境、相互资源达到理想状态,1个人顶10个人用是没问题的。在国外也有这样的先例:45个人的公司,管着12个大项目。  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这样的未来场景:未来的项目审批,不是拿一堆图纸,而是直接把模型植入这个平台,数据、规范、交验标准一目了然,甚至现场的状态和真实情况都能在模型中实时互动查看。  苏阳:此前,我们也看到一个案例,在德国修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人员拿着iPad或者PDA,不用参考国内的这种二维图纸,直接对着钢筋编码就可以进行建造。此前十年,我们这个行业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从传统的平面绘图模式进入到三维模型设计模式。现在,是走进协同设计的阶段。一个电厂项目,会有将近20个专业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协同设计,将所有的数据实现贯通,是个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