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环保产业万亿棋局 倒逼企业升级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3-21 15:36:54
热度:

环保产业万亿棋局 倒逼企业升级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表示,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表示,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事实上,环保问题一直是每年两会关注的焦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雾霾治理。这也意味着有关蓝天保卫战的相关政策措施还将持续且有力地推进。

中宇资讯分析师徐时楠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环保设备企业应该更深程度地参与“一带一路”,并借助央企等平台“搭船出海”,带动装备制造业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环保倒逼企业升级

随着监管的趋严,此前一些小散乱的污染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近年来,环保政策推动力度空前,这也促使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开数据显示,在“十五”期间,环保投资总额不足万亿元;到“十一五”达到2.38万亿元;在“十二五”末,环保投资总额达到4.28万亿元;另外,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我国环保产值预测达到12万亿元。

在监管层面,相关环保政策也密集落地。据了解,已有数十条环保新政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近两年,中央环保督查和新的环保标准制度不仅使企业接受更严厉的环保监管,同时标准的提升也倒逼企业不断进行环保升级。例如2017年1月环保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是全国排污许可管理的首个规范性文件,从国家层面统一了排污许可管理的相关规定,目标在2020年实现排污许可证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同时,“水十条”和“大气十条”等政策不断落实。

从市场需求来看,石油化工、造纸及电力等传统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也是环境重污染型行业。不过,随着监管的趋严,此前一些小散乱的污染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得以扭转。

“在环保政策不断督促下,截止2016年,公司累计环保投入超过3亿元。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会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滨化股份(601678.SH)董秘孙晓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孙晓辉看来,一般具有规模的企业都会积极完成环保的投入。他分析道,散乱污企业历史环保欠账太多,无法通过改造达到政策要求,其产能被强制退出。合规企业多年来持续环保投入则得到回报,享受到了此次环保治理的政策红利。

就环保技术而言,孙晓辉向记者表示,近年来,滨化股份投入的环保设备和技术等都源于国内市场,国内技术已完全达到环保要求。

孙晓辉表示, “十一五”之前,在国家还没有将“节能减排”列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时,滨化股份就引进了韩国湿法氧化镁脱硫设备作为热电配套装置,处理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列为山东省烟气脱硫样板工程。2016年,公司又对装置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超低排放,达到了燃气机组排放标准。在污水处理、皂化残渣综合利用制建筑标准砖等环保项目中,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多年来持续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使滨化股份所有设备都能满足环保政策的要求,更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环保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都将构成公司新的竞争力。

华金集团以造纸为主业,该集团高管人员向记者表示,“华金集团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生产经营方针,按照当前新的安全环保超低排放标准,在银行抽贷、资金趋紧的艰难时期,痛下决心,先后投资3300多万元进行了安全、环保技术改造。 ”

“走出去”时机成熟

国内的环保企业在资金及技术等方面逐步具备了比肩国际的水平,“走出去”的时机也慢慢成熟。

如今,在政策的扶持下,环保市场正日渐繁荣。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环保行业营业收入规模从2007年的2.25亿元增至2016年的617亿元,在近十年实现了年均33.62%的高速增长率,部分企业的业绩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根据碧水源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 151.64亿元,同比增长 70.53%;实现营业利润 31.51亿元,同比增长 42.42%;利润总额31.91亿元,同比增加 42.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3亿元,同比也增加了 38.86%。

另外,科林环保在2017 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21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9亿 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54.56%。

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碧水源方面表示,在十九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公司较好地抓住发展机遇,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随着公司签订项目, 特别是 PPP 项目的逐步落地与实施,2017 年公司订单与销售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 长,相应的业绩与效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同时,2017 年公司取得了较大的投资收益,亦提高了公司全年业绩。

如今,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国内的环保企业在资金及技术等方面逐步具备了比肩国际的水平,“走出去”的时机也慢慢成熟。

事实上,近年来部分企业早已通过“一带一路”进入国际市场,并成功实施了中巴经济走廊大型能源项目。此外,在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电厂除尘或脱硫系统项目,也活跃着国内环保企业的身影。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腾蛟表示,我国环保行业骨干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技术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执行力强,成本控制优秀,具备国际市场上与同行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为更好地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展现“中国智造”风采,助推企业做强做大,林腾蛟建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环保龙头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龙净环保董事长林冰向媒体表示,“想成为国际化公司,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林冰认为,国内环保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也缺少巨头公司。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起步晚了发达国家30多年。随着环保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环保产业自身升级,环保产业的进入门槛、竞争壁垒都将更快提高,“强者恒强”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行业洗牌也将不断加剧,产业的深刻变化将催生中国的“威立雅”和“苏伊士” 。

徐时楠向记者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会创造新的历史,我们希望“一带一路”的实施,扩大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还能为我国经济增长找出新的动力。中国的“世界工厂”美誉正在向新型经济体过度,期待、质量和效率会成为“中国制造”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