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机构改革对能源投资的影响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3-20 14:00:20
热度:

机构改革对能源投资的影响我们来说下既然中央指明了方向,那么操作层面怎么实施,并且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机会和变化。主要谈三个方面,能源安全,金融变化,消费侧升级。1.能源安全。对于国家

  我们来说下既然中央指明了方向,那么操作层面怎么实施,并且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机会和变化。主要谈三个方面,能源安全,金融变化,消费侧升级。

  1.能源安全。对于国家来说,特别是中国这种大国,能源要素排序永远是安全、成本、环境等。这个次序不会变,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变化的是实现这些要素的路径。我国贫油多煤的结构注定了在化石能源阶段煤炭为主,石油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那么说回来,这跟我们新能源有什么关系呢?煤炭能保障能源安全,是一些老专家力挺煤炭最主要的理由。但是,我们现在要实现现代化,要生态环境根本性的好转。靠冬天关停企业,这环境能根本性好转吗?不能,只能是调整能源结构。


(雾霾也来开两会)

  国外实现高能源密度和良好环境并存主要就是靠的天然气和核电替代煤炭消费。我看很多机构做的预测是到2030年,中国煤炭消费还占比55%以上,简直是服了。从来没有那个国家在55%能源消费是煤炭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环境好转的。这点中美都没有可比性(美国地方大),中国更加类似欧洲和日本,排放集中,人口密度大。

  所以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应逐步降低煤炭和石油的消费和生产,靠新能源顶上。欧洲、日本走核电的路是没得选择,那会儿可再生能源基本没戏。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经下降到4毛钱/度,马上甩掉补贴,未来甚至更便宜,很多人又说了,隐形补贴很多等等。可隐形补贴不是可再生能源的问题,是传统能源在多方利益角力下形成的电力市场一锅粥造成的。感觉电力市场现在简直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哦。既然这样,唯有大的外界环境改变才能打破原有格局。

  那么未来有两种情况,电力供应短缺,电价上涨,可再生能源势必竞争力更强;未来电力供应过剩,电价下跌,深度改革,大家竞价,可再生能源也没问题。想力保火电的,还是等新部委关于环境修复等的文件出来,算算成本吧。

  至于潜力,一个德国跟云南差不多大,能装40GW的光伏,他们的土地也很稀有。中国安装光伏、风电的潜力完全没有问题,问题还是在于新的利益分配,这个是未来斗争的核心。电网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对于接纳可再生能源电网多干了活没多收到钱,电网多争取点利益我可以理解,但是阻挡大势就不明智了,希望电网能认清形势。

  2.金融变化。金融口的变化就更有意思了,十九大报告中,金融的底线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发生,另外绿色金融也同样在第九条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被提及,没有钱的支持,转型、改革都是空的。那么这次部委变化中,央行的实力大大加强,证监、保监合并,摆在金融领导眼儿面的就是降杠杆。

  降杠杆对稳定收益的重资产投资是好事啊,人家高杠杆的时候也不考虑咱们,没太多故事讲,估值也涨不上去。唯有等洪水退去,方能显我稳定低收益的本色。直接融资喊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推不下去?能挣舒服钱,谁会累死累活。银行表外回归表内,只能是苦练内功了。找几个有潜力的行业深度学习,建立自己的专业化能力。

  3.消费侧升级。消费侧升级是个大的系统工程,我只捡能源消费说。从企业角度,如果同样的成本,你说你是愿意买绿色电力还是化石能源电力。最好当然就是里子面子都要,能源更便宜,而且还是绿色的。大量全球龙头企业已经宣布自己的100%可再生能源目标或者零排放目标。他们在国内的机构对直接采购绿色电力非常积极,苦于没有渠道,单买绿证涉及税费、流程等一系列的麻烦,最好买电的时候直接能选择绿电,加钱也可以商量。绿色电力采购这事现在就是发电、用电两头积极,阻力还是很大,但我估计也阻挡不了多久,堡垒最先可能从内部攻破。

  文章写到这里,我还是有很多想说但组织不好语言,待下次再慢慢到来吧。总结这次部委调整,主要从能源生产端、消费端加强生态环保的监管,促进能源结构转型,配合绿色金融和消费侧升级的辅助手段,实现2035年的目标。

  最后说一下能源投资的机会:

  1.储能

  2.电动车

  3.可再生能源

  4.智能电网硬件升级

  都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但是根据自身资金规模、成本、期限的不同,投资手段差异非常大。特别是这些预测都是中长期的,短期内的凝滞往往让人绝望。但不应对整体大的方针产生怀疑,我从未见过这么有追求的组织。(【无所不能文|彭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