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光伏业价格战再度白热化 单多晶之争实为“性价比”之争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3-15 18:19:56
热度:

光伏业价格战再度白热化 单多晶之争实为“性价比”之争:产业层面的技术路线之争从未停歇,只是有时硝烟四起,有时暗流涌动,有时却又成了某种博弈的“幌子”。从20

:产业层面的技术路线之争从未停歇,只是有时硝烟四起,有时暗流涌动,有时却又成了某种博弈的“幌子”。

从2017年10月份至今,可再生能源“翘楚”——光伏产业,一场被冠以“技术路线”之名,却主要围绕产品价格展开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公开化。

2017年10月27日,A股光伏产业单晶阵营的“带头大哥”——隆基股份宣布,其所生产的单晶硅片调降0.4元/片,190um单晶硅片由6.15元/片降到5.75元/片,180um单晶硅片由6元/片降到5.6元/片。

而令大多数产业外人士意想不到的是,在之后的四个月时间内,隆基股份又分别于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1日、2018年2月4日、2018年2月23日,针对单晶硅片价格进行了四次调降,算上2017年10月27日的第一次,五次调降合共达到1.5元/片,以180um单晶硅片为例,累计降幅超过了24%。

对于降价,在一份隆基股份方面发给记者的材料中,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强调,“此次(降价)是一种以不会牺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理性的,对幅度把控有信心的,为客户提供价值的正常行为。”

但尽管如此,依据上述走势,记者在查询了2016年至2017年多晶硅片价格波动后,还是感到了“单晶阵营”面临的压力:2016年,多晶硅片价格降幅高达30%,由此在2017年之初,单多晶价差达到了1.2元/片-1.8元/片,其中,多晶硅片价格在4.5元/片-5.3元/片之间,单晶硅片价格在6.3元/片-6.5元/片之间。

业内人士认为,“多晶阵营”也一直紧密关注着“单晶阵营”的一举一动,且伺机待发。否则,多晶硅片价格便不会在2017年10月份,隆基股份发起降价攻势后,随即结束了从2017年7月份-10月份的上升步伐(从7月份的4.9元/片升至10月份的5.2元/片),转而从5.2元/片的近期高点,一路下降至2017年12月份的4.8元/片。

单多晶在效率、成本上各持砝码

场博弈的交锋双方分别来自于“单晶阵营”和“多晶阵营”,但不知是各阵营有意为之,又或舆论渲染,本只是产品价格之争,最终还是被贴上了“单多晶间技术路线之争”的标签。

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业界人士津津乐道于“光伏产业始于单晶,而多晶的诞生则是为了降低成本”这一逻辑。

他们普遍认为“相对多晶,单晶并不是更为先进的光伏技术”,以及“面对越来越多的光伏应用场景,多晶的价格优势,使之具有相对单晶更强的产业化能力”。

但即便事实的确如此,不论来自于哪一阵营,他们亦均认同——“单晶由于晶格规整,相比多晶,天然具有1%-2%的转换效率优势”。

而相对于单晶在转换效率上的天然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多晶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长晶端。多晶铸锭炉通过热场改造,单炉产量从350公斤提高到G7的1200公斤,未来还会升级至G8炉。而单晶拉棒在几度更换炉型后,即使导入连续多根技术,单炉月产量也只有铸锭技术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把市场最为看重的“性价比”,比作一杆由效率、成本组成的天秤,则单多晶实质各持一个砝码。

“性价比”的天秤左右摇摆

谈及“性价比”,基于单晶天然较多晶具有1%至2%的转换效率优势,业界公认——单多晶硅片价差以0.6元/片为分水岭,超过0.6元/片多晶更具优势,反之则单晶更具优势。

而正如上文所引用数据,2016年之前,单晶和多晶硅片的成本差距在0.8元至1元/片之间甚至更大,远高于0.6元/片的性价比标准差距。

不过,这一天秤的倾向在2016年,被一种名为“金刚线切割”的新技术所改变。

根据相关记载,单晶阵营的“带头大哥”隆基股份,从2012年开始关注“金刚线切割”,2013年着手引用,到2014年一季度末,其金刚线切割项目实现了盈亏持平,直至2015年底,公司基本完成了切割设备的置换,拥有了200台左右的金刚线专机。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