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的电力“村村通”对世界有哪些启示?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1-22 22:56:53
热度:

中国的电力“村村通”对世界有哪些启示?中国的能源、污染与气候变化问题时不常就会登上媒体头条。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能源生产国以及煤炭生产、消费和进口国。然而,随着美

中国的能源、污染与气候变化问题时不常就会登上媒体头条。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能源生产国以及煤炭生产、消费和进口国。然而,随着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中国开始逐步成为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力量。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项重大进步常常被人忽视中国已经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用电问题,也就是说即便是在最偏远的乡村人们也可以用上电。

目前,全球有10亿人无电可用,另有15亿人无法享受稳定供电。因此,中国的成功可以为那些试图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难题的国家提供一些借鉴。

电力工人在云南乡村作业。2015年,中国宣布解决了全国最后27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图片来源Morgann

供电问题不容小视

为什么说供电问题很重要?以我自己为例,我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地处华中地区,我小时候家里还没有通上电。如今,哪怕停电一小时大家都会感到很惊慌。手机充电怎么办?没有Wifi了怎么办?而对于当年的我和我的家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反而才是常态。照明靠煤油灯,做饭靠烧柴,而且当时我们用的锅灶已经比过去先进很多了,因为用的柴火已经少了不少。然而,燃烧产生的煤烟仍然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对于经常待在室内的妇女和儿童来说伤害尤其明显。

让所有人有电可用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电,提供现代公共卫生服务、缩小数字鸿沟等事关人类进步的发展举措恐怕都难以实现。

“两步走”的电力村村通

如今中国已经成功实现电力全覆盖,然而这一路走来却并不容易。起初,中国的电网建设和发电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之后,中国不得不进行体制改革,创立了一系列新的财政机制,鼓励电力投资和电网工程建设。的确,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解决了大部分人口的用电问题。那么中国的成功经验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在解决农村地区用电问题上,中国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

首先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解决了全中国97%人口的用电需求。电网扩建覆盖了中国80%的农村地区,其余地区的电力需求则通过并入地方或区域电网的小型水电站或(不超过5万千瓦的)燃煤电站来满足。

剩余3%地区的用电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则大得多,而最终取得成功靠的还是中国农村电网扩建和改造所取得的重大进步。

电力普及如何走完“最后一公里”

即便如此,电网扩建依然无法保证利用最划算的方式解决所有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

2012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3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要求解决全国最后273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15年,中国宣布这一计划成功完成。

那么中国经验到底有哪些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 中央与地方公担协作

尽管中央将电力普及作为头等要务,但是落实投资和有效管理分散化的基础设施,单凭中央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中央政府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导向和引导性投资,并要求地方政府开展广泛的协调。各省、自治区政府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协调项目落实。由于没有一个通用的最佳电力普及策略,一些地方开展了不同模式和技术的试点工作。

此外,中国政府在成本共担机制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从2013年到2015年,中央累计为电网扩建和小型离网式太阳能光伏系统建设拨款248亿元(约合40亿美元)。其中有六成(大约146亿元)来自中央财政预算,剩余部分由国有电力企业和当地政府承担。与此同时,各地官员还动员私有企业参与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与建设。中央拨款在各省、自治区的电力投资中所占比例从20%到80%不等。比如在最贫困的西藏,电力项目建设成本非常高,所以中央会负担整个项目建设成本的80%,高于平均投资水平。

中国模式的关键在于中央政府提供的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并引导试点与经验的学习。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