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新红旗将推燃料电池车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8-01-11 19:36:54
热度:

新红旗将推燃料电池车[ 自2017年8月初,原长安汽车当家人徐留平北上履新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其就针对一汽自主品牌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切入新能源领域、明年推出实现L3级

  [ 自2017年8月初,原长安汽车当家人徐留平北上履新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其就针对一汽自主品牌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

  切入新能源领域、明年推出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 到2025年红旗将推出17款红旗车型15款电动车型、2035年销量达50万台级……

  这是新红旗的战略规划。1月8日晚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接受第一财经采访,对于一汽的另一自主品牌夏利,他只字未提。

  徐留平透露,新红旗家族未来将包括L、 S、 H、 Q四大系列产品。其中的L系列为红旗至尊车,S系列为红旗轿跑车,H系列为红旗主流车,Q系列为红旗商务出行车。在2025年之前,中国一汽将推出全新的17款红旗车型。一汽还将面向全球推出100辆专属定制限量版,新红旗L5至尊座驾。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第一个自主品牌,红旗车曾根植于国人心中。但是,红旗品牌近年来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接连经历了优质资产转让、董事会高管集体辞职风波后,曾在2016年上半年沦落到半年只售出300多台车的窘境。

  对新能源这一当今汽车业风口,新红旗将大举投入,以全部电动化作为新红旗的驱动动力。其中2018年,新红旗首款EV纯电动车将上市,2019年,新红旗燃料电池车将开始批量实地运行,2020年,新红旗全新FME平台推出系列电动车,续航里程达600公里,到2025年,新红旗将推15款电动车型。

  对另一个汽车业风口——智能网联,徐留平表示,新红旗将推出更加智能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驾驶的车型。其中,2019年推出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2020年推出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2025年将实现L5级自动驾驶。

  为适应掌控和应用全球最新技术的要求,中国一汽已经构建了“一部四院”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三国五地”全球研发布局,在美国硅谷,一汽新设了人工智能研发分院。

  “红旗的定位是非常困难的。”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红旗以前曾寄希望在公务车方面大有作为。但现在看来高端公务车这条胡同可能越走越窄。

  如果向高端商务车方向走,红旗又面临国内其他自主品牌的竞争,包括长城的WEY、吉利的领克等品牌。“虽然他们现在还没做红旗一样的房车,但是将来产品系列铺完就很有可能,留给红旗的时间窗口不长了,竞争将越来越大。”

  一汽就集团层面而言并不差钱,也远未到生死存亡的地步。《财富》杂志公布的2017世界500强公司名单中,一汽集团位列第125名。该集团2016年营收647.839亿美元,利润24.11亿美元,但其中80%以上的业绩都靠一汽的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品牌贡献。

  不过,一汽集团旗下的红旗、夏利、奔腾、森雅等自主品牌则相形见绌。2017年上半年一汽旗下表现最好的奔腾品牌累计销量仅4.63万辆,甚至不及吉利、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一个月的表现。LMCAutomotive亚太区汽车市场研究总监曾志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合资品牌是一汽的利润奶牛,一汽是在吃合资品牌的老本。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自2017年8月初,原长安汽车当家人徐留平北上履新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其就针对一汽自主品牌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徐留平要求“全体起立”,在一汽开展大规模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打通产业链,研、产、供、销一条龙。架构的改变带来人事巨变,涉及多达近30个部门的一把手。

  2017年12月,一汽部分员工连续收到三则《工资延期发放通知》,原因在于2017年度工资总额需要核定、审批。这些与人事和薪酬相关的举措同时推进的是一汽正全面整理旗下的自主品牌。除了红旗品牌被重新高调定位,根据一汽轿车公关室透露,“一汽集团旗下三大自主板块一汽奔腾、吉林一汽和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927.SZ)进行业务整合,三家自主渠道将融合为一,归于‘大奔腾’品牌旗下,奔腾事业部的经销商数量或将增加至超过700家,将推出三款新车,两款全新智能网联战略车型和首款跨界旅行车。”

  这三家自主板块中,剥离红旗品牌的一汽轿车轻装上阵,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将瞄准奔腾品牌,吉林一汽旗下森雅R7归于一汽轿车奔腾事业部。而曾经的“国民车”夏利的情况最不尽如人意。在经历了格力入股等传闻后,2017年11月,一汽夏利发布转让股权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公告,截至公告期限,无人接盘。

  “夏利已经边缘化了,未来可能面临引入合资者或者被出售。”钟师指出,一汽自主品牌的一切改进和改革,未来都要体现在车的销量和单车利润上,以此检验徐留平的战略是否见成效。(记者 俞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