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观察:生产的直拳收回之后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12-11 11:35:47
热度:

观察:生产的直拳收回之后煤炭行业的元气,正在慢慢恢复。毋庸置疑,化解过剩产能功莫大焉。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煤炭去产能超过2.9亿吨,今年又顺利接过一棒,截至目前,

煤炭行业的元气,正在慢慢恢复。毋庸置疑,化解过剩产能功莫大焉。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煤炭去产能超过2.9亿吨,今年又顺利接过一棒,截至目前,1.5亿吨的年度目标任务已超额完成。到今年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将减少到7000处左右。

作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一个能生产、消纳30多亿吨煤炭的大市场。这么大的市场,煤炭超供或短缺,波及的范围自然会很广,带来的影响也会很大。

总体来看,近70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在打生产直拳,就是铺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790亿吨,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在70%和60%以上,为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煤炭行业力攻增产课题的过程中,全国煤矿数量曾一度多达8万处,可谓遍地开花;煤矿产能于2015年底攀上57亿吨高峰,体量惊人。

生产的直拳,越打越熟练,越打越习惯。一味闭着眼睛打生产直拳,煤炭行业曾两度身陷困境。第一次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第二次始于2012年。两次摆脱困境,都经历了四五年的煎熬。在漫长的煎熬期,煤炭企业经营之惨淡,煤矿职工生活之困顿,仍历历在目。

第一次脱困,有赖于关井压产、整顿生产秩序政策助力,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步入连续10年的快速增长期。此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累计投资2.35万亿元,年均投资近5000亿元,推动煤炭产能跳跃增长。历史走到2012年,煤炭行业再次被自己无度的生产绊倒。第二次初步脱困,和第一次的情形并不一样,有赖于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形势,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包含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两年,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能力,让煤炭生产初步收回了用力过猛的直拳。四五亿吨产能化解,对市场清淤疏浚的功效,煤炭生产企业感受最深。尽管煤炭行业80%左右的利润集中在十几家企业,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微利和亏损边缘。

站在现实角度评价历史功过不可取,历史教训必须反复咀嚼以醒脑提神。没有数量规模,不足以撑起一个像模像样的产业,没有质量与效益的数量,则会成为一个产业的负累。

初步收回过度生产的直拳后,煤炭行业、企业应该更清晰地看到行业健康发展的底线——科学、有序。科学、有序发展,会很大程度上避免损害与伤痛。做到不盲目、不偏执、不任性、不僵化有多难,科学、有序就有多珍贵。仍有不少人担心,用法治、市场规则、环保、技术水平更严苛地约束煤炭生产,会不会影响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科学严谨的论证。笔者以为,有油、气、水的支撑,有核、风、光的快速崛起,有生物质能、可燃冰、潮汐能等的接踵而来,有立足国内、利用国际的开放机制,如果煤炭再一次栽倒在生产的盲目与无度上,需要多大的代价才能站起来,或者有没有机会再站起来,这个问题也许更应得到重视。

煤矿的建设速度、生产能力、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今非昔比;煤炭产能过剩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坚持、深化。如此情势,再走数量速度型的老路,投资损失、资产缩水,赔本还不赚吆喝,资本远离、人气散失,煤炭这个传统行业何以承受!

初步收回过度生产的直拳后,煤炭行业、企业还应该清晰地看到,推动经济转型、取道质量效益、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势,已为煤炭行业发展开了新课题。科技要进步,结构要优化,生产要清洁,安全要保障,供给要质量,经营要效益,传统的煤炭工业要迈向现代化,这些内容都含在课题之中。做好这一课题,远比铺量更为艰巨、复杂,需要煤炭行业、企业跳出旧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直、摆、勾、刺样样精通,灵活运用。简而言之,煤炭的强壮,离不开在经济性、清洁性和开发利用现代化上的大作为。

看电影、电视剧,往往有配角抢了主角风头的情况。如此现象,除了配角人设令观众产生了“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心理契合外,也离不开配角把握角色的能力和演绎角色的功力。在我国能源产业的大舞台上,煤炭是不争的主角,过去是,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仍然是。攻克新时代的能源新课题是煤炭这个主角的历史担当。正在恢复元气的煤炭行业,在工业现代化的路上,如何更精彩地演好主角,不令主角人设坍塌,可谓征程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