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生物质发电供暖要相连
生物质发电供暖要相连生物质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火热不同,农林废弃物发电在经历了盲目快速发展之后,如今面临原料成本高、盈利难、行业普遍亏损的近
生物质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火热不同,农林废弃物发电在经历了盲目快速发展之后,如今面临原料成本高、盈利难、行业普遍亏损的近况。
根据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将加强和规范生物质发电管理。《意见》明确,从严控制农林生物质只发电不供热项目,大力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将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作为县域重要的清洁供热方式,直接替代县域内燃煤锅炉及散煤利用。
《意见》的出台让沉寂已久的生物质发电重新回到人们视野。这一政策能否为行业带来积极转变?
比“十三五”规划目标增加近一倍
到2020年,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达1312万千瓦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产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窦克军表示,根据最新发布的《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的生物质发电规模总计将达2334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为1312万千瓦。
“这与早前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装机达700万千瓦的目标相比,增长近一倍。”窦克军表示。
“截至2016年底,国内已有23个省市发展了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共计254个,并网装机容量644.2万千瓦。年平均利用小时数5719小时。”国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山东省生物质直燃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盖东飞表示,从现有装机规模来看,2016年底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经接近700万千瓦,这也是规划调整的主要原因。
此外,盖东飞认为,《意见》将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规模一次性下达,并要求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布局,组织开展项目核准工作,每年2月底之前上报上一年度项目核准及建设运行情况。“严格的上报制度意味着审批权的下放。”
从严控制只发电不供热项目
生物质能清洁供热是发展主要方向
记者注意到,《意见》也提出,相关部门将严格控制项目类型,大力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从严控制只发电不供热项目。
对此,盖东飞认为,生物质热电联产是生物质发电的必然趋势。而生物质能清洁供热是当前和未来生物质能发展的主要方向。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农林生物质发电全面转向分布式热电联产,推进新建热电联产项目,对原有纯发电项目进行热电联产改造,为县城、大乡镇供暖及为工业园区供热。
“热电联供综合效率高于直燃发电,可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资源。”窦克军表示,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的原料主要是农林业废弃物,不仅可直接代替燃煤发电供暖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从原料端也可以减少农林业废弃物焚烧带来的直接污染。
据了解,生物质发电带来的环保效益显著。《2016年度全国生物质发电监测评价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生物质发电共替代化石能源203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40万吨。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共计处理农林剩余物约4570万吨。
布局不合理,盈利、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建议秸秆资源富余地区发展热电联产给企业供蒸汽,最好与煤混烧
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业内普遍也认为,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整体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生物质发电发展不均衡,布局过于集中,热电联产负荷不匹配,生物质供热未纳入国家经济激励政策范围,项目投资开发难度较大,服务体系不完善,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等。
“目前社会各界对生物质能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地方甚至限制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应用,导致生物质能发展受到制约。”窦克军坦言,在供热方面,多数地区尚未充分开发;此外,生物质原料保障度较低,经济性不强。
据了解,目前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生物质发电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较低,各地项目资源量和供应模式情况也差异很大。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也曾指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一哄而上,将发生巨大的浪费,欲速而不达。他建议,有些地方秸秆资源确有富余,可以发展发电或热电联产,给地方有关企业供工艺蒸汽。但是最好采取与煤混烧的办法,以取得较高的热效率和经济性。不过,目前针对混燃发电还缺少有效的计量监督工具和基础性研究,也无激励政策支持。
超低排放是重要课题
应把符合环保要求又具备经济性作为选择技术路线的宗旨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相继出台了更为严格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北、山东、河南等污染物限制排放重点省份,部分生物质发电厂已经开始被要求在严重污染天气,跟随环保应急响应机制联动限产或停产。
“目前,虽然尚未出台生物质锅炉专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部分地区是参照燃煤锅炉执行,但随着国家对大气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执行重点地区排放标准。”武汉森源蓝天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顺永预测,随着环保政策逐级升级,生物质直燃发电应把实现超低排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
何顺永表示,建设生物质电厂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燃料来源问题,单一燃料的生物质电厂不符合中国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生物质直燃电厂面临燃料来源不稳定(多品种、尺寸变化大)、灰分高、水分大、异物多、碱金属氯含量高等特点。
“从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行业应把符合环保要求又具备经济性作为主要选择宗旨。”何顺永认为。
他建议,针对生物质锅炉燃料含硫量低的特点,可以选择投资及运行成本更低的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对于个别含硫量高的燃料如糠醛渣等建议优选复合塔。在氮氧化物脱除方面,由于南北方的燃料差异,各种生物质燃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季节雨水的影响导致排放波动较大。因此,可采用SNCR+中低温SCR联合脱硝技术。
除了环保的趋严要求企业提升环保治理水平外,新电改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将倒逼企业提升竞争优势。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栗旭妍认为,发电计划放开,优质的发电企业将在新电改中优先受益。面对新形势,除了在节能环保上加大技术改造、能耗优化外,发电企业资产质量提高也迫在眉睫。
“当下,传统发电厂已不能适应智慧电网发展需求,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IT新技术,建设智慧电厂势在必行。”栗旭妍说。(记者 徐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