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分布式能源时代来临 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11-27 14:35:02
热度:

分布式能源时代来临 机遇与挑战并存分布式光伏行业进入门槛低,大企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亦可以发展分布式能源。这个行业是最容易进步的行业,在获得大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分布式光伏行业进入门槛低,大企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亦可以发展分布式能源。这个行业是最容易进步的行业,在获得大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17年11月24日,在2017年第七届加强应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分布式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上,数位业界大咖对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讨论。

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地面电站不同,由于大部分分布式光伏电站建于屋顶,导致行业面临几个风险。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在光伏电站25年生命周期之内,如何确保企业的存续状况。其次,屋顶所有权和屋顶质量是否清晰。再次,分布式光伏电站如何运维。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资产可兑现能力。

在分布式光伏飞速发展的浪潮下,光伏行业除了不断修炼内功,还需要与光伏相关的金融界、政策界、保险界共同来进行一个模式的创新,构建光伏行业生态圈。未来,光伏行业需要本着专业、开放、共赢的理念,以品质为本源,以创新为引擎,同社会各界联合,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参与专题对话一“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嘉宾”为:

对话主持人:王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

对话嘉宾:

叶 超 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总经理

顾永亮 江苏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王善良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

李 毅 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张彦虎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鞠 涛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开发总监

姜雷明 天宏阳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经理

主持人:非常高兴大家坚持到现在,下面是一些热点问题的讨论,我也非常荣幸主持第一个对话。下面有请我们的嘉宾: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总经理叶超,江苏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顾永亮、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王善良、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毅、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彦虎、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开发总监鞠涛、天宏阳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经理姜雷明。

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大企业可以在分布式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分布式能源,这个行业是最容易进步的行业,这个行业面临很多的机会,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今天我们请了这几位奋斗在一线的企业家和企业家高管,请他们分享经验和体会。首先有请叶超分享一下你们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你们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叶超:谢谢大家,谢谢王秘书长。协鑫一直致力于光伏的平价上网,我们的目标在2019年至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还牵扯到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分布式光伏恰恰可以让这个领域内更好、更快地迎来光伏行业彻底市场化的阶段,实现更快的平价上网。因为分布式光伏可以自发自用,我们上网电价可以不用像火电那样衡量。此外,我感觉市场上这些年在西部地区集中式电站建设当中,电力消纳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东部可以解决在西部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我觉得中东部地区,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在这么一个区域内分布式市场非常广阔,未来无限。这是市场给我们的一个机遇。

另外是不是也遇到了挑战,这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分布式光伏不像地面,除了与地面共同的难点,比如说开发成本的问题,比如说税费的问题,比如说补贴拖欠的问题。分布式更多是建在屋顶,主要面临几个风险点。第一,光伏电站是25年的发电期,这25年企业的存续的状况如何确保,或者我们如何对它进行良好的评估。第二,屋顶的所有权和屋顶的质量是否清晰。第三,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像地面电站一建一大片,体量比较小,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运维。最后是自带的问题,资产可兑现的能力,银行也好,其他的金融机构也好,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这些难点怎么来调节。我想第一个是光伏行业、光伏企业自身的努力,通过设定屋顶承重的标准,通过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估,让电站的质量,让屋顶的承重能力得到更好的保障和选择。第二,我相信分布式光伏难点的解决,还需要与光伏相关的金融界、政策界、保险界共同来进行一个模式的创新,我相信未来光伏潜力是无限的,正是因为有风险,所以相关行业才能有更多的市场机遇。

主持人:感谢叶总。今天上午咱们也介绍了,协鑫现在全球装机规模超过6GW,分布式有多少?

叶超:去年协鑫成立了分布式事业部,为什么是去年,因为当时我们的公司感觉到分布式市场的爆发点即将到来,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这么一个组织机构,事实也已经证明了,这个时间切入点的选择还是比较精准的。我想各种公开数据已经显示了,2017年分布式光伏增长非常迅猛,更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分布式光伏将占整个中国市场规模的50%左右,成为半壁江山。我们协鑫新能源在今年的前6个月,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我就以我们的财报数据作介绍,前6个月已经建成上海单体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建成了江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山东也建成了,目前全年的目标要做到500MW左右。

主持人: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未来是不是重点?

叶超:未来可能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在2016年提出了5大转型,就是向地面与分布式并重转型。

主持人:大的公司在分布式领域也在发力。第二个想请教一下江苏林洋的副董事长顾永亮,林洋在这个行业不但有新的电池,也有新的组件,还有新的商业模式,在分布式能源这个板块,你们除了自己做一些项目以外,你们怎么为在座的很多企业提供支持?

顾永亮:谢谢。林洋大家也比较熟悉,2004年就开始投入光伏行业,我们2006年在美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了,2011年的时候林洋整个的主业在上海上交所挂牌上市,企业就良性发展了。到2013年初的时候,国家兴起分布式发电,我们始终对于光伏情有独钟,一直在关注到底我们要做什么,因为之前我们是做制造的,做电子组件,基本上是全的,也做了市场的应用。林洋做1M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是真正能够并网补贴的,除了国家发改委的补贴,上海还有补贴。

前两天我还说了,组件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衰减,真正达到1MW的,这个已经10年多了。到2013年以后我们开始看到了分布式发电,中国已经从制造大国开始向应用迈进了,我们看到机遇来了,所以我们真正投入分布式发电。当时我们聚焦做中国的应用市场就是做分布式,主要在中东部地区的安徽、山东、江苏。

主持人:我总结了分布式的模式,就是林洋模式。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一些企业有能力找到屋顶了,他怎么和你合作?

顾永亮:大部分在概念上,把农村地面的20MW以下的消纳全部划到分布式去了,我们在这里也做了很多工作,全部做农光互补。但是随着这个概念马上要变了,就是怎么充分利用屋顶,林洋现在是这么做的,我们在现有屋顶基础上怎么提高转换效率,怎么真正做到最大的发电量,这个屋顶在一般情况下涉及的指标是做1MW的,我们怎么做到1.2MW,这个就是林洋要做的。所以我们成立了研究院,就是研究各种不同的屋顶怎么来让它做到最大的发电量,这是我们系统方面在做的。

第二,产品方面。林洋从应用端根据市场应用最大发电量,要做到真正让度电成本降下来的话,回归到产品来讲,林洋产品要回到制造上,转换效率要高。所以我们现在在组件和电池上投入,投入高组件,然后电池投双面电池,保证我要做的市场应用量。今年根据情况到2018年N型双面电池产能要达到1GW 。我们在做的时候保证自己现有屋顶做到最大发电量,同时对行业全力支持,我是敞开合作,行业里面如果需要,比如说这次领跑者已经通过了,要求很高,要达到超跑的话,如果没有这些指标,达不到这些指标的话,可以和我们林洋合作,我们林洋全力支持,为中国市场、为光伏、为清洁能源做贡献,我们林洋全部配合。

主持人:谢谢顾总。下面有请天宏阳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经理姜雷明。你们讲一下你们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包括可以提供的服务。

姜雷明:我们2014年才进入光伏市场,但是我们一直从事大型地面电站的建设与投资,还有运维管理。一直到今年的下半年的时候,我们准备进入分布式,也是有一个自己的规划,因为最近尤其在中东部这块儿,我们电网的网架发展,我们的农配网,已经将江苏周边所有的城市改造差不多了。我们准备进入这块儿,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对于现在的网架结构,还有自己准备做的结构,以及对网架结构的补充,有自己的打算。基于对分布式的了解,我们投了好几个分布式,但是是比较小型的,然后我们自己会建设自己的线路,尤其在开发区这样一些新的发展地区做一些自己的网架,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在现阶段的时候不可能挣特别多的钱,投资回报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理想,但是我们的眼光是很长远的,我们考虑做自己的分布式。

主持人:感谢姜总。下面有请深圳科士达的王善良,王总。咱们在分布式能源这块儿有没有投资?

王善良:我们有投资。

主持人:在自己投资过程中,有哪些可以和大家分享的经验和教训?

王善良: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有机会给各位分享科士达的成果。从我个人本身来讲,我是做逆变器研发出身,正好谈一下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是目前比较热的市场,有几个难点,一个是比较分散,二是投资周期比较长 。我们将降低系统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提升收益,缩短投资周期,作为我们核心的任务。大体归纳总结也就是4个方面,从降低成本来讲,要求我们逆变器这个环节有更高过载能力,要求安装上体积小巧灵活,适应分布式复杂安装场景。另外,在整个系统上来讲,采用更高效的电路拓扑,加上电子器件,提升整个效率。我们光伏发展到现在,除了技术指标,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极致,整个系统能够提升收益率或者保障效率最大化,在具备并网和发电条件下保证系统运行,针对上述的内容,科士达会作为核心的任务,一直进行探索和摸索。

主持人:感谢王总。我也有一个问题,科士达的逆变器保证的生命周期是多长时间?

王善良:光伏系统大家通用的是25年,我们的设计寿命是25年,这里要排除一些系统接入、人为和应用层面的问题,就逆变器本身可靠性来讲,是按照25年的使用年限设计的。

主持人:咱们的逆变器将来25年不用换了?

王善良:使用寿命是25年,非应用施工的因素和人为的因素、自然环境的因素除外。

主持人:我问一下张彦虎总监,国内市场你的出货量是最大的,阳光提供的逆变器能够生命周期多长时间?咱们和其他公司能PK的在哪些方面?

张彦虎:我们是按25年的设计的,设计评估的时候至少保证25年,理论评估30年,质保和设计寿命不是一个概念,质保有5年和10年,但是一定要保护客户的利益,这是不可变化的。我们的设备和其他的设备有什么差异的话,其实差异非常明显,因为阳光是中国逆变器的领跑者,无论是在地面电站,还是户用的设备,开发的时候一定想清楚在市场的定位,把这个产品做到极致之后,在功能上和性能上一定要比竞争对手突出。

举几个例子,从颜值来看,我们获得了设计的大奖,表明它的颜值受到了官方和专家的认可。用户选择产品的时候,颜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因素,用户希望这个设备对于他建筑的外观是增值的,看上去就像一个装饰品。第二,效率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实际上从效率来讲,我们在同等功率的产品当中,是中国这些设备当中效率最高的,如果你选择效率最高的设备必然带来更高的发电量,从而导致发电收益也会高。

主持人:你的价格是不是也比人家高?

张彦虎:从设备的重量来看,对安装来说,如果人力成本能节省下来,对安装是有好处的,我们的体积最小,重量最轻。我的产品价格其实不是最高的,我们的产品是性价比最高的。我们的价格非常亲民,品质最优异,必然带来最高的性价比。

主持人:感谢张总。下面有请通威的技术总监李毅,通威是全球最大的做鱼饲料的企业,已经做到了100个国家,他们跨界进入了光伏,不但做硅片,也做电池,在这方面股市也比较红,大家也比较推崇,投资规模也比较大。他们从饲料领域跨界进了光伏这个行业,特别是搞渔光互补,到现在为止是最成功。从其他行业跨界进了光伏做成功了,但是从光伏这个行业跨界去养鱼一般都没有做得很成功的,说一说为什么你能做成功,还有你们能不能帮助其他企业?

李毅:通威的理念和光伏行业专业人士的理念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先有渔再有光,我们把渔放在了第一位,把光伏放在了第二位,这是和很多光伏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我们的鱼塘技术、我们的鱼养殖技术,以及我们具体的实验成果是非常好的,包括我们现在的渔光一体基地比传统的水产养殖增效50%。

另外我再说说分布式,我们从2013年开始做到现在,其实我们的教训比较多一点,当时我们分别在江苏、安徽、河南进行了试点,当时试点的成绩非常显著,江苏这块经济条件好一点,市场毁约率30%,河南的违约率是100%。当时的理念是通威出钱,或者和老百姓一人一半,或者按照比例分成,这个方法很失败,几个地方都很失败。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可能是政策兑现程度不一样,包括安徽省的合肥市有个2块每瓦初始装机的补贴,可能三年才能落实,政策大的面是好的,但是具体落地还是有一些问题。第二个就是宣传不够,这个行业短短10年左右的发展,最初可能有20年,但是前面和老百姓不搭边,所以大家理念上不知道它能带来什么,所以老百姓掏不出来。有钱的老百姓看不上这点钱,没钱的老百姓掏不出来这些钱,所以户用电站比较尴尬。

另外,从商业模式上没有一家公司做得比较好,做得比较好的都是依托地理优势,政策不具备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全国推广的话,还需要整个行业和政府政策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

主持人:感谢李毅总监。下面有请海润的项目开发总监鞠涛,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鞠涛:大家也知道最近海润的情况,海润手上有1GW的电站,我听他们说过电站的情况,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大家或多或少都犯了这种错误,对于地面电站到分布式电站基本的把控问题。对于电站来说有一个基本的载体,土地或者屋顶要合规合法,如果这个东西满足不了,你为了满足指标和股市建一些电站,将来这个错误是要背的,或早或晚,这个也是体现在我们身上了。然后我们现在静了下来,策划一下对于分布式电站的考虑,前几天我看过了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光伏行业烂透了,现在都开始骗老百姓的钱了。这个就是大家现在对光伏行业的看法,所以我们不支持老百姓贷款做光伏,现在我们正在正视错误。第二还是要走一条提质增效的路。

主持人:感谢鞠涛总监的坦率,每家企业都会犯错误,我们认识到错误重新出发没有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大家问问题了,问题就留到会后大家继续交流。

(发言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