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煤炭去产能应利用好国际市场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11-06 15:39:50
热度:

煤炭去产能应利用好国际市场【煤炭去产能去的是无效、低效的煤炭产能,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而不是简单地控制煤炭进口量】过去十几年,国际煤炭市场快速发展,但随着各国经济

【煤炭去产能去的是无效、低效的煤炭产能,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而不是简单地控制煤炭进口量】

过去十几年,国际煤炭市场快速发展,但随着各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国际煤炭市场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对国际煤炭市场尤其是进口煤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国际煤炭市场,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世界煤炭贸易

1.煤炭贸易量增长。2001年以来,世界煤炭产量和煤炭贸易量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与2001年相比,2016年世界煤炭产量为77.27亿吨,增长61%;煤炭出口量为13.31亿吨,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7.23%,增长104.69%,高于煤炭产量增长。这里有三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煤炭产量没有太大影响,同比增加3.5%,但煤炭出口量下降2.5%;二是2013年世界煤炭产量和煤炭出口量达到最高值后均呈现下降趋势,2014、2015年煤炭产量同比分别下降0.6%和3.4%,煤炭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0.7%和7.2%,高于产量下降幅度;三是2016年煤炭产量下降1.7%,但煤炭出口量上升2.3%。说明世界经济的波动对全球煤炭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煤炭产量的影响。

分煤种看,与2001年相比,2016年硬煤出口126213万吨,增长95.44%,占比为94.81%,占比下降4.49个百分点;褐煤出口6911万吨,增长1415.57%,占比为5.19%,占比增加5.12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世界煤炭贸易中,尽管褐煤增长幅度大于硬煤增长幅度,但硬煤仍是世界煤炭贸易的主力煤种。

2.五大洲煤炭贸易。(1)煤炭出口。从比例构成看:2001年,除非洲外其余四大洲均有煤炭出口,但主要是亚洲和大洋洲,占煤炭出口总量的59.37%;2016年,五大洲均有煤炭出口,亚洲和大洋洲煤炭出口量占比为63.92%,提高了4.55个百分点,欧洲、美洲煤炭出口量均超过1亿吨,非洲出口7745万吨。

从增长幅度看:非洲实现从无到有,亚洲和欧洲增长幅度大体相当,分别为143.8%和139.2%;大洋洲和美洲增长幅度略低,分别为97.6%和72.8%。

(2)煤炭进口。从比例构成看:2001年,除非洲外其余四大洲均有煤炭进口,但主要是亚洲和欧洲,占煤炭进口总量的91.87%;2016年,非洲仍没有煤炭进口,亚洲煤炭进口量占绝对多数,其次为欧洲,合计占比为88.46%,美洲煤炭进口6305万吨。

从增长幅度看:美洲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大洋洲,主要是2001年煤炭进口基数低造成的。欧洲小幅增长,仅增长4.8%,亚洲增长达到175.2%。

(3)煤炭贸易平衡。大洋洲、美洲和非洲一直为煤炭净出口地区。大洋洲为最大的煤炭净出口地区,且逐年增长后,近几年基本达到稳定状态。美洲净出口量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18243万吨后,近几年逐年下降。非洲从2003年开始实现煤炭净出口,数量维持在每年6000万-8000万吨。亚洲和欧洲为煤炭净进口地区,亚洲的煤炭净进口量逐年增加,欧洲2008年以后净进口量下降,且起伏波动,2016年仅净进口1121万吨。

3.主要经济体煤炭贸易。过去16年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呈现出不同的煤炭进出口特征。

在发达经济体,煤炭出口增长高于煤炭进口增长,其中煤炭出口增长76.09%,而煤炭进口增长仅为10.34%。2008年之前,发达经济体为煤炭净进口;2009年开始,发达经济体变为净出口,说明随着发达经济体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煤炭消费量下降,向外部市场输出。

在发展中经济体,煤炭进口和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均高于发达经济体。煤炭出口增加127.84%,煤炭进口增加256.72%,煤炭进口增速高于煤炭出口增速。2011年之前为煤炭净出口,2012年开始为煤炭净进口。说明随着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煤炭消费量增加,煤炭需求量增加。

从煤炭进出口份额看,2001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煤炭进口份额为39.75%,低于发达经济体的60.10%,但煤炭出口份额略高于发达经济体。2016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煤炭进口份额大幅度提高到68.85%,高于发达经济体的31.15%;煤炭出口份额进一步增加到60.09%,高于发达经济体的39.46%。发展中经济体成为国际煤炭贸易的主要市场。

\

 

\

 

\

中国煤炭进出口

1.煤炭出口。中国的煤炭出口经历了从高到低的过程。2003年最高为9393万吨,在2009年以后,煤炭出口数量逐年下降,2015年最低为533万吨。2016年煤炭出口数量为878万吨,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为韩国(360万吨)、日本(275万吨)、越南(115万吨)、台湾省(98万吨);出口的主要煤种为无烟煤(369万吨)、其他烟煤(368万吨)、 炼焦煤(120万吨)和型煤(14万吨)。

从出口政策看,只有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拥有煤炭出口资质,同时国家实行每年发放煤炭出口许可证制度,对煤炭出口征收关税。

2.煤炭进口。2001年中国开展少量煤炭进口,从2009年开始煤炭进口量逐年上升,到2013年达到最高32702万吨,占当年世界煤炭进口量的24.53%。近三年随着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进口量下降。2008年之前中国为煤炭净出口国,从2009年开始,中国变为煤炭净进口国,且进口份额在世界进口份额占比中逐年增加。

从进口的煤种看,2016年中国进口的25561万吨煤炭中,褐煤为7218万吨,占28.25%;炼焦煤为5923万吨,占23.18%;其他烟煤为9765万吨,占38.22%;无烟煤为2645万吨,占10.35%。

分国别看,主要进口国为印尼(40.61%)、澳大利亚(27.60%)、蒙古(10.33%)、朝鲜(8.78%)、俄罗斯(7.37%)、菲律宾(2.78%)、加拿大(2.03%),占进口总量的99.5%。

从进口省份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沿边以及沿海12个省市。其中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4502万吨,占17.62%;江苏3483万吨,占13.63%;内蒙古2616万吨,占10.24%;福建2586万吨,占10.12%;广西2545万吨,占9.96%。

通过比较中国及世界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煤年变化率,可以看到中国煤炭进口对世界煤炭进口产生重要影响,年变化幅度与世界进口煤变化幅度完全同步,而其他地区进口煤年度变化幅度基本稳定。

目前,中国不仅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也为第一大煤炭进口国。2016年煤炭进口量占世界的19.4%,世界排名第一,进口煤单位货值为55美元/吨,较国际67美元/吨的平均水平低12美元/吨,究其原因,一是得益于进口平均距离较低,二是价值较低的褐煤进口比例较大。

结论及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煤炭产量和贸易量均呈现增长态势。但经过2001-2013年快速增长后,近几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尽管褐煤贸易量增长较快,但世界煤炭贸易的主要煤种为硬煤。

国际煤炭市场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五大洲均有煤炭出口,显示出煤炭分布的广泛性,大洋洲成为煤炭最大净出口地区。世界进口煤的主要市场在亚洲和欧洲,显示出需求的集中性,亚洲成为最大净进口地区。

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发达经济体由煤炭净进口地区变为煤炭净出口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由煤炭净出口地区变为煤炭净进口地区,一方面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对煤炭的强劲需求,另一方面表明发达经济体的煤炭产能过剩后,向外开拓煤炭市场。

从国家和地区分析结果看,世界煤炭出口的集中度大于煤炭进口的集中度,净进口前五名均在亚洲(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净出口前五名分布在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分别为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哥伦比亚和南非。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对世界煤炭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世界煤炭进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国。中国的进口煤中,无烟煤和褐煤进口量均处于世界第一,尤其是褐煤进口量占世界的90%以上。从进口的省份看,进口煤的主要是内蒙古、吉林和沿海省份,这一方面是由于沿海沿边利于运输和进口,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的煤炭资源“西多东少”的分布特点有关。由于海上运输具有低成本优势,因此沿海沿边进口煤,从资源获取和煤炭供应角度看,是有益的补充。

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中国进口煤集中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进口煤平均距离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进口煤成本相对较低。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在进口煤方面的区位优势,从资源获取角度看是有利的。但在煤炭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更大。

目前中国在世界上仍是为数不多对煤炭进口和出口征收关税的国家,且平均税率相对较高。

从国际煤炭市场发展趋势看,世界煤炭市场的大格局已经形成。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预计未来国际煤炭市场规模难以有大幅度的增加,可能存在区域结构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调整。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去产能力度。有人认为,由于国内煤炭产能过剩,要控制煤炭进口量。笔者建议,煤炭去产能去的是无效、低效的煤炭产能,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一方面促进国内煤炭行业转型,另一方面增加中国能源供给保障度和安全度。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将达39亿吨,煤炭消费量达41亿吨,意味着今后仍然有2亿-3亿吨的煤炭进口,建议减少低质褐煤、高硫煤进口,增加优质煤进口。

(作者为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