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天然气怎样赢得更大的一席之地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10-11 06:35:25
热度:

天然气怎样赢得更大的一席之地编者按:本文根据作者在2017年8月9日于中国能源网主办的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天然气分论坛上演讲的主要内容整理而成天然气是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很重要、很

编者按:本文根据作者在2017年8月9日于中国能源网主办的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天然气分论坛上演讲的主要内容整理而成

天然气是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很重要、很现实的过渡能源,但要想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全面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国能源转型框架

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门讨论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有关部门随后抓紧制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这个战略今年正式对外公布,它覆盖3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并展望到2050年,这就是我国能源转型的一个基本框架。

这个基本框架的内涵,就是要在技术创新、体制变革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能够对供给侧、对需求侧都产生影响,通过优化供需结构,实现供需互动,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转型。

我国确立这个能源转型框架,是基于国内、国际新的发展形势做出的主动选择。

从国内来看,第一是环保生态压力。空气质量不尽人意,很大程度跟能源消费利用方式有关。第二是能源安全问题。我国现在三分之二以上原油都需要进口,这跟美国历史上最高的进口比例相当,去年绝对净进口量也已超过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也需要进口。不是多进口不可行,而是我们对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力和驾驭能力还远远不足,存在隐忧。第三是利用粗放低效的问题。我国能源消耗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用能效率太差,用能强度太高。如果大规模提升能效,能源需求就会大大压缩。第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与能源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能源市场变化的需要。

从国际来看,可再生能源技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非常快,成本下降很快,竞争力日益凸显。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带来巨大变化,对美国来说能源安全已经不再是问题,因此在考虑国际问题、处理地缘政治关系时更加游刃有余。

这些国内国际新形势,决定了我国在能源领域需要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期来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是能源革命。称之为革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天然气是重要过渡能源

人类能源利用历史上,从柴薪到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是一个逐渐多元化、逐渐替代的过程。天然气是相对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其地位在上世纪逐渐提升,尽管目前从全球来看它的份额比煤炭和石油低,但未来应该还会提高,这个趋势应该会延续一段时间。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和全球一致,煤炭、石油份额趋于下降,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会逐步上升,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国对煤炭的严重依赖。

有必要特别澄清一个概念,有的人认为天然气会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这是定位恐怕不准确,天然气在我国也许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主体能源。现在谁是主体能源?煤炭。天然气现在消费占比6%多一点,到2020年就算10%,2030年就算15%;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2020年15%,2030年要做到20%;煤炭现在60%多,2030年降到50%,如果再降多一点到45%,甚至40%,也还是最大的。再往后,可再生等非化石清洁能源发展很可能比天然气更快,更早上升为新的主体能源。所以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主体能源肯定是煤炭,天然气不是主体能源,但这并不否认天然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未来能源系统中,哪种能源能做得更大,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第一,能源本身的特性及其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也可以说成是竞争力。我们期望的能源特性有很多,可获得性、稳定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规模性、灵活性、安全可控性等等。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会对能源特性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第二,在约束条件下的选择。约束条件可以是政策施加的,即可能有政策导向,限制人们的选择。

预测天然气未来,主要看天然气特性和竞争力。环境友好性就是天然气相比其他一些化石能源有更多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的来看,天然气应该是我国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转型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很现实的过渡能源。

天然气的机遇与挑战

从消费方面看,天然气是有很多机遇的。我国近期出台了很多有利政策,支持天然气的发展。天然气消费在2015年是增长低谷,2016年有所反弹,今年上半年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目前看,我国家庭和企业天然气普及率还不够高,工业燃料清洁化还有很大空间,交通领域、发电领域等也都大有可为。

但挑战就是它的经济性。现在大力推进“煤改气”,推动消费增加,但难以持续,因为得靠补贴帮助。工业领域天然气替代煤炭,有的靠的是强制约束。天然气发电成本高于煤电,也很难竞争。如果没有约束、没有补贴,天然气能自然替代煤炭吗?很难。

目前看,天然气应用效率最高、最有经济性、最有前景的,就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

从供应端来讲,无论是常规气还是页岩气、煤层气,资源量都不少。国土资源部的数据表明,我国常规气和非常规气的探明率都非常低,处于早期和初期阶段。我们要克服制度和技术的约束,把资源变成储量,把储量变成产量,而且是有成本竞争力的产量,这是最重要的。

同时,国际天然气市场处于宽松时期,价格较低,要抓紧消除体制制约,让更多天然气能进口到国内市场来。

从体制方面看,我国正在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改革,目的是要减少体制约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原石油天然气的商品属性。但推进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论证,也需要勇气和智慧去解决。

国际合作方面,近期扩大天然气贸易存在机遇,另一个重大机遇是我国有条件发展成为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

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大,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而且成长空间大;气源多,国产气、进口气都有,而且不局限于一个来源;品种多,常规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生物气都有;方式多,管道运输和LNG(液化天然气)船运车运都有;需求也多地化多样化,并不集中在一个地区、一种消费形式。这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亚洲地区仅此一家,非常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成有公信力的市场价格。

但是,这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如上下游充分开放和一个至少是适度竞争的管输和储气市场。有人认为管道就应该是独家垄断,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垄断是有技术经济条件的,垄断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垄断还要区分自然垄断和行政性授权垄断。为什么美国的亨利港天然气交易枢纽(HH)市场价格有公信力?因为它是市场竞争出来的。美国州际和州内管道相当于我国的长输管道和省管道,都有竞争,而且只能输送,不能买卖天然气,储气库运行模式也有多种类型。英国国家平衡点(NBP)价格也有公信力,也是竞争出来的。英国输气由一家公司经营,是由英国市场规模小决定的。我国市场规模大,幅员辽阔,不宜授权企业搞独家垄断,独家垄断就会有供给不足和成本过高的老毛病,靠监管解决不了问题,从长远看也不是最佳模式。我国天然气定价要有影响力,对亚洲国家产生吸引力,对投资者产生公信力,管网适度竞争很有必要。

总的说来,天然气市场各个方面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学术界、政府界、实业界一起努力,把体制成本、生产成本、贸易成本、消费成本降下来,天然气才能有更大希望,才能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