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海绵城市怎么了?

来源:环保节能网
时间:2018-07-24 09:03:07
热度:

海绵城市怎么了?水处理网讯:最近北京、厦门、广州、兰州等城市又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内涝现象,其中的厦门和北京更是海绵城市国家级试点城市。关于海绵城市的质疑又出现了。所以,海绵城市怎么了

水处理网讯:最近北京、厦门、广州、兰州等城市又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内涝现象,其中的厦门和北京更是海绵城市国家级试点城市。关于海绵城市的质疑又出现了。

所以,海绵城市怎么了?海绵城市真的有用吗?

海绵城市当然有用,但今年看到的城市内涝,明年或者后年你们依然还会看见。

这个锅当然不能只让“海绵城市”背,规划的滞后性、城市硬化地面的飞速扩张,预警和决策系统不完善等都是“城市看海”现象背后更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但自从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后,海绵城市便开始陆续出现在各地方的规划建设内容里。

且“海绵城市”这个词条在百度指数里常年保持较高的热度,既然它的出现是为了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那也理所应当地谈谈它,而且要好好地说一说。

1、海绵城市并非一蹴而就,它的目标也的确远大。

2015年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这里需要搞明白几件事:

①现在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从试点区开始,试点区也更多选在了相对容易改造的新城区,2020年仅有20%的城市建成区可以达到要求。所以短期内依然很大部分的城市建成区无法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②2020年至2030年,十年的时间要将满足要求的建成区从20%提高到80%,而且城市在这10年间本身其建成区也是处于不停扩张的状态,所以这一规划任务着实艰巨……

③老城区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更难,老城区建筑和人口更加密集,留给LID措施改造的地面少之又少;管网系统错综复杂,改造成本过高;部分老城区内依然有大量城中村,居民协调更是一大难题……

2、海绵城市有功效,但也不是万能丹药

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了低影响开发建设措施,例如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

虽然低影响开发措施在面对低重现期降水时的确可以期待延缓洪峰出现降低洪峰流量的作用,但是,其实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面对极端降水时候,他们的作用微乎其微。

甚至城市内涝后,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措施被破坏后的维护成本,又会造成一笔不小的新开销。

3、切勿脱离流域排水系统空谈海绵城市

在采用了“滞、蓄、渗、净、用”之后,最终城市的安全保障还是在排水功能,尤其是极端降雨情况下的顺利排水。

城市实现顺利排水,一方面需要城市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留足冗余量和官网系统布局,另一方面要大流域的排水体系支持。这时候城市的防洪与排涝安全保障更加取决于流经该城市的江河湖泊的调蓄能力。

在暴雨面前,我们的城市确实脆弱不堪,关于内涝解决方案的探讨也从未停歇过,但正如开篇谈到的,规划的滞后性、城市硬化地面的飞速扩张,预警和决策系统不完善等都是“城市看海”现象背后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所以,路一直在走,只是之前走了太多弯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