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哪些地区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11-15 23:00:30
热度:

2024年11月15日关于哪些地区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最新消息:11月11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4座,设计处理能力47960吨/日,实现了包括县区在内的全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11月11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4座,设计处理能力47960吨/日,实现了包括县区在内的全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位居全国前列。

事实上,早在安徽之前,已有多地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3年年底,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介绍称,河南省135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实现了封场停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全省域城镇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省份。

此外,福建、广东、江苏三省也分别于2024年1月、3月、6月相继宣布全省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除了上述5省,还有贵阳、西宁、武汉、济南4市也分别于2023年底、2024年7月、8月、9月宣布实现了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而青岛市则于2020年6月底就已宣布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那么,什么是原生生活垃圾?原生生活垃圾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是生活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送往填埋场埋掉。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如剩饭剩菜、废纸、塑料瓶等。

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采取预处理措施,对原生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筛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垃圾分为不同大小的颗粒,较大的颗粒用于焚烧发电,而较小的颗粒则用于填埋。这样的处理流程旨在减少原生生活垃圾的数量,并逐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为什么要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传统原生生活垃圾主要靠填埋处理方式,堆积成一座座小山。但国内耕土面积有限,生活垃圾填埋要持续占用土地,同时,垃圾液体渗漏会污染耕地、水体,且玻璃、陶瓷、塑料等长期不能分解,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通过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从1989年起,深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始快速发展,垃圾填埋产生的困境得到有效缓解。202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约为1.81亿吨,同比增长9.03%,焚烧处理量占无害化处理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填埋方法。

通过焚烧处理,原生生活垃圾可以转化为电、基肥、生物柴油、环保透水砖等物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压力。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的快速推进,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从2021年各省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量和焚烧能力对比来看,几乎大部分省份的焚烧能力都有剩余,剩余总量(焚烧能力-焚烧量)达6000万吨。意味着,大部分省市的焚烧厂可能都面临着“吃不饱”的情况。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炉”83467天次,甚至有部分焚烧炉超过半年没有开机。如果更多省市推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将有助于缓解部分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的困境。

因此,国家政策也一直鼓励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0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城镇生活垃圾补短板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进行部署,同时大力提升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

原文标题:哪些地区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